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芳;徐航;唐宁波;张媛媛;卢秋芳
目的 探索在连续性排班中开展护士层级使用的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果.方法 在神经内科按上午班、下午班和夜班三班进行连续性排班,护士按职称、学历、专科工作时间、实际工作综合能力进行评分,分为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每个班组均衡搭配.重新制定各班工作职责和标准,高级责任护士在业务指导、质控、高难度问题处理与高技术要求上发挥主要作用.结果实施1年后基础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效果、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对工作内容、能力发挥、专业成长满意度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分别进行实施前和实施后高级责任护士与初级责任护士间工作内容、能力发挥和专业成长的自身满意度t检验,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推行连续性排班是实现护士分层级使用的基础,实施护士层级使用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质量,有效地激励护士的专业发展.
作者:黎月英;房洁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评分法对预测产后尿潴留的意义.方法 对200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高危因素评分,分析预测评分与产后尿潴留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尿潴留发生率14.0%,高危因素预测评分平均得分(6.88±2.50)分,无尿潴留产妇预测评分为(6.47±2.19)分,尿潴留产妇预测评分(9.38±2.82)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预测评分越高,产妇产后尿潴留可能性越大.预测评分>9分者尿潴留可能性较大.结论 高危因素评分法可预测产后尿潴留,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王席伟;任金莉;王慕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通过对婴幼儿皮肤疾患的观察及护理,婴幼儿的皮肤疾患发病率而与感染、护理、环境、内分泌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护士应对婴幼儿皮肤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和指导,是防止婴幼儿皮肤疾患发生的关键.
作者:米莉;刘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协议家庭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方便抽样的方法 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协议家庭干预,随访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家庭支持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庭支持和自我管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协议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芳;徐航;唐宁波;张媛媛;卢秋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病炎清Ⅲ号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8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病炎清Ⅲ号,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合理安排饮食,解除恐惧心理;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观察两组均于治疗5 d后判定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病炎清Ⅲ号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满意,为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作者:刘晓香;肖四飞;曲敬来;黄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r型输液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静脉输液患者200例,其中100例需2组液体同时输入,100例输液的同时须静脉推注药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应用r型输液器输液,对照组应用普通输液器(洁瑞牌)输液.观察2组护士锐器伤、气泡产生情况及患者反应.结果 2组护士锐器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气泡产生及患者反应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型输液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既减轻患者痛苦,又提高操作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峰;卢克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到常规护理快速全面、专科护理用药准确、观察细致、通气良好.术后做到重视病情观察,做好用药、管道及各器官功能的预防性护理.22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1例,死亡1例.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作者:张兰;庄爱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确诊为妇科癌症半年以内,期望生存期1年以上,非转移或复发的患者80例,采用SDS、SAS和生活质量评分表,对其进行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追踪评估,并根据初期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癌症确诊初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确诊初期患者SDS、SAS评分与正常人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半年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SDS、SAS干预前后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妇科癌症确诊初期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河玉;罗婷婷;杨林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取半卧位减少吸入的危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洗手、尽量缩短人工气道留置及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疗法、调节免疫系统等综合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2007年比2006年VAP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了解VAP发生的原因,采取各项综合预防护理对策是VAP发生率减少有效方法 .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音乐是一种乐音运动的形式,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医学手段由来已久,并且已广泛地用于临床.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和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音乐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亦越来越广泛.
作者:王健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上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9例上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9例上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及胸椎塌陷等现象;未见结核复发及任何并发症发生;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 w瘫痪ASIA分级由C、D级降至E例,B级降至D级.结论 对上胸椎结核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防止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及胸椎塌陷,有效避免了结核复发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了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的早期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莉;谭颖;吴爽;侯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通过对20例卵巢症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本组发生低血糖1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做好卵巢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同样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随访和健康教育,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比较其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两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ADL、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结论 有效的随访及健康指导可调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改善病人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其生活能力.
作者:陈佩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335例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熟练和周到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田素萍;曾红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BD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操作步骤、封管方法 、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368例患者应用BD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对穿刺部位、穿刺方法 、留置时间、封管方法 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结果穿刺成功345例,成功率达94%.失败23例,因血管及留置针型号选择失败的有10例;因护士的操作技术及心理素质而失败的有8例;因穿刺方法 错误而失败的有5例.结论 BD静脉留置术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作者:于书卷;王书会;邓钰;李颖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实施为期8 w的以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为主要形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8 w后,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张凤全;吴玉秋;李遵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曲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实践(KAP)等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20家医院的150名维吾尔族护士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护士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平均知晓率为70.9%;对艾滋病及其患者的正性接纳态度呈较低状态,平均接纳率为52.5%,维吾尔族护士HIV职业防护行为有待于规范与加强,正性行为平均发生率为66.2%.结论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途径,加强维吾尔族护士艾滋病知识培训,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提高HIV职业防护意识,以便维吾尔族护士在新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李萍;李青;王喜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阴道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宫颈癌阴道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过程,措施包括:①抢救休克: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查血型及交叉配血,快速扩充血容量;②迅速止血:迅速阴道内填塞无菌纱布或碘仿纱条压迫止血,减少精神紧张等因素,给予抗生素;③氧气吸入;④密切观察:密切观察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变化,对症施护;⑤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经抗炎、止血、手术、放射治疗,全部患者康复出院或转肿瘤科继续放疗.结论 宫颈癌引起阴道急性大流血,争取时机尽快止血、护理措施正确及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伟月;梁平;余勇妙;梁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拔除阻生智齿过程中采用背景音乐和抚触干预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手术耐受性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手术过程中施予抚触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照组不予背景音乐及抚触,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疼痛分级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情绪稳定,疼痛耐受度高,脉搏及血压变化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测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拔除阻生智齿过程中,音乐背景下联合抚触干顶,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薛秀红;董刚;蒋段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