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修龙;许韶君;刘祥云;祖萍;张诗晨;赵玉秋;蔡传兰;陶芳标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黔西南州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2起,发病6 060例,死亡1例,分别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发病数的69.57%和82.16%.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85.71%,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高发时间为4-6月和10-12月.学校类型方面看,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乡村小学,占73.96%;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乡中学,占62.50%.结论 黔西南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且主要发生在乡村,有关政府部门需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和培训,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作者:郭泽芊;袁华芳;车昆屏;刘志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其生长发育状况将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生长发育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特征,其水平和速度是健康状况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现况的反映[1].为探讨福州市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笔者对建国后60a间福州市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林馨;周权;刘建;林萍;郑婉辉;王春兰;卢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学校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及时了解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做好学校卫生监测及管理,以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现将2009-2010年度四川省剑阁县中小学生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情商提升对医学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行的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情商理论与情境体验训练模式,对95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交往心理障碍的某医学院校贫困生实施8周系统情商教育.结果 贫困生情商总分及各维度均分明显提升(P值均<0.01),交往心理均分下降(t=4.095,P<0.01),贫困个体存有的孤独(t=3.506,P<0.01)、交往自 卑(t =4.806,P<0.01),羞怯(t=8.573,P<0 01)及交往焦虑(t=4.862,P<0.01)等心理障碍的程度明显改善.结论 情商教育能有效弱化或消除贫困生个体人际交往中种种心理障碍的困扰,促进贫困个体的人际和谐和消极心态的修复.
作者:周媛婷;宋凌;秦振华;姜波;谷慧敏;周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状况,为制定和改善新疆农村学生膳食营养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伊犁地区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经营情况及3 478名中学生膳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学生每天吃和经常吃肉类食品的比例分别为29.01%和17.12%,有55.59%的学生基本不吃蛋类,仅有19.46%和17.95%的学生每天吃奶类和新鲜蔬菜;仅有3所学校早餐提供主食、鸡蛋、生奶、咸菜,有3所学校只提供主食;每天能提供6种及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4所,每周能提供9种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5所.结论 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搭配不合理,中学生膳食摄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应该增加豆类、奶类食物的摄入.
作者:周红梅;崔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学生聚集性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原因,为学校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嵊州市某学校出现病例所有班级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X线胸部摄片,可疑者CT复查,对X线胸片检查或CT复查异常者给予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结果 首发病例为涂阳病人,患者出现症状后在密闭空调环境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2个月,才被明确诊断并离校治疗,增加交叉感染的发病概率.本起疫情通过因症就诊、转诊和筛查共发现肺结核病31例,均为学生病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例、涂阴肺结核25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18例有临床症状,13例无自觉症状;3-4月份为发病高峰.第1例阳性病例发现时间晚、就诊延误、持续接触、通风不良和学校分班是造成本次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学校对传染病的管理,落实晨检和症状监测,以及时发现和隔离结核病病人,预防服药是聚集性肺结核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的有效预防手段.
作者:竺小春;应锡钧;王勇;翁丽霞;裘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的肥胖心理感受和控制体重意愿,为研究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泰安市泰山区2个街道、4个村的6~12岁肥胖儿童20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 39.5%的肥胖儿童认为自己不胖,低年龄组认为自己不胖的比例更高(x2=13.29,P<0.01);34.1%的肥胖儿童因为肥胖苦恼;10~ 12岁肥胖儿童71.9%不愿意与同学外出活动,高年龄组比低年龄组严重(x2=120.01,P<0.01):有9.8%的肥胖儿童自行减少饭量,同意减肥的达到82.4%,希望家长帮助减肥的占79.0%.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导致肥胖儿童苦恼的影响因素为对自己肥胖的态度和肥胖自我感觉(P值均<0.01).结论 部分肥胖儿童没有认识到自己肥胖;已有部分认识到自己肥胖且对自己体重不满意的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绝大多数肥胖儿童希青减肥,但付诸行动的较少.
作者:张钦凤;南月丽;王瑞;韩玲;崔朋伟;张宗虎;周圆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状况及其与个体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培养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贵州省572名青少年,采用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民族和学段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多个维度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健康各变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且能够显著预测个体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R2值分别为0.142和0.093).结论 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种以中耳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特别是小学生,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1].为了解SOM对小学生记忆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提高医师、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SOM诊治的重视,对某医院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SOM患者及89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问卷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和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6~11岁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4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1 794名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膳食结构、带养人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等.结果 银川市6~11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0.92%,肥胖检出率为7.53%.儿童肥胖与性别、父亲职业、家长是否关心和控制孩子体重及挑食、偏食有关.结论 银川市儿童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父亲职业等因素与儿童肥胖有关.
作者:宋琳;赵海萍;朱玲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呈回升趋势.据WHO统计,全球人口中约有1/3隐性感染结核杆菌,每年有800~1 000万新发结核病病人,死亡200万人[1].而学校作为公共场所,人口比较密集,一旦发生肺结核,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暴发流行,造成严重后果[2].2001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先后有学校发生结核病暴发疫情或聚集性病例的报道[3-5].因此,加大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力度,意义重大.为了解近几年合肥市学校结核病发展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08-2010年合肥市学校结核病疫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中国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为大学生营养教育的系统化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PubMed全文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和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全面收集文献.使用Stata 12.0软件,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大学生营养教育的文献8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研究结果具有异质性(x2=1 059.03,P=0.000).营养教育后,大学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是营养教育前的17.64倍(Z=3.40,P=0.001),95%CI为3.36~92.50.结论 在中国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王锋;吴秋云;邵继红;周丽;黄水平;徐莉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视、肥胖等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不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可引发多种成年期慢性疾病.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利用宁波市监测点学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学生的近视、肥胖等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为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李辉;崔军;王潇怀;杨秀珍;韩桂娟;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效果,探索促进学龄前儿童体质发育的训练模式.方法 整群抽取高邮市4所幼儿园,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儿童651名,对照组 儿童666名.根据“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方案”,对试验组儿童进行2a各项体质训练干预,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教学.对训练前后儿童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除3.5 ~5.5岁组儿童的平衡素质外,其他素质指标都是试验组儿童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上肢力量比对照组儿童平均远1~2m,下肢爆发力比对照组儿童平均远10 ~20 cm,灵敏性比对照组儿童平均快约1 s,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比对照组儿童平均增加2~3 cm,完成2a训练的6岁组儿童身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1.2 cm.结论 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切实可行,能够促进儿童体质发育.
作者:俞飞;陈维忠;韩素玲;郭卫芳;陈玉亮;肖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当前小学生自发游戏的特点,为正确引导小学生游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开放式问卷对内江市4所小学一~六年级1 328名小学生自发游戏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喜欢并常玩的游戏依次为捉迷藏、跳绳、下棋、跑猫、打羽毛球、打篮球、老鹰抓小鸡、打乒乓球等,报告率分别为50.1%,40.8%,24.6%,22.0%,19.2%,19.1%,17.1%和13.9%.其中体育运动类游戏占76.3%,其次是体闲类游戏(12.0%),后足智力类游戏(7.2%).结论 自发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与学校教育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作者:吴洪艳;周天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76).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问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 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 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 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燕;陈洁;章雪梅;吴戈;陈燕燕;毛欣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校内伤害相关情况,为针对性地制定校内伤害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闸北区教师、学生分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大多数教师、学生对伤害的认识不够全面,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学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校内伤害发生的一方面原因,学校环境有待改善.学校虽有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但普遍缺乏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教育.绝大部分教师、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伤害预防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对伤害的干预均有需求,特别是急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结论 应广泛开展学校伤害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学生的伤害认知水平,同时及时消除校内不安全隐患,控制学生校内伤害的发生.
作者:徐文燕;熊建菁;王向东;顾峥奕;陈聿华;单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点,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门市2007-2010年150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江门市 2007-2010年学校传染病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86.00%),发病人群以小学生为主(55.33%).疫情主要由学校报告(74.67%),报告时间中位数为3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4d.结论 江门市传染病疫情控制效果较好、但还存在报告不及时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疫情预警的敏感性.
作者:杨玉芳;陈茂余;王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小学生发育状况和疾病检出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深圳市光明新区上报广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的身高、体重和疾病检出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性别间仅在小学低年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各年级学生组间身高、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检出疾病以视力不良、龋齿、肥胖省养不良和沙眼5种常见病为主,检出率依次为41.24%,24.78%,10.43%,6.26%和1.84%.结论 通过体检管理系统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当地中小学生的发育情况和疾病检出情况,有利于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易超;刘超;管新艳;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学阶段是个体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中学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抑郁的产生会影响到青少年正常的生活,甚至对正在形成中的自我同一性有阻碍作用;反之,自我同一性建立迟缓也会促发抑郁情绪的产生.本文意在探寻中学生抑郁与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起到积极作用[1].
作者:苏朝霞;席明静;康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