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干及其周围占位病变致病理性哭笑的护理

杨富英;吕建平;曹志恺;吕小春

关键词:脑干, 占位病变, 病理性哭笑, 护理
摘要:探讨脑干及其周围占位病变致病理性哭笑的发病原因及护理特点.对4例脑干及其周围占位病变致病理性哭笑病例术前采取积极的观察及鉴别,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1例脑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桥星形细胞瘤和1例鞍上Rathke囊肿,4例术后哭笑症状均立即缓解或消失.脑于中上段受压可出现病理性哭笑,可能与大脑-脑桥-小脑神经传导环路受到影响有关,术前的病情观察及术后的并发症预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实施为期8 w的以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为主要形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8 w后,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张凤全;吴玉秋;李遵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音乐疗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功效

    音乐是一种乐音运动的形式,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医学手段由来已久,并且已广泛地用于临床.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和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音乐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亦越来越广泛.

    作者:王健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抚触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拔除阻生智齿过程中采用背景音乐和抚触干预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手术耐受性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手术过程中施予抚触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照组不予背景音乐及抚触,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疼痛分级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情绪稳定,疼痛耐受度高,脉搏及血压变化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测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拔除阻生智齿过程中,音乐背景下联合抚触干顶,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薛秀红;董刚;蒋段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 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取半卧位减少吸入的危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洗手、尽量缩短人工气道留置及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疗法、调节免疫系统等综合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2007年比2006年VAP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了解VAP发生的原因,采取各项综合预防护理对策是VAP发生率减少有效方法 .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协议家庭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家庭支持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议家庭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方便抽样的方法 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协议家庭干预,随访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家庭支持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协议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芳;徐航;唐宁波;张媛媛;卢秋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系统心理干预对食道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系统心理干预对食道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食道癌手术病人1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病房、住院病人服务中心、手术室护士协作给予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由病房护士常规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调查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焦虑程度显著降低(P<0.01),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系统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心理,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及原因,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对56例住院乳腺癌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SDS、SAS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影响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较多,但以担心医疗费用、家庭因素影响和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80.4%,75%和62.5%)为显著.结论 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是较严重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妙君;黄华兰;王逸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职业铅中毒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探讨职业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观察治疗过程中的药物疗效、毒性反应,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53例患者除1例因原发性疾病(膀胱癌)终止治疗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且疗效好,随访3个月无再次复发.

    作者:全厚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综合考评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考评方式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重视对过程、情感态度与能力的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评委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综合考评护生的能力.结果通过多元化评价活动,使教与学的质量都得以提高.结论 综合考评模式有利于对护生的动态分析与管理,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作者:黄双丽;王莉莉;李丽华;梁宇;张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预防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预防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并对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循证护理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欣颖;刘芳;战乃娟;郝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破裂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到常规护理快速全面、专科护理用药准确、观察细致、通气良好.术后做到重视病情观察,做好用药、管道及各器官功能的预防性护理.22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1例,死亡1例.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作者:张兰;庄爱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润滑防锈剂与石蜡油应用于手术器械保养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医疗器械清洗保养后的质量,控制医院交叉感染,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的方法 .方法 将手术器械450件,随机分为实验组(225件)和对照组(225件),分别采用润滑防锈剂稀释液浸泡以及石蜡油手工上油,并进行保养及灭菌效果监测及比较.结果实验组器械保养后保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润滑防锈剂对医疗器械的润滑保养、灭菌效果好,操作简便,节约医疗成本,临床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蒋朝霞;胡秀娟;刘雅萍;杨碧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曲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血管病致残者心理健康测查及心理护理

    目的 了解脑血管病致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80例脑血管病致残者进行调查.结果致残病人SCL-90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恐怖及躯体化.结论 致残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支持及个性因素均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作者:吴英铎;吴春荣;张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危因素评分法预测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评分法对预测产后尿潴留的意义.方法 对200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高危因素评分,分析预测评分与产后尿潴留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尿潴留发生率14.0%,高危因素预测评分平均得分(6.88±2.50)分,无尿潴留产妇预测评分为(6.47±2.19)分,尿潴留产妇预测评分(9.38±2.82)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预测评分越高,产妇产后尿潴留可能性越大.预测评分>9分者尿潴留可能性较大.结论 高危因素评分法可预测产后尿潴留,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王席伟;任金莉;王慕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目的 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将2006年12月~2008年5月在我科进行心脏手术病人168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96人采用新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72人采用传统方法 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作者:高亚丽;杨红梅;鱼海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校护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效果

    目的 通过我校护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索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完善、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在人才质量观理念指导下,构建了由4个模块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用于每个模块的评价工具,并将其应用于我校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中.结果 2005级与2004级本科护生问卷调查及学习成绩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有符合专业特点,符合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需要,才能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的预定目标.

    作者:黄双丽;李丽华;王莉莉;梁宇;张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通过对手术患者开展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使患者在手术中产生满足感和安全感,术后征求反馈意见,及时弥补不足之处,促进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雪清;李莲英;左育涛;邹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晚期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晚期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8例晚期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28例晚期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治疗的病人中25例眼压得到控制,所有患者的眼痛、异物感等症状均消失或显著减轻.结论 术前做好解释及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反应及熟练掌握经巩膜睫状体冷凝术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是提高该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

    作者:饶静云;殷艳冰;梁飞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随访与健康教育

    目的 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同样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随访和健康教育,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比较其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两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ADL、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结论 有效的随访及健康指导可调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改善病人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其生活能力.

    作者:陈佩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