学术投稿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及相关护理干预

张洁;侯同秀;海洁

关键词:即时检验,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糖尿病,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应用价值及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检查的24~28周孕妇120例,分为三组,其中血糖正常组40例,糖耐量异常组42例,GDM组38例.晨进行了空腹血糖(FPC)、口服葡萄糖50g筛选测定(GCT)及即时检验HbAlc.并对筛查出糖尿病的孕妇均进行了多种措施的护理干预,直至平稳度过孕产期.结果 HbAlc的阳性结果在正常妊娠组、糖耐量异常组和GDM组分别为12.5%、28.6%和81.6%.GDM组明显高于糖耐量异常组和正常组,与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种方法的护理干预,多数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平稳度过妊娠期.结论 即时检测HbAle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快速、简便、实用,取血量少,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随时可测定,可作为妊娠期妇女GDM诊断筛查的主要指标.同时,对于筛查出的妊娠期糖尿病人及早进行多种措施的护理干预,对于平稳度过孕产期非常重要.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脑出血病人出院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45例,Ⅱ级30例,Ⅲ级7例,Ⅳ级3例,元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锥颅血肿碎吸术后病人,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再出血的观察及预防、掌握尿激酶使用的注意事项,大大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香茹;王月兰;林育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降低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流程.方法 对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流程.将干预前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干预后患者资料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严格按照干预流程进行操作.结果 实施干预后,PICC在化疗患者的应用过程所致静脉炎总的发生率和Ⅱ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预防前有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提高穿刺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炎是保证置管成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防止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惠玉;曾雪梅;丁少冰;傅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烧伤患者的轻度与部分重度创面敷料选用

    相关的护理烧伤可发于各个年龄组,而且烧伤程度可以从轻度到重度,需要外科重症监护.轻度烧伤只涉及到表皮层皮肤,而部分皮肤的重度烧伤则会损伤皮肤内部更深层,如血管、神经、毛囊等.对烧伤创面的处理方式会对伤口愈合的时间长短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闵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1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测试评价吞咽功能,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8%和60.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3.6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于淑燕;王凤艳;徐建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20院外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120院外急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0例120院外急救护士进行健康测试,并与国内常模及同医院临床护士比较.结果 被调查组同国内常模及对照组相比较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恐惧、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120院外急救工作环境、性质、强度、心理学知识缺乏等导致院外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作者:朱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外擦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78.33%.经统计学处理(χ2=9.62,P<0.01),两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配合药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思茹;蔡敏;古永恒;黄康露;郑庆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的护理.方法 总结临床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例.结果 1例骨盆多处骨折伴肺栓塞患者因出血性休克死亡,1例颅脑损伤气胸患者因脑栓塞死亡,其余患者通过手术,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正压呼吸,改善低氧血症,纠正休克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其余出现脂肪栓塞患者2个月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的护理干预和骨折处理方法对预防和治疗脂肪栓塞有很大关系.

    作者:巨梅;张双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经尿道汽化电切除术(TUVP)和经尿道等离子切割(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术后并发症和护理特点,提高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护理质量.方法 425例BPH患者中210例接受TUVP,215例接受PKPP,平均年龄75岁.术前比较两组病例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术后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方式、术后并发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KPP组明显少于TUVP组(P<0.05),留置尿管天数分别为5~8 d,3~5 d,冲洗液量为3 L×(10~18)袋、3 L×(3~6)袋,膀胱冲洗时间为40~78 h、25~44 h,术后住院天数为(5.4±2.2)d、(3.7±1.0)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33%.PKRP组在指标和术后护理干预上明显优于TURP组(P<0.05).结论 PKRP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痛苦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于TUVP组,患者的术后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同时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护理要点上要有所区别,各有侧重.

    作者:甘祥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参与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参与在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81例,首诊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随后对孕妇进行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每周随诊并进行多次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和血糖监测.结果 护理参与后,孕妇的认知水平有一定提高,健康行为也有相应增加,餐后2 h血糖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妊娠糖尿病孕妇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不良行为和焦虑情绪,改善血糖控制.

    作者:霍红英;杨桃;李翠梅;陈丽斐;林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6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69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术中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除4例高龄患者手术后2周内因肝功能衰竭出血死亡、1例病情恶化自行出院外,其余患者264例临床症状减轻,临床效果良好出院.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辅以有效的护理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晓英;陈德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从随机机会教育到临床教育课程

    为应对当前护士短缺的突出矛盾,护理教育一直在以多种策略发展扩大招生名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然而,这种单一的策略是无法长期发挥作用的,除非做出一些实质性改变.

    作者:赵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与影响生命质量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士更好的护理肺癌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将58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康复锻炼、营养干预及出院康复指导,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St.Georg'e呼吸问卷(SGRQ)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周丽华;林玉琴;江滢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分娩期心理干预对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 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干预组孕产妇在围产期间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临产后由1位护士全程负责并陪伴分娩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心理护理,临产后常规观察,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有效的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朱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病因分别为:功能性出血58例,占23.2%;良性病变出血152例,占60.8%;恶性肿瘤出血40例,占16.0%.其中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的占43.5%;小于60岁的占9.8%,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重视绝经后期保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早期发现和诊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帮助.

    作者:邓翠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使其更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刘华纯;黄建美;刘玩燕;江小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双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101例采用截石位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进行手术,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先缓慢平放一侧下肢,轻拍小腿肌肉,做被动屈膝运动,3 min后再放另一侧下肢,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膀胱截石位进行,术后同时平放双下肢,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观察组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小,对照组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5.77%,而对照组占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截石位手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采用下肢单腿缓慢平放法可使血压变化平稳,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少莲;梁丽萍;黄琪花;戴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癫痫患儿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干预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癫痫患儿的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骆成珠;唐吉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腹膜透析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早期短期腹膜透析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尿淀粉酶、血钙离子浓度等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救治成功,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后总体体温、血尿淀粉酶较治疗前降低,心率、呼吸、血压平稳,血氧饱和度、血钙离子浓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能明显改善疗效,提高救治率;在临床上仔细观察,精心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肿瘤病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副反应,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早日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帮助病人正确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自我照顾的目的 ,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我科有计划、有目的 地对68例脑肿瘤病人进行个体化指导和家庭成员指导等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作者:张连波;闫英媚;张立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G)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MG采用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胸腺切除联合纵隔脂肪清扫.结果 2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损伤无名静脉而中转开胸止血.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60 ml.全组无术后死亡及危象发生.25例随访1~20个月,平均11.3个月.按Osserman疗效评价,缓解7例(28%),明显改善11例(44%),部分改善4例(16%),无变化3例(12%),有效率88%.结论 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完全胸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邓月梅;李美清;蔡晓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