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道安
目的 探讨PFNA及倒置LISS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PFNA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LISS组患者给予倒置股骨远端锁定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PFNA组与LISS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PFNA组患者术后负重及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均较LISS组显著减少,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负重及骨折愈合所需时间较短,但在实际应用中,临床医师应根据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苟琦;杨忠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结肠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产生,为结肠癌患者的疾病治疗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将从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依据出发,对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进展作一综述阐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姜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及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6年2月-2012年8月间在我院行TVH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阴式组,以同期行LAVH的45例患者为腹腔镜组,以同期行常规子宫切除术的42例患者为常规组.观察并比较三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而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则明显少于阴式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阴式组,而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要明显高于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组的子宫切除术相比,LAVH及TVH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费用方面均具有优越性,LAVH出血量少,但手术时间较长,费用高,TVH手术时间短,费用较低,但出血量高.两组各具有优缺点,以供临床患者所选择.
作者:毛惠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急诊危重患者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方法对治疗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 1月在我院EICU接受治疗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急诊危重患者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经鼻气管插管(BC)组和经口气管插管(KC)组两组,其中BC组有40例患者,KC组有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行插管后的并发症情况、拔管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等预后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BC组患者有2例出现口鼻腔溃疡,2例出现院内感染,还有3例为气囊漏气或痰痂阻管,KC组有21例出现口鼻腔溃疡,10例出现院内感染,5例出现气囊漏气或痰痂阻管,两组在口鼻腔溃疡和院内感染率相比,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BC组患者死亡8例,KC组患者死亡11例,两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BC组存活患者有3例患者强烈要求拔管或者自动拔管,KC组存活患者有12例强烈要求拔管或者自动拔管,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经鼻气管插管固定的稳定性较好,插入器官后维持的时间较长,口腔护理时间短且效果好,能够有效减少吸入性感染的发生率,建议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宇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40例尿路感染患者,对患者进行中段尿路培养共分离出115株细菌其中有44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菌株进行微生物检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总结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中重度感染率为43.4%,对照组中重度感染率为52.5%,观察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检测病原菌和其传播途径,以及进行感染控制,还可以同时对易感人群进行实时检测、预防.结论 微生物检测是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上推广微生物检测,可以有效指导相关治疗,降低患者内源感染率,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郑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妇科急症误诊为阑尾炎的常见原因以及避免其发生的预防对策,以提高医院的诊疗质量.方法 对我院24例误诊为阑尾炎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终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分别为右侧卵巢囊肿并发蒂扭转4例、盆腔炎附件炎10例、右侧输卵管炎3例、右侧卵巢囊状滤泡破裂3例、右侧卵巢黄体破裂2例、右侧输卵管积脓1例、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1例,明确急腹症腹痛原因后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后治愈出院.结论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该对就诊的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结合其其它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患者解除病痛.
作者:张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倒扣草TLC指纹图谱及测定药材中β-蜕皮甾酮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TLC法建立倒扣草药材指纹图谱,采用RP-HPLC法测定β-蜕皮甾酮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倒扣草TLC指纹图谱中显示有6个共有斑点作为倒扣草的特征成分,这6个斑点可用于药材的定性鉴别,不同批次药材中β-蜕皮甾酮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TLC指纹图谱鉴别结合β-蜕皮甾酮含量测定能较全面反映倒扣草药材质量,可用于药材质量控制.
作者:杨志业;刘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结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治疗的10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平喘、抗感染和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复合脉冲治疗仪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控制46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控制34例,显效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雾化吸入结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聪琴;郭淑安;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参七脑康胶囊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49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七脑康胶囊组(治疗组)83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在心理治疗治疗的基础上,参七脑康胶囊组口服参七脑康胶囊2 g,3次/d;常规治疗组给予镇静、镇痛、脑复康、维生素类药物;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参七脑康胶囊组有效率89.2%;常规治疗组有效率66.7%.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参七脑康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调气行血,通窍活血、消瘀止痛之功能,可有效较快的疏通颅脑内气血经络,濡养脑络髓海,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消除脑外伤后综合征脑神经症状.
作者:吴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所有患儿常规临床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全面临床护理,并观察对比两小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观察组中,11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并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均在3~10 d痊愈出院,治愈率达100%,临床痊愈无后遗症,在对照组中,8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所有患儿均在3~10 d痊愈出院,治愈率达72.73%.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患儿的对症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症状,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解凤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穿刺套管限位固定器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2年6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200例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腹腔镜穿刺套管(Trocar)限位固定器,对照组则常规应用穿刺套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压力稳定性、皮肤皮下组织损伤出血程度、皮下气肿和腹腔内副损伤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气腹稳定性高,Trocar处皮肤皮下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无皮下气肿出现,无腹腔内脏器副损伤出现.两组患者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腹腔镜穿刺套管限位固定器,可方便术中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气腹泄露,减少和杜绝Trocar处皮肤皮下组织及腹腔内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举纲;夏向辉;车骅;张英;张建夫;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CT检测技术在腹部创伤疾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CT检测技术,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B超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T检查效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2.5%,对照组患者的B超检测效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则为70%,两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检测的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较大,可以有效反应出患者腹部的创伤面积、位置以及类别.
作者:韩俊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确保病案自身质量,必须提升医务人员对病案质量的重视程度,推进病案质量持续改进,从而使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规范性和法律性,使病人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提高诊疗过程的安全性.对病案质量加强管理是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病案质量的好坏和医院自身形象息息相关,为了对病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必须使病案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陈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合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complex,DFC)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时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5%的牛黄胆酸钠(0.1mL/100mg)逆行注射入胰胆管法制备AP模型,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单纯模型组(A组),肠内营养剂(能全素)组(B组),能全素+复合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1∶3](C组),能全素+复合膳食纤维[SDF∶ IDF=3∶1](D组),分别于造模后12、24、48h时取门静脉及腹主动脉血并比较各时段各组大鼠血清中内毒素、D-乳酸的变化.结果 C组和D组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的释放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释放低于A组(P<0.05),C组内毒素和D-乳酸低于D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膳食纤维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利东;武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方法 本次共选择46例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特点及胸片特点,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结果 本组所均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8±0.2)d,治疗1周后实施胸片复查,病变吸收不明显或无变化6例,吸收好转23例,明显吸收17例.治疗4周内病变呈完全吸收显示30例,呈明显吸收显示12例,吸收时间>4周4例,无其它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占有一定的病发比例,临床需依据胸片、实验室检查并地合病史、临床表现等做出明确诊断,采取针对性措施规范诊治,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位带状疱疹病患,并将这100例病患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病患采取西药治疗的方法,另外50例治疗组的病患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针对两个小组疗效、不良反应率、远期疗效三个方面进行比对.结果 对照组无论是在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远期疗效方面均低于治疗组,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比较,两个小组差异值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西医疗法进行带状疱疹的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可以有效降低后遗神经痛出现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谭慧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急性加重期的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医院收治的119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治.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行之有效,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卤米松乳膏合并复方白芷酊治疗寻常型白癜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以来,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收治了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共25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17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复方白芷酊、卤米松乳膏治疗,8例参照组患者采取甲氧沙林、卤米松乳膏治疗,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及其不同疗效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但在总有效率上,实验组为94.1%,参照组为75.0%.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卤米松乳膏合并复方白芷酊治疗寻常型白癜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赛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聚甲酚磺醛盐酸辛可卡因栓给予兔直肠后对直肠的刺激性,为临床研究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取新西兰兔1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动物,取局部组织,观察有无充血、红肿等现象,同时取直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动物剖杀时肉眼检查,各组直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聚甲酚磺醛盐酸辛可卡因栓直肠给药后,并未引起直肠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连续给予聚甲酚磺醛盐酸辛可卡因栓对直肠无刺激性.
作者:王海梅;邵卿;乔红群;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针肱骨上端骨肉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于本院自201 1年8月-2013年7月手术治疗的肱肪骨上端骨肉瘤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截肢手术组与保肢手术组,回顾性地分析两组患者肱骨上端骨肉瘤的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率(即肺转移)和手术后两年的生存率.结果 经治疗后和两年随访,实施截肢手术组患者,血清AKP水平、局部复发率、肺转移以及两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8 1±26)U/L、25.8%和22.6%以及61.3%,和保肢术组患者诸项指标参数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截肢术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保肢手术组患者,表明截肢手术组有着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目前针对肱骨上端骨肉瘤患者,采用截肢手术治疗仍然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必须实施保肢手术时,仍应当坚持进行综合性的化疗治疗.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