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林
目的 探讨螺旋臼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螺旋臼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性关节炎28例33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6~24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下肢短缩得到纠正,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术前Harris评分15~60分,平均41分,术后Harris评分88~96分,平均9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螺旋臼在成人AD晚期手术治疗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极高的初始稳定性,能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
作者:卞春喜;骆雷锋;袁文旗;刘大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心血管疾病诱发原因以及内科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4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经过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病人治疗效果以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病人采用内科优质护理模式,不但可以使致残、致死率明显减低,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观察消化内科治疗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一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的患者60例作为分析研究资料,然后将他们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消化内科综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治疗,然后记录临床治疗中的详细信息.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采取消化内科综合治疗的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较对照组少,治疗组的有效率高达96.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结论 消化内科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还能节省患者的治疗费用,并且并发症情况发生概率较小,相对对照组的治疗办法而言,是目前安全、有效、实惠的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办法.
作者:郭瑞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手段,实验组再进行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及护理后实验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现10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显著改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建议在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正确处理对策.方法 从参考文献对26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IMF+ORIF的治疗.结果 患者骨折一期愈合,无内固定器断裂脱落,无骨不连等并发症;患者行调磨咬颌外,其余咬颌均恢复良好,患者张口度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未出现进食困难,面部畸形等不良反应.结论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采用联合术式,颌间固定能更好的恢复下颌骨的解剖结构,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使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者:杨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临床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发生异常的影响因素,以为临床合理进行生化检验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于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采集受检者的血样本,并对部分血样本作溶血处理,部分血样本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作检验,然后对比分析不同情况下血样本的检测情况,同时总结生化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时间段:TBIL及血清铁和血清钙几项指标变化明显;不同体位:ALT、AST、Alb、TP以及血清铁等指标均受影响;溶血后,LDH、ALT、AST、Alb、TP、TBIL以及血清钾和钙均出现明显改变;未及时送检的样本,在LDH、ALT、AST几项指标上均出现明显改变(P<0.05).另外,生化检验结果还受采集部位、采血前受检者活动情况、药物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影响.结论 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全面分析和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具体疾病类型有针对性避免,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患者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妊娠并发症、胎儿出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5.63%、剖宫产率为50.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43.33%,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32±1.23)分优于对照组(7.9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孕妇分娩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可增加患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容易引起胎儿结局不良,临床上应加强对该类孕妇围产期检查,以降低患者不良妊娠发生情况.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自杀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6-2013年急诊科收治的133例自杀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自杀年龄32.84岁;因生活或工作原因争吵自杀73例(54.89%),因配偶外遇自杀54例(40.60%);自杀方式均为口服,其中服农药103例(77.44%),服药物24例(18.05%),服酸碱类自杀6例(4.51%);农民107例(80.45%),文盲76例(57.14%),小学31例(23.3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6例(19.55%);平均住院费用2466.45元.结论 社会应重视自杀问题,尤其是农民自杀问题,针对自杀的不同原因,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及心理状况等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消除自杀者的负面情绪,预防自杀,减少社会及家庭损失.
作者:杨方;袁海英;周玲;刘娟;高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预注与麻黄碱静注对剖宫产产妇腰麻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我院60例剖宫产腰麻低血压产妇进行多巴胺预注或麻黄碱静注,平分为两组,名为多巴胺预注组、麻黄碱静注组,对比两组的防治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都获得防治效果,比较之下,多巴胺预注组获得较高效果.结论 采用多巴胺预注的患者获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家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疗新进展.从COPD定义及诊疗现状进行分析,包括COPD与急性加重期COPD的特点探讨,影像学及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COPD较为全面的治疗措施为对病情正确的监测和评估,促使危险因素减少,并针对稳定期COPD展开有效治疗,对急性发作合理防控,以消除临床症状.COPD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如何选择有效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瓣膜置换术的6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术后护理,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中,治愈60例,术后1例并发心理失常、1例低心排,术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给予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手术治疗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马玲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疾病,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为四组(对照组、AS组、复方丹参滴丸低剂量组和复方丹参滴丸高剂量组),分别测定血浆血脂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TNF-α、CRP及IL-1),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AS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胆固醇(LDL)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复方丹参滴丸剂量增加,各个指标下降显著(P<0.05),高密度胆固醇(HDL)升高.复方丹参滴丸使炎症关键因子(TNF-α、CRP及IL-1)下降.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控制药物.
作者:周春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例数、所占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跟踪1年,对照组有3例出现慢性疼痛,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慢性疼痛,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继续深入推广.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卫生学技术审查是建设项目规划报建报批阶段所需的卫生防疫方面的专业技术意见,与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的卫生学预防性审查有一定的区别.本文提出卫生学技术审查的定义,对卫生学技术审查与预防性卫生审查进行分析对比,指出两者不同之处,并阐述卫生学技术审查的主要内容,以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卫生学技术审查工作的建议.
作者:罗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过的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对其C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受伤后24h内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为30例,占60%.治疗后效果明显,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6例,中度残疾9例,重残为2例,死亡3例.结论 CT诊断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采用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万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含绿原酸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做出的总结,来提供临床合理用药的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就诊患者的112例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量等进行了详细得分析.结果 60岁以上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到31.25%;其中静脉注射引起的例数有109例,占患者总人数的97.32%.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人体的6大系统造成了伤害.结论 在临床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控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应该合理的用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品管理.
作者:李坤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将本院重症胰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运用综合治疗措施,并详细地观察并记录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腹胀痛缓解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治愈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腹胀痛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以后,治疗组并发症得到缓解的共51例,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缓解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7%和9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缓解率和治愈率方面对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能够明显降低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腹胀痛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提高并发症的缓解率.
作者:梅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治疗.方法 本次共选择6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3年7月收治,随机分组在甲氨蝶呤局部妊娠囊内注射的基础上,就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观察组)与清宫术(对照组)预后加以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示观察组30~39d月经来潮率为86.7%,明显多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采用药物联合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缩短病程,加快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使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左茂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术前以及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心功能测定的7项均有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和术前相比,左室射血分数、震室短轴缩短率以及E峰与A峰的比值有显著的改善.术后6个月和术后7d相比,左室射血分数、震室短轴缩短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显著.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武术学校学生结核病发病规律,为进一步做好武术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及管理工作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应用X线检查对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并通过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等确诊,对2008-2011年该校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校学生近4年共发生结核病118例,其中肺结核发病比例高(53.39%);其次为结核性胸膜炎(31.35%),特别是骨结核发病率较高(11.02%),其他部位发病率较低.结论 根据武校学生结核病发病特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止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作者:李晓岚;李艳丽;吴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