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
目的 了解上海市7 ~18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提高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000-2010年上海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10 a间上海市学生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22,0.90,3.59和2.71 cm;体重平均增长1.81,0.87,5.58和3.13 kg;肺活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增长271.79,66.97,387.31,188.64 mL;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2005-2010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城男、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均值分别下降4.68,5.19和1.57 cm;而乡男略有上升.结论 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杨漾;陈佩杰;洪茯园;吴艳强;彭宁宁;邹大华;邵宗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及注意力和反应控制力情况,为开展大学生睡眠障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用表(TMI)和持续性注意力测试(CPT),对整群抽取的哈尔滨市某大学学生睡眠障碍患者60名和正常对照者60名进行测试,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自主神经功能、注意力及反应控制力状况.结果 大学生睡眠障碍组抑郁、焦虑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检出率分别是30.0%,36.7%,43.3%,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8.3%,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睡眠障碍组在持续性注意力测试中错误数、漏报数及平均反应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睡眠障碍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及反应控制力下降.应予以关注并及时干预.
作者:杨玉玲;付君;崔喆;孙彩虹;王雪婷;田玉双;姜洁;韩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嫉妒是在与他人相比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1].嫉妒虽对个体行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心理学研究中更多的是探讨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及作用机制,以便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由嫉妒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犯罪[2-3].
作者:何腾腾;张进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了解杭州市学生体检的质量状况,规范学生体检工作,确保体检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制定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笔者对2009-2011年杭州市高中学生体检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施文英;朱晓霞;刘辉;印晓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潜在因素,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甚至自杀的重要原因[1].为此,各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开设心理课程、举办心理讲座、成立心理沙龙、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广州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2011年1-8月广州市发生过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20所托幼机构为病例组,按1∶2频数匹配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60所托幼机构,其中公立的占5.00% (3/60),私立占95.00%(57/60).病例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3.50%(2684/8011),对照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4.32%(3052/8892),两组的生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人均午休室面积≥2.7 m2、儿童洗手规范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应增加室内人均面积、教育儿童规范的洗手方法,预防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朱连开;陈纯;陈宗遒;陆剑云;罗雷;肖新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科生体质发育水平与变化趋势,为开展医科院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与指导.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2008级医科生的体质健康指标进行连续3a的追踪调研.结果 3a间学生的身高体质量分数和肺活量功能水平等指标与年级有线性关系,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P值均<0.01);男生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水平在二年级时出现峰值,而三年级又迅速下降(P<0.01);3 a间男生的下肢力量呈现了线性上升趋势.结论 医科生在校期间身高有明显增长趋势,下肢力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身体功能状况呈下降趋势.
作者:姜媛媛;王文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动力障碍性疾病,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上,出现食管粘膜损伤并产生一定的症状,则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据报道,GERD和RE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15%,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3].亚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5%[4].
作者:王慧;宋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性别差异,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海洋大学一年级大学生6794名,使用自杀可能性量表(SPS)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在SPS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上存在性别差异,有23个条目上的得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敌意量表外,其余3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检出率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SPS总分60分以上的比例高于女生,而60分以下的比例为女生高于男生;70分以上的检出率为19.7%,男生(20.6%)高于女生(18.0%).结论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
作者:刘国华;张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的发生情况,为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选取南京、长沙、湘潭和贵阳等地14所高校338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恋爱、恋爱暴力行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恋爱暴力的特点.结果 3380名大学生中,42.4%有过恋爱经历,10.4%有过性经历.恋爱大学生中精神暴力发生率为65.6%,躯体暴力发生率为36.3%,性胁迫发生率为11.0%,伤害发生率为14.5%.50%以上个体同时经历2种以上形式的暴力,精神暴力、躯体暴力以同时有施暴和受虐经历者多.女生恋爱躯体暴力施暴多于男生,男生的精神暴力受虐多于女生;男生有更多性胁迫行为,女生更多性胁迫受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中恋爱暴力发生率较高,应当早期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何影;张亚林;王纯;李丽;张迎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高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入世出世心理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新乡市2所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共57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拼搏精神对问题解决和寻找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343,0.230,P值均<0.01);低要求对高中生问题的解决起负向预测作用,对逃避有正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06,0.355,P值均<0.01);平常心对积极的合理化解释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084,-0.188,-0.125,P值均<0.05).结论 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培养高中生平和的心态对于强化自我效能感,促使其采取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瑾;闫春平;张改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及学习的场所,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和学习.为了解衢州市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进一步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笔者对2007-2011年衢州市区托幼机构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慧霞;郑利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口密集处暴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该疾病传染性强,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死亡.为了解浙江省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现将浙江省2006-2011年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道如下.
作者:鲁琴宝;王臻;徐旭卿;曾蓓蓓;吴昊澄;阿凡;刘碧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2011年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现况,为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统一方案,对宁夏2009-2011年度入托、入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结果 2011年小学和托幼机构查验率达到了100.00%,儿童查验率也达到了99.73%,3 a间儿童持证率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了95.98%.查验儿童漏种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补种率3 a均维持在80%以上.白破疫苗是漏种和补种多的疫苗.结论 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切实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作者:杨媛媛;李海军;周莉薇;张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天水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天水市2004-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天水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6起,发病4639人,发病率为1.80%;死亡18人,死亡率为6.99/10万,病死率为3.88‰.学校发生86起,占总事件的74.14%,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98.84%,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多,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5月和10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高峰,传染病暴发事件报告时间与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管理的重点单位,应落实学校疾病监测的各项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傅永珍;范多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眼散光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为儿童散光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南宁市3~6岁学龄前儿童2304名(4608眼),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视力,Suresight自动验光仪测定散光状况.结果 受检的4608眼中,散光眼≥0.75 DC和≥1.25 DC的检出率分别为40.4%和12.3%,散光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18.659,P<0.01).散光度分布以低度散光(0.75 ~1.00D)、远视散光和顺规散光为主.不同年龄的散光度、散光类型和散光轴向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南宁市3~6岁学龄前儿童中散光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一致,矫正高度散光、逆规和斜轴散光是学龄前儿童眼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肖信;刘伟民;罗武强;赵武校;林泉;孔旻;林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置效果,为提高学校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宁市2009-2011年100起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疫情接报时间、疫情基本情况和处理情况等.结果 多因素Ordinal过程回归分析发现,学校设置校医、疾病防控部门在疫情发生4d之内接到报告、集中隔离病人和居家隔离病人可以减少疫情的罹患率.学校疫情的控制效果与是否停课和应急性预防用药无关.结论 教育部门应该注重校医的配备,以提高疫情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从而提升疫情的处置效果,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在学校流感暴发疫情中,慎用停课和应急性预防用药的措施.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施向东;甘文烨;闭志友;曾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1].家庭功能( family functioning)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2-7].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是由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8].
作者:李艳华;闫春平;李华平;朱金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小学教师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知识、态度和教育活动,为做好小学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对阜新市174名小学教师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174名小学教师中,83.8%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59.2%知道女性也有可能对儿童进行性侵犯;29.9%知道受到性侵犯的儿童通常不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痕迹.在被调查的150名小学班主任中,只有22.7%给学生讲过人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被人看和触摸.结论 小学教师缺少基本的预防性侵犯知识,要重视对小学教师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工作的培训.
作者:孔艳秋;陈晶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小学生蔬菜与水果消费行为、喜好及认知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城区某小学抽取一~六年级小学生329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蔬菜与水果消费行为、水果喜好、对蔬菜与水果的认知等内容的调查.结果 63.6%的小学生每天都吃水果,仅有24.5%的小学生认为每天吃相当于“一个以上苹果”大小的水果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仅有26.3%的小学生能吃到相当于“一个以上苹果”大小的水果.62.3%的小学生非常喜欢吃水果,小学生喜欢吃水果的原因依次是有营养、吃起来口感好、闻起来香、颜色好看等.仅有40.0%的小学生早餐天天吃蔬菜.分别有12.8%和12.3%的小学生午餐或晚餐只吃1种蔬菜.18.4%的小学生平时吃饭时蔬菜与肉类的比例为“蔬菜少于肉类”.结论 小学生对蔬菜与水果的认知情况较好,但对摄入量的多少缺乏正确的认识,实际摄入量也低于推荐标准.
作者:徐春燕;张倩;刘娜;胡小琪;张岚;马冠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