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地区中小学生血压与油盐摄入量的关系

赵芳;张普洪;张璐;高建梅;卢立新;刘彩霞;高仙;钮文异

关键词:血压, 膳食调查, 油类, 氯化钠, 膳食,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血压与油盐摄入量的关系,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北京市城区、郊区各4所学校愿意配合的三~五年级小学生、七~八年级初中生共890名,应用“家庭1周油盐摄入估算法”调查中小学生油盐摄入量,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体格指标.结果 筛查性高血压检出率为19.0%,其中中学生高于小学生(x2=42.656,P<0.01),郊区学生高于城区学生(x2 =0.185,P<0.01).随着食用油摄入水平的递增,学生高血压的检出率上升(x2=31.853,P<0.01);不同钠盐摄入水平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965,P<0.01).控制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的影响后,学生钠盐摄入量与筛查性高血压相关,回归系数=0.030(x2 =4.179,P<0.05),食用油摄入量与血压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小学生血压水平与钠盐摄入量有关.应降低钠盐摄入水平,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某市高职高专学生主动和被动约会暴力发生状况

    目的 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约会暴力的发生情况,为避免约会暴力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选择安徽省某市2所高职高专院校2 222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约会暴力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30.8% (685/2 222)报告有约会行为.在有约会行为的685名学生中,55.6%对对方实施过暴力行为,22.9%对对方实施过3次或3次以上暴力行为;30.8%受到对方暴力攻击,10.7%受到对方3次或3次以上暴力攻击.女生和大二学生主动约会暴力的发生率高于男生和大一学生,男生的被动约会暴力发生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职高专学生中约会暴力现象常见,应积极开展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的预防教育与健康服务.

    作者:刘景;金寅;王婷婷;杨金辉;万宇辉;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海市宝山区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命的准备期,知识行为可塑性强,加之群体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校健康教育的依赖性[1].但是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2]及课时不足、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等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为了解宝山区中小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相关工作是否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9-10月开展了针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路;蔡忠元;陈婷;杨来宝;朱燕红;靳沪生;陈文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为开展学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遵义市14所幼儿园共计5 132名儿童,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的5岁组儿童家长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8.2%的学龄前儿童3岁以后开始刷牙,51.9%的儿童每日只刷1次牙,17.9%的儿童很少或从不刷牙;知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儿童龋齿”的家长仅占11.0%,70.2%的家长从不检查儿童的刷牙效果;家长口腔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26.2%)、报刊/杂志(17.3%);儿童到口腔科就医原因主要为急(慢)性牙痛(26.1%),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儿童极少(15.8%).结论 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欠缺.应加强对家长、幼教人员及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作者:石兴莲;程华刚;王鹏;王晓明;李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对应激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影响

    目的 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杀风险问卷、中文简化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从浙江省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2 3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灾难化和责备他人4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既有中介作用,又有调节作用;自我责备、接受和视角转换3种策略则主要通过对应激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而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关注计划、积极重评、接受和视角转换策略可以缓冲应激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而灾难化、责备他人和自我责备则会增强应激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结论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作者:杨雪龙;朱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学生手机辐射认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近年来中学生已成为手机使用的重要新生主体.我国部分城市青少年手机拥有率为70%~98.9%[1].2011年6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表手机辐射可致癌的相关信息,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耳朵较成年人小,颅骨较成年人薄,在使用手机时脑部吸收的辐射量比成年人高50%[2].长期使用手机会引起未成年人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失调、认知能力下降,还容易引发易怒、烦躁等症状;达到85 dB的声音就有可能损害听力,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导致孩子听力下降[3].为提高中学生对手机辐射的认识,减少在使用手机时的辐射,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课题组对266名中学生进行了关于手机辐射的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榴红;朱莹;陈雪青;韩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苏州市中小学男生青春期发育与超重肥胖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苏州市男性儿童青少年发育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儿童青少年青春期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苏州地区15所中小学的男生5 059名,根据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将调查学生分为超重、肥胖、正常3组,调查青春期男生的首次遗精年龄,测量身高、体重,调查第二性征发育等级.结果 苏州市中小学男生超重检出率为10.6% (538/5 059),肥胖检出率为5.1% (257/5 059),已发生首次遗精的占19.4%(963/5 059).超重组、肥胖组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值与首次遗精年龄呈正相关(r=0.229,P<0.01);11 ~15岁组男生BMI值与外生殖器发育程度、阴毛发育程度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苏州市男性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与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巩宗林;徐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武汉郊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状况

    目的 了解农村寄宿学校学生膳食情况及学生对膳食的满意度,为提高学生膳食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3个郊区的7所寄宿制中小学学生16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对膳食的满意率为54.12%.小学生平均满意率为79.5%,中学生为25.3%;满意率高的是在学校“吃饱了”(73.4%),8.5%的学生认为“没有吃饱”.学生对膳食不满意的是学校饭菜的滋味,满意率为42.6%;其次是膳食营养,满意率为43.6%.在食物结构上,寄宿学生与走读学生在猪肉、禽、蛋类、鱼、豆制品、水果和零食摄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寄宿学生膳食平衡性好于走读学生.结论 寄宿学校膳食基本满足学生吃饱要求,但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学生生长发育的需求,需要提高膳食制作的科学性.

    作者:魏跃胜;汪继芳;李茂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浙江省2007-2011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与常见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07-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与常见病监测结果,为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浙江省2007-2011年学生常见病与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前3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伤害.学生常见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视力不良、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贫血、肥胖、沙眼、高血压、蠕虫感染.2011年学生因病缺课率为0.23%.结论 应加强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通过行为干预和改善教学环境等综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

    作者:顾昉;章荣华;李娜;方跃强;胡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州市2006-2011年儿童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儿童少年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法,对2006-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腮腺炎发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发生腮腺炎21 0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5.61/10万,其中2006年报告发病率高,2007年发病率低,分别为312.64/10万和146.93/10万;2008-2011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男生流行性腮腺炎的年平均发病率(284.12/10万)比女生(144.83/10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195.044,P=0.000),5岁组为发病高峰(731.93/10万),之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15~19岁组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该病全年各月均有发病,5-8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48.10%;7月达到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14.69%.结论 广州市儿童少年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小学生为腮腺炎监测和防控重点人群,应提高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加强集体单位儿童的疫情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作者:陈健;蔡衍珊;许建雄;李志群;倪莉红;云雪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云南省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焦虑的年代变化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健康促进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社会影响因素调查表,对云南省佤、傣、哈尼、傈僳、纳西、汉族6个民族8 203名10~18岁中小学生进行测评,并与2005年同质资料比较.结果 2010年云南学生SAS得分(39.27±7.84)明显低于2005年(48.04±9.60),但重中度焦虑的个体增加2.5%(P<0.01).2010年云南青少年中重度焦虑(SAS≥60)具有显著民族差异:佤族(25.25%)>傈僳族(21.44%)>傣族(13.49%)>哈尼族(12.10%)>纳西族(5.58%)>汉族(5.34%)(P<0.01),除傈僳族较2005年上升8.88%外,余均呈下降趋势.自杀意念、生活压力、不满社会、父低文化、单亲和贫困是中重度焦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3.5,2.1,1.8,1.8,1.6,1.2(P<0.01).结论 云南学生焦虑平均水平较2005年有明显改善,但中重度焦虑群体明显上升,少数民族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严重.

    作者:张河川;郭良骥;郭思智;岑晓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州部分初中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为寻求佳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荔湾区的4所初中学校,每所学校选取2个初一班级,随机设置为教育组(194人)和对照组(186人).教育组每周进行1次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在教育前和教育后分别对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和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后,学生对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4%,龋齿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0%),龋齿的充填率达到83.1%,简化软垢指数、简化牙石指数和牙龈指数均大幅度下降;与健康教育前相比,除龋均外,教育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对学生口腔健康保健水平有促进作用,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杨岚;杨燕;谢晖;吴瑛;张晓蓉;曾素娟;黄晓青;吕槐青;胡秀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家长营养知识及对中学生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及对中学生的影响,为改善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483名哈萨克族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总体营养知识水平略高于家长(P<0.05),男生总体营养知识水平低于女生(P<0.05);母亲职业为脑力型、半脑力型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母亲职业为体力型的学生(P<0.05);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的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均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小学及以下的学生(P值均<0.05).学生营养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结论 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应多渠道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营养知识并进行营养干预.

    作者:和文娟;冷爱枝;林艺;严玉玲;肖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职业成熟度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评定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云南省4所高校1 60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运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CSCMI)、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CSCMI总量表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3~0.813之间,分半信度在0.725~0.825之间,重测信度在0.794~0.836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CSCMI由6个因素构成;结构模型分析显示,因素模型拟合指标RMSEA=0.038,RMR=0.065,NFI=0.898,CFI=0.896,GFI=0.916,AGFI=0.901.CSCMI总分与职业价值观的自我发展因素和生涯自我效能感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4,0.420,P值均<0.01).结论 CSCMI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作者:赵科;杨丽宏;董大校;陈春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医学类大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现状,为高校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自编问卷对浙江工商大学一至三年级68个班1 9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4.72%.老生组对艾滋病属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疫苗、鸡尾酒疗法、无偿献血、美沙酮替代疗法的知晓率(42.96%,58.67%,52.76%,89.90%,82.14%)均明显高于新生组(28.57%,37.68%,33.85%,54.55%,61.49%)(P值均<0.01).老生组对开设艾滋病防治、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课程的需求(79.59%,69.39%)均明显高于新生组(66.56%,57.04%)(P值均<0.01);对参加艾滋病宣传、无偿献血、禁烟禁毒活动的需求(49.49%,40.31%,48.47%)明显低于新生组(70.39%,56.83%,56.31%)(P值均<0.05).结论 加强高校艾滋病综合防治宣传,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能力非常必要.

    作者:彭晖;吕亚南;王彦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西乐业县农村小学生营养缺乏病及营养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乐业县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缺乏病患病情况以及学生和家长对营养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为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探索干预策略.方法 整群抽取广西乐业县6所小学全部学生共1 116名作为调查对象,对所调查学生进行现场体检、实验室检查、学生问卷调查及学生家庭问卷调查.结果 因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有30.91%的学生生长迟缓,7.89%的学生低体重,4.93%的学生存在明显营养不良;总贫血患病率为9.43%,留守家庭学生(10.10%)高于非留守学生(8.39%);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明显,佝偻病样骨改变的有11.74%,总营养缺乏病患病率高达44.62%.学生膳食中荤菜少,几乎没有奶制品,97.70%学生不吃或没有早餐,67.77%学生有偏食、挑食习惯;普遍缺乏营养及相关知识,85.17%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了解;大多数家长受教育程度低,20.4%的监护家长是文盲;家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84.3%,学生伙食开支几乎全部依赖国家和政府资助.结论 广西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缺乏病严重,营养相关知识普及率较低.应尽快制定学生营养改善对策.

    作者:谢琪;龙华;沈秀华;唐文静;谢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青春期女生接触媒体性知识与其感知及态度关联分析

    目的 探讨青春发育阶段和青春发动时相对青少年女性接触媒体传达的性知识与性态度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分层整群抽取6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共1 390名,进行匿名电子问卷形式的“上海市中学生青春期健康及接触媒体状况的抽样调查”,选择其中496名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女性,分析年龄、青春发动时相与对媒体性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性信息的接触情况及感知媒体对性行为容忍度的关联.结果 青春发育阶段较高的女生对媒体中的性相关信息更感兴趣(P<0.01);更多暴露于除性病/艾滋病以外的性相关信息以及黄色录像/电影/刊物,更容易将媒体传达的信息解释为对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认可(P=0.006).控制年龄的影响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女学生对媒体中的性相关信息更感兴趣(P=0.023),并有将媒体传达的信息理解为对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认可的倾向(P=0.051).结论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女生更容易被媒体传达的性内容吸引,并认为媒体对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认同度较高.应关注女生接触媒体性信息的情况,防止性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余春艳;楼超华;王子亮;廉启国;左霞云;钟向阳;程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农村与城市户口在校大学生辐射知识认知比较

    目的 了解不同户口类型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水平及其差异,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系统随机抽取的某高校655名大学生进行有关辐射认知知识调查.结果 不同户口类型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水平均较低,城市户口学生高于农村户口学生(P值均<0.01);在应对核辐射的心理反应方面,城市户口学生优于农村户口学生(P值均<0.01);73.12%的大学生愿意接受辐射知识的教育,城市户口学生多于农村户口学生(P值均<0.01).结论 某高校大学生对辐射认知存在户口类别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对辐射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王建;王岐本;刘瑛;唐伟军;钟涛;罗琴玲;曹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度发育现况

    目的 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屈光度发育状况,为儿童眼病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3~6岁儿童2 304名,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测,自然瞳孔下用SureSightTM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测定屈光状况.结果 2 304名学龄前儿童的眼视力≥1.0的比例为30.0%,视力不良的总检出率为7.2%.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5).视力不良检出率在近视儿童中高,轻度远视儿童中低(P<0.01).散光度≥0.75,≥1.50,≥2.50 D组学龄前儿童患视力不良的风险分别是散光度<0.75 D组的3.217,7.744和12.892倍.弱视检出率为2.78%.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散光度增加而增高.应及时矫正学龄前儿童散光,以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肖信;刘伟民;罗武强;赵武校;林泉;孔旻;林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某小学学生地震逃生自救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小学生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课堂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方便抽取的北京市某小学四至五年级小学生112名开展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识的干预活动,通过即时评价和二次评价了解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小学生选择地震时躲避在桌椅之间、床边、书桌旁为正确躲避地点的学生数分别占总人数的8.0%,14.3%和13.4%;现场情景模拟中,83人(72.8%)选择躲避在课桌下面.干预后即时和二次评价中多数题目知晓率均有提高,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通过切实可行的干预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者:王冰玉;白文兴;刘大锦;张文晓;刘清;孙昕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中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制的高中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乌鲁木齐市某重点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1 096名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乌鲁木齐市21.1%的高中生存在睡眠障碍.不同年级、民族、性格、个人情绪、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经常上网或玩游戏、父亲或母亲是否失眠、父母要求、是否体育锻炼、学习竞争压力、考试成绩、学习负担学生的PSQ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身体健康状况、学习负担、个人情绪、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睡眠障碍的报告率较高.应教育学生调整心境,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彭颜晖;常涛;邓春燕;贺鹏;李静;刘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