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燕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严格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合适的留置针,重视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合理有效固定,加强护理巡视,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本组观察了68例静脉留置针病例,2例因并发症拔除,其余患者自我评价满意.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报告了53例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术前严密监测,在择期手术期间做好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和癫痫发作的护理,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包括颅内血肿、呕吐、脑水肿、脑血管痉挛、低钠血症)的处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工作.本组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作者:麻春英;罗娟;李美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ICU清醒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撤机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用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系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c回归分析判定撤机失败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结果 50例撤机成功,5例撤机困难,5例因撤机失败死亡.结论 运用正确的方法,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酌情给予心理疏导,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训练.
作者:张焕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围敷合改良换药法在毒蛇咬伤局部组织损伤中的作用,为本治疗方案的佳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结果 治疗中,观察组敷药部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在减轻肿胀程度、缩短疼痛时间、降低局部坏死和肢体障碍发生率、缩短疗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护理方法可提高疗效.
作者:宋秀;周静;肖春玲;权凌;刘焕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科从1998年6月至2007年1月起,开展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经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后加强功能康复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又称腹腔筋膜室隔综合征,腹腔高压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ACS以腹内高压、严重腹胀合并少尿、呼吸窘迫为特征[1].
作者:张玉珍;陈玉琴;吴恩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准确诊断难以确定,可能是因为有些病人发病时呈现出不典型的症状.住院病人约有20%~25%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因其初入院时尚未明确诊断为AMI.
作者:周楠;邱桂春;何铁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ERCP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 对所有患者术前进行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进行细致的观察及术后的预见性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共完成治疗38例次,成功率为97%,其中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取石术24例,内镜支架植入术(ERBD)12例,鼻胆管引流(ENBD)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精心细致的术前准备,严密周到的术中监护及操作配合,是老年患者行ERCP术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秀春;刘风华;于红霞;李玉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真空负压采血管(简称真空管)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检验采血新产品,包括负压玻璃管、双向针头和安全旋盖3部分,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准确、标本不易溶血、有效避免血源交叉污染、防护医护人员被锐器损伤等优点,正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并普遍使用.我院自2002年运用真空采血法临床静脉采血,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常见问题及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玉敏;罗琳虹;吴旻;陈映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属需求的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属对患者相关问题的需求调查表,对60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家属对患者相关问题的需求方面,需求高的是功能恢复情况;在自身需求方面,配偶组需求高的是感到患者后遗症对自身所造成的压力,子女组需求高的是护士对家属的心理疏导.结论 在社区护理中,充分认识家属在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区脑卒中后遗症家属对患者相关问题的需求,提供相应的针对性指导.同时,注重患者家属自身需求,给予家属有效的心理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家属的作用,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龚小琦;曾梅珍;许小青;王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探讨血站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能力.全面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操作;确立关键控制点,予以重点监控;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范职业暴露,降低风险系数.提高了全体护士抗风险意识,促进了护理安全行为的养成,避免差错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将风险管理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血站护理管理工作中,把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防范风险策略.
作者:刘小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将1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将PDCA循环管理方式引进健康教育中.结果 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治疗的依从性较对照组满意.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作者:胡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创新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将新思想运用到工作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将新的想法在实际工作进行了论证,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新的工作模式的开拓.
作者:张静;李立;靳杭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某些头颈外物术后,常需使用负压引流管引流出创口内的积血、积液,以使创面闭合,避免感染.临床一般使用负压引流球,但有时引流球易鼓起,不能呈负压状态,导致引流效果不佳,创面不易粘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故我们尝试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制成的简易引流瓶引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远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432例胆道残余结石病人进行了598次经胆道镜取石术的护理观察,分析引起32例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并发症患者经过妥善的处理和护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转归较好.结论 内镜专科护士要充分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熟悉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而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作者:陈萍;孙礼侠;刘丹峰;刘昌阔;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探讨STERRAD H2O2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的优点和使用方法.根据实际操作,总结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准确掌握其工作原理,精心操作,可发挥其安全、快捷、方便、节约之效能.
作者:丛丰辉;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是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恢复后的行走增加了困难.
作者:王金娜;贾荣娟;于雪农;高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探讨椎间盘炎的发生原因和护理策略.对11例椎间盘炎患者采用积极的治疗和系统的护理.全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7例患者术后6 W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基本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8 W完全恢复健康.椎间盘感染虽由多种原因引起,椎间盘手术时一定要执行严格的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一旦出现椎间盘炎,患者会很痛苦,而且病程会很长,除了积极有效的治疗,耐心、周全、系统的护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可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雷春燕;刘社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吞咽困难在神经性失调患者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神经性吞咽困难可引起多种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为此,需重视该类患者的吞咽困难评估和康复.本文概述了神经性吞咽困难评估和康复护理的新进展.
作者:王若婧;黄燕梅;许红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促进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108例吞咽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实验组予以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不予接受上述训练;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均按照卒中指南进行;半年内观察两组病人发生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及死亡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5.4%,脱水及营养不良为23.1%,死亡率为13.5%.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32.1%,脱水及营养不良为41.1%,死亡率为3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有吞咽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营养状态,降低近期(半年内)死亡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牟园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