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珊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方法 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月后对两种护理方法 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康复训练1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功能、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凤霞;陈广兰;马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阴道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宫颈癌阴道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过程,措施包括:①抢救休克: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查血型及交叉配血,快速扩充血容量;②迅速止血:迅速阴道内填塞无菌纱布或碘仿纱条压迫止血,减少精神紧张等因素,给予抗生素;③氧气吸入;④密切观察:密切观察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变化,对症施护;⑤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经抗炎、止血、手术、放射治疗,全部患者康复出院或转肿瘤科继续放疗.结论 宫颈癌引起阴道急性大流血,争取时机尽快止血、护理措施正确及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伟月;梁平;余勇妙;梁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预防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并对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循证护理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欣颖;刘芳;战乃娟;郝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探讨职业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观察治疗过程中的药物疗效、毒性反应,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53例患者除1例因原发性疾病(膀胱癌)终止治疗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且疗效好,随访3个月无再次复发.
作者:全厚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为了减少病人穿刺的次数,采用一次性头皮钢针封管方法 ,即采用2.5 ml注射器抽吸每毫升生理盐水含肝素钠25 U的肝素液2.5 ml,连接头皮钢针后,缓慢推注肝素液1.5~2 ml,然后用透明胶布固定牢固针头及注射器,待病人安全检查完毕后再继续输液.此方法 既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吴燕;杨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类工娱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经过抗精神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不加选择的、无指导的工娱疗活动,治疗组根据阳性或阴性症状给予针对性的工娱疗活动.两组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C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 w后BPRS量表总分及其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但组间比较,总分、缺乏活力因子和焦虑抑郁因子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GAS评分治疗组≥61分的比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兴趣和主动性等改善明显.结论 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辅以分类工娱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肯定.
作者:韩宏云;刘保群;钱一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实施护士长任期绩效考核,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方法 制定考核指标、权重及评分细则,确定考核形式及周期.结果实施考核后实现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护理管理队伍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结论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强化了护士长的岗位职责,完善了护士长的管理角色,提高了护士长的整体素质.
作者:杨美丽;黄湘晖;姜小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在连续性排班中开展护士层级使用的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果.方法 在神经内科按上午班、下午班和夜班三班进行连续性排班,护士按职称、学历、专科工作时间、实际工作综合能力进行评分,分为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每个班组均衡搭配.重新制定各班工作职责和标准,高级责任护士在业务指导、质控、高难度问题处理与高技术要求上发挥主要作用.结果实施1年后基础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效果、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对工作内容、能力发挥、专业成长满意度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分别进行实施前和实施后高级责任护士与初级责任护士间工作内容、能力发挥和专业成长的自身满意度t检验,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推行连续性排班是实现护士分层级使用的基础,实施护士层级使用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质量,有效地激励护士的专业发展.
作者:黎月英;房洁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实施为期8 w的以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为主要形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8 w后,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张凤全;吴玉秋;李遵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无创正压通气(non -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NIPPY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作者:白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探讨脑干及其周围占位病变致病理性哭笑的发病原因及护理特点.对4例脑干及其周围占位病变致病理性哭笑病例术前采取积极的观察及鉴别,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1例脑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桥星形细胞瘤和1例鞍上Rathke囊肿,4例术后哭笑症状均立即缓解或消失.脑于中上段受压可出现病理性哭笑,可能与大脑-脑桥-小脑神经传导环路受到影响有关,术前的病情观察及术后的并发症预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富英;吕建平;曹志恺;吕小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及原因,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对56例住院乳腺癌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SDS、SAS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影响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较多,但以担心医疗费用、家庭因素影响和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80.4%,75%和62.5%)为显著.结论 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是较严重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妙君;黄华兰;王逸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大量脑电图资料集中显示癫痫发作,特别是睡眠时发作的脑电状况.尽管只有少量癫痫发作综合征与目前发作频率仍不清楚的睡眠性癫痫有关联.本研究旨在明确睡眠性癫痫(ss)的发作模式,并将此模式与清醒发作癫痫(WS)模式做比较.国际抗癫痫联盟将SS定义为主要在或特别在(90%以上)睡眠时发作的癫痫,不同的研究报告SS患者所占癫痫患者比例为7.5%~45%(平均12%).睡眠可诱发癫痫,同时也可促使特发性癫痫和有征兆的癫痫综合征患者脑电图出现异常,所以临床资料应经常包括癫痫发作的时间信息.
作者:Goel D;夏元喜;瘳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通过对手术患者开展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使患者在手术中产生满足感和安全感,术后征求反馈意见,及时弥补不足之处,促进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雪清;李莲英;左育涛;邹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确诊为妇科癌症半年以内,期望生存期1年以上,非转移或复发的患者80例,采用SDS、SAS和生活质量评分表,对其进行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追踪评估,并根据初期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癌症确诊初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确诊初期患者SDS、SAS评分与正常人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半年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SDS、SAS干预前后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妇科癌症确诊初期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河玉;罗婷婷;杨林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6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得分低于常模.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因子呈正相关.回避与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呈正相关.结论 为心力衰竭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健康咨询时,要帮助患者利用社会支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月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化疗不良反应程度.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程度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王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总结鼻内镜辅助下额鼻联合入路多发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护理经验.对5例(7侧)多发脑脊液鼻漏者,同时累及额窦后壁及筛顶、筛板交接区颅底,伴颅内积气,行额窦后壁骨折脑脊液鼻漏修补及鼻窦镜下蝶、筛顶区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修补,进行了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均一次修补成功.所有患者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诊,至今均已超过1年,无任何并发症.鼻内镜辅助下额鼻联合入路手术修补,方法 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正确精心的护理更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爱珍;徐新华;杨光莉;王淑美;刘冬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取半卧位减少吸入的危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洗手、尽量缩短人工气道留置及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疗法、调节免疫系统等综合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2007年比2006年VAP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了解VAP发生的原因,采取各项综合预防护理对策是VAP发生率减少有效方法 .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空腹血糖偏高者的影响,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对空腹血糖6.1~7.0 mmol/L的体检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空腹血糖偏高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空腹血糖偏高者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其保健意识,改变其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饮食运动习惯,对控制或降低空腹血糖起到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玲;陈赤霞;林少梅;梁巧莹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