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中小学生蛔虫病防治效果及其对策分析

段佳丽;曾晓芃;孙颖;滕立新;吕若然;赵海

关键词:蛔虫病, 综合预防, 感染, 学生
摘要:目的 分析建国60a北京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为开展蠕虫病防控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 对建国以来北京市学生粪便蛔虫感染率监测结果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北京地医粪便蛔虫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建国初期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蛔虫感染情况非常普遍,20世纪50年代城市学生蛔虫感染率为84.95%,20世纪60年代城市,农村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0.74%和94.94%.从20世纪70年代起,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自1990年起蛔虫感染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历史任何时期.2000年以后北京市学生蛔虫感染率处于低水平,其中2005年城市学生粪便蛔虫卵检出率为0;2010年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0.结论 蛔虫病已经不是北京市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组织的集体驱蛔、全面开展改水改厕、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蛔虫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现状及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 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76).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问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 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 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 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燕;陈洁;章雪梅;吴戈;陈燕燕;毛欣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海闸北区中小学生校内伤害现况定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校内伤害相关情况,为针对性地制定校内伤害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闸北区教师、学生分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大多数教师、学生对伤害的认识不够全面,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学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校内伤害发生的一方面原因,学校环境有待改善.学校虽有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但普遍缺乏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教育.绝大部分教师、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伤害预防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对伤害的干预均有需求,特别是急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结论 应广泛开展学校伤害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学生的伤害认知水平,同时及时消除校内不安全隐患,控制学生校内伤害的发生.

    作者:徐文燕;熊建菁;王向东;顾峥奕;陈聿华;单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肥胖儿童肥胖心理感受与控制体重意愿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的肥胖心理感受和控制体重意愿,为研究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泰安市泰山区2个街道、4个村的6~12岁肥胖儿童20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 39.5%的肥胖儿童认为自己不胖,低年龄组认为自己不胖的比例更高(x2=13.29,P<0.01);34.1%的肥胖儿童因为肥胖苦恼;10~ 12岁肥胖儿童71.9%不愿意与同学外出活动,高年龄组比低年龄组严重(x2=120.01,P<0.01):有9.8%的肥胖儿童自行减少饭量,同意减肥的达到82.4%,希望家长帮助减肥的占79.0%.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导致肥胖儿童苦恼的影响因素为对自己肥胖的态度和肥胖自我感觉(P值均<0.01).结论 部分肥胖儿童没有认识到自己肥胖;已有部分认识到自己肥胖且对自己体重不满意的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绝大多数肥胖儿童希青减肥,但付诸行动的较少.

    作者:张钦凤;南月丽;王瑞;韩玲;崔朋伟;张宗虎;周圆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内江市小学生自发游戏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当前小学生自发游戏的特点,为正确引导小学生游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开放式问卷对内江市4所小学一~六年级1 328名小学生自发游戏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喜欢并常玩的游戏依次为捉迷藏、跳绳、下棋、跑猫、打羽毛球、打篮球、老鹰抓小鸡、打乒乓球等,报告率分别为50.1%,40.8%,24.6%,22.0%,19.2%,19.1%,17.1%和13.9%.其中体育运动类游戏占76.3%,其次是体闲类游戏(12.0%),后足智力类游戏(7.2%).结论 自发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与学校教育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作者:吴洪艳;周天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银川市6~11岁儿童肥胖现状

    目的 了解银川市6~11岁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4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1 794名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膳食结构、带养人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等.结果 银川市6~11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0.92%,肥胖检出率为7.53%.儿童肥胖与性别、父亲职业、家长是否关心和控制孩子体重及挑食、偏食有关.结论 银川市儿童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父亲职业等因素与儿童肥胖有关.

    作者:宋琳;赵海萍;朱玲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太原市高三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压的关系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且青少年的血压水平发展呈现年龄趋向性和“轨迹”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1].有研究表明,成年期高血压的发生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已开始[2-3].高三学生已接近成年,血压测定值比儿童期稳定,同时面对着紧张的生活节奏及升学压力.为进一步了解该时期学生血压水平,为预防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太原市3 884名高三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横断面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霞;贾铁娥;宋家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学龄期矮小儿童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学龄期矮小儿童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或)心理弹性量表(RS)个性问卷,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儿科矮小门诊确诊为矮小症的82例9 ~ 14岁身材矮小儿童和78名正常对照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矮小儿童有焦虑障碍的比例(43.90%)与对照组( 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6,P<0.01);有抑郁障碍的比例(18.30%)高于对照组(1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P>0.05);两组儿童焦虑总分以及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矮小儿童抑郁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儿童心理弹性评分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矮小儿童焦虑各因子及总分,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10~-0.33,P值均<0.05).结论 学龄期矮小儿童较正常儿童有更多的焦虑等情绪,心理弹性好的学生焦虑抑郁症状较轻.应注重儿童心理弹性的培养.

    作者:舒桂华;梁琪;陶月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河南省1985-2010年大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视力不良是学生常见病中发生率高的疾病,历年来一直为教育和卫生部 门所关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要求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然而大学生中也存在明显用眼不卫生现象,大学生视力不良程度较严重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1].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有的放矢的护眼干预教育很有必要.本研究拟通过了解河南省1985-2010年大学生视力不良发展趋势,为干预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借鉴.

    作者:魏万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9~10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效果评价

    小学生处于恒牙萌出、乳牙依次替换的混合牙列阶段,此时恒牙易患龋,同时也是牙龈炎的发病高峰.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牙龈炎的患病率达55%,12岁年龄组的牙结石检出率为50%以上,处世界较高水平[1].而国内多项调查研究也表明,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知识贫乏[2-3].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对维护儿童口腔卫生效果的影响,以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特别是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作者:李冰;武秀萍;张楠;杨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学生膳食状况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状况,为制定和改善新疆农村学生膳食营养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伊犁地区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经营情况及3 478名中学生膳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学生每天吃和经常吃肉类食品的比例分别为29.01%和17.12%,有55.59%的学生基本不吃蛋类,仅有19.46%和17.95%的学生每天吃奶类和新鲜蔬菜;仅有3所学校早餐提供主食、鸡蛋、生奶、咸菜,有3所学校只提供主食;每天能提供6种及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4所,每周能提供9种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5所.结论 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搭配不合理,中学生膳食摄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应该增加豆类、奶类食物的摄入.

    作者:周红梅;崔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桂林医学院2010级新生人芽囊原虫感染状况

    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s hominis,Bh)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类肠道的原虫.Bh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肠道酵母菌[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Bh的形态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特性以及Bh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Bh是一种引起人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但也存在无症状人芽囊原虫感染者的报道[2].Bh感染高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感染率(30%~50%)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5%~10%)[3].Bh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回盲部,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出现腹泻等症状[4-5].为了解桂林医学院大学新生中Bh的感染情况,笔者对桂林医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莫刚;杨冬钰;曾令另;农子军;李云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烟台市2000年与2009年中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比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正在不断的转变,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对2000年和2009年烟台市中学生查体数据进行对比,旨在了解烟台市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烟台市中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茂波;刘海韵;韩春妍;闫文虹;邢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青海高原地区学生吸烟饮酒赌博成瘾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青海省学生吸烟、饮酒及赌博现状,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青海省6个地区16 484名学生进行问卷现状调查.结果 青海省学生吸烟和饮酒率分别为14.36%和36.41%.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吸烟及饮酒率依次递增,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4.55%和 46.73%,女生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3.38%和26.30%,男、女生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参与赌博率分别为21.84%和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首次吸烟、饮酒呈低龄趋势.结论 青海省学生吸烟率、饮酒率及参赌率增高状况不容忽视.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对学生健康的危害.

    作者:曹玉洁;姬红蓉;郭学斌;郭晚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藏族青少年生长发育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藏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及建立身高与相关因素模型,为预测藏族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西藏拉萨和那曲2个地区5所中学和3所小学的942名藏族青少年,对体质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对体重、坐高、足高、手长与身高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优拟合优度的回归模型.结果 藏族青少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体重、坐高、足高、手长、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体重、坐高、手长分别与身高呈显著线性相关,部分年龄组足高与身高显著相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建立的身高与坐高、足高、手长多元回归模型有显著意义.结论 藏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用体重、坐高、足高、手长预测身高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堃;肖艳杰;席焕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福州市60年间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其生长发育状况将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生长发育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特征,其水平和速度是健康状况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现况的反映[1].为探讨福州市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笔者对建国后60a间福州市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林馨;周权;刘建;林萍;郑婉辉;王春兰;卢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广州市越秀区2006-2010年水痘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托幼机构及各中小学水痘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集体单位的水痘聚集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各级学校校医,卫生教师电话报告及网络报告的方式收集病例,对越秀区2006-2010年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水痘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越秀区 2006-2010年托幼机构及各中小学校共报告水痘聚集性疫情98起(中学41起,小学49起,幼儿园8起);其中达到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聚集性疫情共计18起,以小学报告为主(11起).2006,2007年水痘聚集性疫情报告起数较多.5a累计发病1 149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罹患率为0.97%,其中男生罹患率为1.09%,女生为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 66,P<0.01).水痘聚集性疫情报告主要集中在3,4和12月.聚集性疫情持续时间长109d,短2d,平均19d;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发生水痘疫情的班级高罹患率分别达42.4%,44.19%和46.49%.病例中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的占34.64%( 398/1 149),无免疫史的占25.67%,免疫史不详的占39.67%.结论 越秀区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水痘聚集性疫情在2006、2007年相对活跃.应加大各种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力度,避免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辜洁妮;湛柳华;伍彪;周德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学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 探索情商提升对医学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行的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情商理论与情境体验训练模式,对95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交往心理障碍的某医学院校贫困生实施8周系统情商教育.结果 贫困生情商总分及各维度均分明显提升(P值均<0.01),交往心理均分下降(t=4.095,P<0.01),贫困个体存有的孤独(t=3.506,P<0.01)、交往自 卑(t =4.806,P<0.01),羞怯(t=8.573,P<0 01)及交往焦虑(t=4.862,P<0.01)等心理障碍的程度明显改善.结论 情商教育能有效弱化或消除贫困生个体人际交往中种种心理障碍的困扰,促进贫困个体的人际和谐和消极心态的修复.

    作者:周媛婷;宋凌;秦振华;姜波;谷慧敏;周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西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西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西部某医学院校一~四年级在校本科生1 547名,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 V1.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的SRHMS总平均分为(73.48±9.50)分,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高,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低.不同性别大学生SRHM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高于女生,而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经常担忧自身健康、不关注或很少关注自身健康、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及有学习压力是影响医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医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海燕;朱俊伟;龙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国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中国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为大学生营养教育的系统化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PubMed全文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和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全面收集文献.使用Stata 12.0软件,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大学生营养教育的文献8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研究结果具有异质性(x2=1 059.03,P=0.000).营养教育后,大学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是营养教育前的17.64倍(Z=3.40,P=0.001),95%CI为3.36~92.50.结论 在中国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王锋;吴秋云;邵继红;周丽;黄水平;徐莉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乡镇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再传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乡镇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再传播对提高农村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效果,为农村结核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邯郸市2所乡镇中学在校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对中学生实施1 a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将所学知识对家庭成员和周围居民进行再传播,调查干预前后学生、家长和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结核病人发现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中学生、家长和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 69.06%,64.37%和61.83%,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1 a内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年就诊率和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0.79‰和10.9/10万.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可通过学生带动家庭、社会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和病人发现数量.

    作者:李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