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淮北市中学生自伤与自杀行为关系分析

雷修龙;许韶君;刘祥云;祖萍;张诗晨;赵玉秋;蔡传兰;陶芳标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 自杀, 回归分析,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中学生自伤与自杀心理行为的流行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市6所中学2 707名中学生的自伤和自杀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707名中学生近1 a内自伤行为的总报告率为35.2%,62.4%的自伤行为者具有反复性(≥3次),排名前3位的自伤行为分别为故意打自己(19.0%)、故意掐伤自己(15.7%)、故意拽头发(12.2%);自杀行为总报告率为16.8%,32.5%的自杀行为者具有反复性(≥3次),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16.2%,7.4%,3.1%.女生总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报告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自伤行为的中学生自杀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无自伤行为者(P值均<0.01),有自伤行为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未遂风险分别是无自伤行为者的5.571,7.735,8.020倍.结论 自伤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应及早对青少年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学校聚集性肺结核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学生聚集性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原因,为学校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嵊州市某学校出现病例所有班级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X线胸部摄片,可疑者CT复查,对X线胸片检查或CT复查异常者给予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结果 首发病例为涂阳病人,患者出现症状后在密闭空调环境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2个月,才被明确诊断并离校治疗,增加交叉感染的发病概率.本起疫情通过因症就诊、转诊和筛查共发现肺结核病31例,均为学生病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例、涂阴肺结核25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18例有临床症状,13例无自觉症状;3-4月份为发病高峰.第1例阳性病例发现时间晚、就诊延误、持续接触、通风不良和学校分班是造成本次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学校对传染病的管理,落实晨检和症状监测,以及时发现和隔离结核病病人,预防服药是聚集性肺结核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的有效预防手段.

    作者:竺小春;应锡钧;王勇;翁丽霞;裘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平顶山市2008-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顶山市2008-2010年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34起,其中传染病类33起,占97.06%.传染病类事件以甲型HINI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为主.各类学校均有报告,其中小学和中学共报告26起,占总报告起数的76.47%.3-6月和9-12月为高发月份,共报告33起,占总报告起数的97.06%.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呈正相关(r=0.451,P=0.007).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控制.

    作者:吕锐利;马西平;赵国;付东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河北省中学生抑郁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中学阶段是个体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中学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抑郁的产生会影响到青少年正常的生活,甚至对正在形成中的自我同一性有阻碍作用;反之,自我同一性建立迟缓也会促发抑郁情绪的产生.本文意在探寻中学生抑郁与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起到积极作用[1].

    作者:苏朝霞;席明静;康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分泌性中耳炎对小学生记忆力学习成绩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种以中耳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特别是小学生,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1].为了解SOM对小学生记忆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提高医师、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SOM诊治的重视,对某医院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SOM患者及89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问卷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和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吉林省某高校2006-2008年新生肺结核患病状况

    肺结核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高校学生中主要的传染病之一[1].20世纪80年代以来,肺结核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幅度回升现象,WHO把肺结核列为全球重点控制传染病之一.为了解高校大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笔者对吉林省2006-2008年某高校入学新生的肺结核患病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肖莉;肖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海闸北区中小学生校内伤害现况定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校内伤害相关情况,为针对性地制定校内伤害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闸北区教师、学生分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大多数教师、学生对伤害的认识不够全面,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学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校内伤害发生的一方面原因,学校环境有待改善.学校虽有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但普遍缺乏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教育.绝大部分教师、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伤害预防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对伤害的干预均有需求,特别是急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结论 应广泛开展学校伤害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学生的伤害认知水平,同时及时消除校内不安全隐患,控制学生校内伤害的发生.

    作者:徐文燕;熊建菁;王向东;顾峥奕;陈聿华;单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题库信效度分析

    目的 检验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初、高中题库的应用效果,为发挥其在评估中的教育引导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内蒙古、新疆、陕西、上海5个省(市),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所初中与20所高中共3 88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初、高中题库中产生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内容效度;项目省知识和总分得分均高于非项目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项目省知识和总分的合格率均高于非项目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高中问卷的知识、态度得分和总分与“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的8个维度和量表总分之间均呈弱的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高中问卷技能维度的题目有待增加和修订.结论 初、高中题库产生的问卷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内容效度,可以作为用于学校艾滋病教育评估的测试工具.

    作者:庄丽丽;马迎华;赵海;田野;宋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现状及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 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76).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问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 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 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 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燕;陈洁;章雪梅;吴戈;陈燕燕;毛欣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烟台市2000年与2009年中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比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正在不断的转变,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对2000年和2009年烟台市中学生查体数据进行对比,旨在了解烟台市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烟台市中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茂波;刘海韵;韩春妍;闫文虹;邢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四川剑阁县2009-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为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学校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及时了解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做好学校卫生监测及管理,以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现将2009-2010年度四川省剑阁县中小学生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流感疫苗接种偶合上呼吸道感染事件分析

    2009年9月27日16:00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报告,某学校发生一起疑似接种流感疫苗导致的聚集性发热疫情.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迅速查明了发病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涛;王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学生膳食状况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状况,为制定和改善新疆农村学生膳食营养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伊犁地区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经营情况及3 478名中学生膳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学生每天吃和经常吃肉类食品的比例分别为29.01%和17.12%,有55.59%的学生基本不吃蛋类,仅有19.46%和17.95%的学生每天吃奶类和新鲜蔬菜;仅有3所学校早餐提供主食、鸡蛋、生奶、咸菜,有3所学校只提供主食;每天能提供6种及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4所,每周能提供9种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5所.结论 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搭配不合理,中学生膳食摄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应该增加豆类、奶类食物的摄入.

    作者:周红梅;崔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9~10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效果评价

    小学生处于恒牙萌出、乳牙依次替换的混合牙列阶段,此时恒牙易患龋,同时也是牙龈炎的发病高峰.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牙龈炎的患病率达55%,12岁年龄组的牙结石检出率为50%以上,处世界较高水平[1].而国内多项调查研究也表明,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知识贫乏[2-3].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对维护儿童口腔卫生效果的影响,以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特别是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作者:李冰;武秀萍;张楠;杨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银川市6~11岁儿童肥胖现状

    目的 了解银川市6~11岁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4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1 794名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膳食结构、带养人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等.结果 银川市6~11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0.92%,肥胖检出率为7.53%.儿童肥胖与性别、父亲职业、家长是否关心和控制孩子体重及挑食、偏食有关.结论 银川市儿童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父亲职业等因素与儿童肥胖有关.

    作者:宋琳;赵海萍;朱玲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西南州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黔西南州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2起,发病6 060例,死亡1例,分别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发病数的69.57%和82.16%.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85.71%,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高发时间为4-6月和10-12月.学校类型方面看,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乡村小学,占73.96%;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乡中学,占62.50%.结论 黔西南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且主要发生在乡村,有关政府部门需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和培训,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作者:郭泽芊;袁华芳;车昆屏;刘志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效果,探索促进学龄前儿童体质发育的训练模式.方法 整群抽取高邮市4所幼儿园,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儿童651名,对照组 儿童666名.根据“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方案”,对试验组儿童进行2a各项体质训练干预,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教学.对训练前后儿童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除3.5 ~5.5岁组儿童的平衡素质外,其他素质指标都是试验组儿童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上肢力量比对照组儿童平均远1~2m,下肢爆发力比对照组儿童平均远10 ~20 cm,灵敏性比对照组儿童平均快约1 s,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比对照组儿童平均增加2~3 cm,完成2a训练的6岁组儿童身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1.2 cm.结论 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切实可行,能够促进儿童体质发育.

    作者:俞飞;陈维忠;韩素玲;郭卫芳;陈玉亮;肖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江门市2007-2010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江门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点,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门市2007-2010年150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江门市 2007-2010年学校传染病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86.00%),发病人群以小学生为主(55.33%).疫情主要由学校报告(74.67%),报告时间中位数为3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4d.结论 江门市传染病疫情控制效果较好、但还存在报告不及时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疫情预警的敏感性.

    作者:杨玉芳;陈茂余;王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河南省1985-2010年大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视力不良是学生常见病中发生率高的疾病,历年来一直为教育和卫生部 门所关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要求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然而大学生中也存在明显用眼不卫生现象,大学生视力不良程度较严重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1].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有的放矢的护眼干预教育很有必要.本研究拟通过了解河南省1985-2010年大学生视力不良发展趋势,为干预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借鉴.

    作者:魏万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福州市60年间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其生长发育状况将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生长发育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特征,其水平和速度是健康状况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现况的反映[1].为探讨福州市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笔者对建国后60a间福州市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林馨;周权;刘建;林萍;郑婉辉;王春兰;卢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太原市高三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压的关系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且青少年的血压水平发展呈现年龄趋向性和“轨迹”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1].有研究表明,成年期高血压的发生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已开始[2-3].高三学生已接近成年,血压测定值比儿童期稳定,同时面对着紧张的生活节奏及升学压力.为进一步了解该时期学生血压水平,为预防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太原市3 884名高三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横断面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霞;贾铁娥;宋家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