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辉
乳腺癌是目前对妇女健康威胁大的疾病之一[1],其发病率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1位,且呈年轻化趋势[2].女大学生无论是年龄、身体状况及所处的社会地位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她们不得不承受来自自身和社会多方面的身心压力[3].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与精神因素会导致乳腺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4].因此,关注女大学生乳房健康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以西北地区某高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对乳房保健及乳腺癌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以期为高校利用自身经济和教育资源做好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巧云;刘凯;苏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对高中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为高中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8所高中共计1 448名高中生,通过“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表”和“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和家庭功能调查.结果 银川市高中生1a内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总发生率为77.3%,8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饮酒(50.3%)、打架(23.3%)、吸烟(17.2%),且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家庭功能障碍者占29.9%,家庭功能障碍的高中生喝酒、打架、网瘾、赌博、自杀未遂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家庭功能良好者(P值均<0.05).家庭功能、家庭教育方式、性别等因素与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结论 父母应在家庭功能、教育方式方面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高中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杜茜倩;游书秋;穆国霞;李胜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初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布情况及其与家庭关系之间的关联,为针对青春期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武汉市2所普通中学355名初二女生为研究对象;自编量表收集初潮年龄和家庭关系等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相关因素效应.结果 355名研究对象中,已来月经者338人(占95.2%);平均初潮年龄(12.3±0.8)岁;以P15(11.3岁)确定病例组(初潮较早者)54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和父亲感情”(OR=0.89)和BMI(OR=1.16)与初潮较早相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教育程度高(大专及大专以上)(OR=0.41)与初潮较早相关联.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初潮较早的危险因素有“家庭人数多”(OR=1.72)、父母离异(或过世)(OR=3.9),保护因素有“和父亲在一起生活”(OR=0.26).结论 家庭不完整或家庭人数较多,可能造成女生家庭中慢性应激环境,从而导致女生初潮年龄较早.
作者:翁雨晴;陈榕;刘洁;熊伊然;王菁菁;陈亦芳;邹宇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五年制高职学校在校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指导高职学生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4h膳食回顾法,对整群抽取的常州市2所高职学校2 028名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膳食调查,根据修订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五年制高职学生中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处于适宜范围的仅占48.87%;膳食质量距的均值为(46.22±10.27),有31.7%的学生存在严重的膳食不均衡;主要的膳食模式为B,C,E模式;《营养与膳食》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改善学生膳食结构的不均衡.结论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膳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和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高职学生构建更合理的膳食模式.
作者:黄晓燕;李春玉;张栋栋;吴蓉;顾志刚;封苏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南京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及特点,为有效预防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5所高校3 183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采用样本聚类法对12种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男生行为聚集模式分为4组,女生为2组.低危险组男生仅占22.0%,女生占46.6%.2.9%的大学生未发生过任何健康危险行为,其中医学生的比例高(5.5%);50.9%的大学生发生过≥4种的健康危险行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比例高(67.6%).吸烟是女生高危险组的标志性行为.结论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方式多样.应根据男、女大学生的聚类特征,分别采取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刘志浩;廉启国;卫平民;李小宁;黄明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生理迅猛发育,第二性征更加显著,由此带来了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在社会上、媒体中各种性信息杂呈下,青春躁动期的中学生的性心理、性行为直接影响他们身心健康.为了解中学生的性行为特点,笔者对武汉市某区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为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周宇;胡月;徐阳欢;谢姝;闫梅;韩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70.0%;艾滋病患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占69.9%[1].2007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大规模调查约2万名大学生,超过10%有性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教育部、卫生部2002年要求在高等院校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以遏制和预防艾滋病的蔓延[2].笔者选取宁波市3所高校2012年入校新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及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娓;龚静;吴一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陕西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商数,为运动人体科学课程融入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陕西省5所高校体育院系大学生867名进行健康商数调查.结果 89%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商数处于一般和较理想状态,11%处于理想和不良状态,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现象.健康商数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表明,不同年级之间评分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与女生、农村与城市之间差异较小.健康商数5个维度间相关性分析表明,除生活方式与健康知识无相关外,其他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陕西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商数整体上处于中下等水平,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商数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水平,性别和生源地对健康商数影响很小.整体上健康商数各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作者:邓文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寻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状态脑区的分布特点和特异性,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实验学依据.方法 招募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学生69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考核刺激作为干预措施,同步监测大学生参与运动意志品质操作水平的脑电变化规律.两组通过培训与练习,25周后进行脑电测量.结果 实际功率两组高值在Pg1导联(实验组为16.547 μV2,对照组13.779 μV2),低值在Tp8导联(实验组为15.982 μV2,对照组为13.214 μV2);实验组实际功率均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频率高值在T6导联(实验组为4.525 Hz,对照组为4.613Hz),低值在O2导联(实验组为4.494 Hz,对照组为4.582 Hz);实验组频率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意志品质培训与训练能够正向提高脑功能的反应效应,尤其在诱发大脑额叶兴奋反应方面,有助提高受试者的应激反应和意识的协调机制.
作者:翟向阳;魏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综合大学学生骨骼肌肉疾患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欧骨骼肌肉症状自评量表,自制的网络使用情况与骨骼肌肉疾患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整群抽取的北京某综合大学3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组大学生中骨骼肌肉疾患症状总报告率为68.8%.初次上网时间集中在初中及以前,每天上网时间集中在1~2.9 h.119入(30.2%)被诊断为网络成瘾.62.9%的大学生注视计算机屏幕身体姿势不正确,90.4%电脑椅不可以转动,84.8%对疾患不了解,92.9%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或指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开始上网时间、电脑椅是否可以转动、有无网络成瘾是影响大学生骨骼肌肉疾患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骨骼肌肉疾患检出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需加强健康指导.
作者:刘庆;沈艳辉;金晶;李素君;江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中小学生对烟草知、信、行情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1年4-5月,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小学及各类中学(初中、高中、职高)共计160所学校的16 51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6.2%,14.5%,26.8%,49.6%;现在吸烟率分别为0.9%,3.3%,7.9%,23.4%,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d内小学生和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35.4%和39.6%.女生和现在不吸烟者对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高于男生和现在吸烟者.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有男生、家中父母有人吸烟、每日零花钱较高、好友中有人吸烟;保护因素有自感学习成绩较好、好友递烟肯定不吸.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较往年均略有下降,但现在吸烟率仍较高.中小学控烟工作应重点做好家庭控烟和同伴教育控烟.
作者:徐文婕;刘亨辉;刘峥;郭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间沈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变化情况,为有效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利用每年1次的沈阳市中小学生体检资料,总结分析2008-2012年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流行特点.结果 2008-2012年沈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2.1%,62.7%,64.3%,65.8%,66.4%.各学段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随着年级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高;各学段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乡村.结论 2008-2012年沈阳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自2011年后视力不良增长率明显下降.应关注低年级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
作者:谭颖慧;王玉鹏;关伟;贾丽红;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高职高专学生院前急救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为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南京市4所高职院校5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94名高职学生急救知识总平均分(11.04±3.02),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7%的调查对象表示曾经就读的学校开设过急救相关课程,33.3%的学生表示会在平时自学有关急救的书籍,9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院前急救的相关知识.结论 高职高专学生对院前急救存在高需求、低掌握的状况,且不同专业学生掌握情况不尽相同.应根据高职学生的需求确立有效培训途径.
作者:许婷;许勤;吕广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2010-2012年学生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情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分析浙江省15~24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疫情特征;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2012年在杭州、温州市2所高校每年分别抽取1 609,1 600,1 600名学生开展哨点监测,分析艾滋病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2年浙江省报告15~24岁感染艾滋病的学生人数分别占1.61%,1.38%,1.75%.传播途径为同性传播分别占87.5%,88.2%,71.4%.2010-2012年学生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13.1%,9.1%,6.9%(P<0.05),临时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34.3%,34.1%,37.8%(P>0.05);男男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5.3%,2.0%,7.4%(P>0.05);商业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3.4%,3.6%,9.9%(P<0.05);进行HIV检测报告率分别为2.0%,2.2%,1.9%(P>0.05).学生哨点监测中尚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2%,0,0.06%.结论 浙江省学生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增加,同性性行为是学生感染HIV主要途径,临时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普遍存在而HIV检测率低.建议加强宣传干预,提高高危人群的检测意识.
作者:陈琳;潘晓红;杨介者;徐云;郑锦雷;王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因自由支配时间过多,脱离家庭与学校的严格管束以及上网渠道的易获得性等特殊条件[1],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2].Moreno等[3]综合分析世界各地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在6%~35%之间(其他成人群体在1% ~ 18%之间).国内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与之相当[4-5].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业和人际状况,严重阻碍其社会适应发展,还会增加罹患其他病理心理疾病的风险[6].网络成瘾大学生亟需学校、社会以及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帮助.
作者:卢宁;霍中开;刘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知识、行为和态度,为加强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兰州地区4所高校1 6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结果 乙肝知识得分优秀者有543人(33.58%);得知同学感染乙肝后,仅有22.51%的学生会和往常一样与其交往,30.80%的学生愿意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同学一起共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乙肝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好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好于农村学生,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好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值均<0.05).结论 要加强兰州地区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高校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消除歧视心理.
作者:马汉平;王宇红;蒋永萍;马彪雄;刘萍;赵红;刘家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和生殖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4种专业类型在校女大学生1 738名,调查性行为与生殖健康状况,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医学类女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非医学类女生(P值均<0.01).存在性交行为、自慰行为以及曾因生殖健康问题就诊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高于没有上述情况的女大学生(P值均<0.05).结论 生殖健康问题与性行为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作者:张凤云;饶艳;盛蕾;孙丽;柴程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丰台区高中学生电子游戏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高中生电子游戏成瘾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北京市7所高中1 364名学生,采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率为24.4%,其中职业高中生成瘾率高达52.0%.低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低、非住宿、自感学习成绩差、曾有过自杀未遂行为、曾发生过类似赌博行为、曾接触过黄色书籍或音像制品是高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的危险因素.结论 丰台区高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率较高.应针对高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低年级、职业高中、男生为干预的重点.
作者:石荣兴;芦然;吴岩;李雪峰;张睿思;赵建忠;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10年中国7~22岁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农村女性肥胖率分别达到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1.94,0.63,2.76,1.15个百分点[1].儿童青少年超重会引发高血压,进而发展为心脑血管病[2].儿童时期血压偏高可能延续至成年期,早期发现并干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及肥胖症等,可以预防或延缓与之有关的成年期心血管及内分泌疾患[3].通过研究儿童青少年体格测量指标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夏代提古丽·苏拉衣曼;翟屹;施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高弓足大学生的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为相关应用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河北工程大学1 216名男大学生进行测试,将筛选出的高弓足组和正常足组大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学生峰值压强左足在除第4跖骨外的其他9个区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足在第1趾骨、第2~5趾骨、第1~2跖骨、足弓、足跟内侧6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足弓区域外,均表现出高弓足组大于正常足组;各区域达峰值压强时间左足在10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足在除第3跖骨外的其他9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足弓区域外,均表现出高弓足组早于正常足组;负荷率左足在除第4跖骨外的其他9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足在除第3~4跖骨、足跟外侧外的其他7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足弓区域外,均表现出高弓足组大于正常足组;冲量左足在除第2~4跖骨外的其他7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足在除第3,5跖骨和足跟外侧外的其他7个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足弓区域外,均表现出高弓足组大于正常足组.结论 高弓足大学生因缺少足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足底大多区域峰值压强远高于正常足大学生,增加了高弓足大学生足部损伤的概率.
作者:高虹;孔德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