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省2012年中学生体力活动与体育课开展现状

王浩;俞敏;胡如英;龚巍巍;陆凤

关键词:运动活动, 体育运动, 健康教育,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体力活动及参加体育课情况,为评价中学生体力活动及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浙江省30个县(区)318所初、高中学校495个班级19 542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 在过去的7d中,调查对象体力活动天数达标率为12.30%,男生为15.30%,女生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67,P<0.01).城市学生体力活动天数达标率为12.77%,农村为1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8,P>0.05).调查对象每周体育课课时达标率为66.23%,其中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达标率分别为50.72%,90.97%和6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5.88,P<0.01).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体力活动天数及体育课课时不足,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西南科技大学1986-2012年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高校学生人数多,社会流动范围广,是传染病容易感染和传播的地方[1];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2].我国现有高等院校2000余所,在校学生近3000万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作为学校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常对学校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3],所以传染病防控是高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的疾病谱和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4],传染病防控工作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对高校传染病的构成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收集了西南科技大学1986-2012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并分析该校主要传染病种类及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石河子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 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营养调查问卷,随机抽取石河子大学14个学院2 656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40±1.80)分,医学生得分(3.71±1.69)高于非医学生(3.2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P<0.05);女生得分(3.71±1.70)高于男生(3.1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6,P<0.05);汉族学生得分(3.57±1.77)高于少数民族学生(2.62±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73,P<0.05).电视(57.6%)、网络(51.4%)是大学生获取营养相关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不高,不同学院、性别、民族是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徐上知;付蕾;牛冰;马丹;牛强;李述刚;木拉提;丁玉松;郑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水痘疫苗接种对控制学校水痘疫情的作用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造成暴发或流行.水痘疫苗能有效保护接种者至少5~7a[1].上海市自1999年起推荐≥1岁的学龄前儿童自费接种1剂水痘疫苗.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接种年限的延长,水痘突破病例逐渐增多,即使在高接种率的托幼机构和小学,仍有水痘暴发疫情[2-3].

    作者:庞红;江燕;施玮;王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对策

    目的 分析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为预防控制风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对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病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近8 a累计报告风疹病例11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1/10万,其中2007年发病率高(4.10/10万),近3a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不同年份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6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71.87%;<15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2.90%;发病以学生(占49.96%)为主.结论 风疹的易感人群为学龄儿童,应采取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卫生宣教等综合性防控对策,防止中小学校内疫情暴发.

    作者:罗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国中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效果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中学生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针对中学生制定相应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等数据库,搜索2005-201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中学生肺结核病预防干预研究的文献,并使用RevMan 5.0软件对入选的1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研究对象对“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肺结核的常见症状”、“肺结核的预防措施”、“肺结核的免费治疗政策”4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1%,47%,41%,43%.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我国中学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建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海市中小学多媒体使用状况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使用现状,为有关部门进行师资配置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通过自填问卷对上海市5区15所中小学校763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各类学校不同学科教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频率和课堂使用时间.结果 教师目前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自报率为90.4%,每节课多媒体教学时间平均(23.07±9.25) min,满堂使用(40 min)的比例为7.6%.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使用频率较高,使用时间较长.文科教师多媒体教学使用频率较高,语数外主课中英语使用频率高;但数学每节课使用时间较长,满堂使用比例较高.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基本全覆盖.多媒体使用频率和每节课使用时间具有年级和学科差异.

    作者:尤小芳;谭晖;汪玲;杨玉娟;欧阳芳;王震维;李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2008-2012年自伤与自杀行为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中学生自伤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为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2010年、2012年4-5月对北京市通州区9所中学抽样班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次监测结果显示,中学生自伤行为报告率呈上升趋势,且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隔代家庭学生高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学习成绩越差者自伤报告率越高;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隔代家庭学生高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及以下的学生高于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上学生.结论 应及早针对重点青少年人群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自伤与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杨冬梅;韩卫民;邵春昕;苏晓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应对现状分析

    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health)就是指突然间暴发的,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全社会公众健康危害的重大传染性致病性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他类型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事件,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群体性和社会危害性、严重性等特征[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包括预测防范能力、判断危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预后干预能力等[3].

    作者:王沁;杜朝东;徐琼;欧浪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太原市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西省太原市6区抽取6所全日制高中每年级各100名学生,进行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较普遍,在7种不良饮食行为中,有2.2%,10.4%,1.2%,19.3%和8.0%的中学生频繁喝软饮料、吃甜点心、吃西式快餐、不喝牛奶和不吃早餐,60.1%和18.5%的中学生有偏食现象和不健康减肥行为;在近1 a内有15.2%,43.4%,17.6%,14.7%的中学生发生打架、在楼梯上追逐打闹、自残、考虑离家出走等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有37.3%和18.8%的学生在调查前30 d内曾经尝试吸烟和饮酒;长时间上网的学生人数达到7.4%,所有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性别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原市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赵平花;吕树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海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的要求,在2005—2009年间对海南省10所职业院校学生75470人次进行健康体检,采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生营养不良、贫血、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04%,4.18%和6.15%,男生分别为8.08%,2.43%和4.44%,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9.26,178.51,105.40,P值均<0.01);学生营养不良和贫血检出率逐年下降,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沙眼、龋齿和视力不良检出率男生分别为4.30%,66.0%和24.62%,女生分别为3.06%,33.04%和24.22%,男生沙眼和龋齿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08,62.06,P值均<0.01);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P>0.05);沙眼和龋齿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病患病率.

    作者:赖新梅;朱坚;陈奇漂;符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海地区高中学生食物过敏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青少年食物过敏现状,为过敏性疾病防治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随机整群调查上海地区6所学校高中阶段2626名学生食物过敏的流行情况、过敏食物类别及症状特征.结果 上海地区高中阶段学生食物过敏自述报告率21.13%,男、女生报告率分别为19.6%,22.0%;主要过敏食物为海产品和水果类.过敏症状均以速发型(2h内)为主,男生组自述迟发型报告率较女生组高(P=0.023);症状特征以皮肤组织病变为首要表现,男生自述食物过敏人群呼吸道症状发生率较女生组高(P=0.014),而女生组皮肤症状发生率较高(P=0.002);食物过敏人群的其他过敏性疾病与过敏家族史的报告率均较无食物过敏人群高(P值均<0.01).结论 上海地区高中生食物过敏报告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研究.

    作者:莫非;谭玉婷;王桂芳;聂志妍;周红;胡圣尧;邵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学校近视防治要重视近视源性环境的改善

    近视是全球发病率高的屈光不正,病因呈多样性,但只有一小部分近视具有明确的遗传性,通常发生早且近视程度高,伴随明确的染色体定位[1].在工业化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近视出现在儿童期,特别是在校期间,称之为学校近视(school myopia)[2].在典型的学校近视病例中,屈光不正通常出现在8~14岁,也就是小学的中晚期或初中阶级.在随后的10~15 a内,近视还会进一步发展,直到30岁.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考察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命愿景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徐州市2所高校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14.49±12.29),性别、城乡、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因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忧郁和焦虑体验较少,且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恋爱状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恋爱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命意义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1);生命控制感对自我肯定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3.0%),生命控制感、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3.6%).结论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生命控制感、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石春;贾林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辽宁省大中学生现在饮酒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学生学习成绩与现在饮酒的可能关联,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辽宁省7个地级市25710名中学和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学习成绩男、女生的现在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现在饮酒率高,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现在饮酒率低.3类高中之间,男、女生的现在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职业高中学生现在饮酒率高,重点高中略低于普通高中.结论 学生现在饮酒率与“绝对”学习成绩(学校类型)、“相对”学习成绩(班级排位)均有密切关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是饮酒行为的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邵世亮;李秀昌;王智勇;安庆玉;郝金宽;徐品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致死性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抽取12个县(区)开展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 广东省2004-2005年0~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为19.9/10万,占该年龄组人群总死亡数的34.0%,是该年龄组的第1位死因;伤害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其中0~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2.6/10万,农村是城市的1.7倍,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5.9/10万,农村是城市的1.5倍,男性是女性的1.6倍,溺水是0~14岁儿童的第1位伤害死因;15~19岁人群伤害死亡率为26.6/10万,农村是城市的1.4倍,男性是女性的2.5倍;交通伤害是15~19岁青少年的第1位伤害死因.广东省儿童青少年每年因伤害死亡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为35.2万人年.结论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致死性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的疾病负担沉重.

    作者:孟瑞琳;许燕君;徐浩锋;许晓君;夏亮;蔡秋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视近作业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视近作业尤其是读写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中的文献主要来自2个数据库(Medline和Google高级学术搜索)以及可获得研究中的参考文献.使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的多项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研究数据主要包括视近作业与近视发病率、近视患病率和近视进展.结果 不同视近作业类型对近视影响各异.纳入Meta分析的原始文献共7篇,各项研究结果之间并不同质(I2=85.0%,Pheterogeneity=0.000).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每周读写每增加1h,产生的近视联合OR值为1.02(95%CI=1.01~1.03).结论 视近作业对近视影响各异,读写时间的增加对近视存在持续性影响,但影响较弱.

    作者:方云;陶芳标;伍晓艳;万宇辉;华文娟;高国朋;金菊香;裴晨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庆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一中文版》(MSLSS-CV)对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1618名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均分为(4.26±0.53)分,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4.73±0.93)、自我(4.41±0.82)、朋友(4.25±0.60)、居住环境(3.91±0.56)、学校(3.69±0.72).女生生活满意度总分与男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仅家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高一学生(P<0.05),其中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住校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住校学生(P<0.05),其中朋友、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期望、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每月生活费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结论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较低,相关部门应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库区中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王宏;李建桥;吴瑞;刘琴;曹型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江苏省2005与2008年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比较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5和2008年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资料,比较3a间江苏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3a间江苏省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由5.3%上升到6.2%,女生增长幅度高于男生(x2=6.76,P<0.05).重点中学学生核心家庭的女生和初一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增长幅度为明显.结论 网络成瘾发生率在江苏省中学生中呈迅速上升趋势,需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王艳;甄世祺;袁宝君;戴月;刘维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学生计算机使用现状及其相关健康问题分析

    随着计算机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它的负面影响.腕管综合征、视频终端综合征、网络成瘾等诸多疾患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1].为了解山西医科大学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笔者开展了此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段晓华;乔晓芳;王建文;侯小姣;王斌;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学生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分析

    肺结核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长期危害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聚场所,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同一环境生活、学习的密切接触人群,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危险性往往大于正常人群;一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传播,暴发流行的局面就难以控制[2].为此,本研究对中学生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期对该人群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刘晓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