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学龄儿童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朱晓霞;刘庆敏;方顺源;施文英;项海青;陈坤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 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
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儿童不同于本地儿童的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杭州市4所民工子弟学校、4所本地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比较用t检验.结果 杭州市民工子弟小学生的伤害发生率为43.64%,中学生的伤害发生率为44.38%,与本地户籍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民工子弟初中女生的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初中女生,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多发性伤害的发生率及伤害年均发生数均高于本地户籍学生.伤害的首位因为均为跌落,民工子弟小学生的触电发生率、初中男生的溺水发生率及初中女生的烫伤、刀割伤、碰掩伤和触电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同类学生.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因伤害造成的家庭负担更重.结论 民工子弟有不同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伤害流行特征,伤害造成的家庭负担较本地学生更重,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防制工作.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监护人饮食行为对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

    目的 了解监护人饮食行为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为改善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南京市玄武区1 128名3~6岁儿童及其主要监护人为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奄和监护人自身的饮食行为等.结果 约59%的学龄前儿童有挑食偏食行为,其监护人不挑食偏食(OR=0.510)、饮用牛奶(OR=0.831)、食用鸡蛋(DR=0.906)的行为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的因素.结论 玄武区学龄前儿童的挑食偏食行为问题非常突出,与其监护人自身的饮食行为有关.

    作者:程昊龙;莫宝庆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四川省南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四川南部未受地震影响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未受地震影响的2所四川省农村初中所有初一年级留守儿童374人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评价量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留守类型、不同看护人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父母关心程度、看护人的要求程度、自评学习成绩.结论 从父母,看护人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等外部保护凶素出发,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作者:何芙蓉;刘巧兰;周欢;杨洋;张莎;马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青少年心肺功能和体型特征比较

    目的 了解营养不良对青春期青少年身体发育、心肺功能的影响,为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整群抽取育才学校1 320名中学生,对12~14岁中学生按身高标准体重筛选营养不良学生.共筛选出37名营养不良学生作为营养不良组,根据年龄、性别、年级匹配原则选取37名营养正常学生作为对照组.对2组学生的心肺功能、体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营养不良组学生肺活量指数、Erisman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Erisman指数随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而降低(P<0.01).结论 营养不良对青少年心肺功能及体型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学生营养,提高青少年身体发育水平.

    作者:张迪;陈容;裴丽红;顾国家;张微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网络成瘾大学生患者脑电超慢涨落图参考值

    目的:运用脑电超慢涨落技术(ET)检测网络成瘾(IAD)患者脑内S谱系的变化,探讨IAD患者脑电超慢涨落S谱系参考值的范围及神经递质的变化,为临床应用ET检测和诊断IAD提供参考.方法 在成都市选取90例网络成瘾大学生患者作为IAD组,另取6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ET分析、提取代表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的S谱系,对比观察IAD患者大脑S谱系变化.结果 不同性别IAD患者间S1-S7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IAD患者S11值显著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段男、女lAD患者S11值的参考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D患者S谱系的参考范围,S2、S4系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S5、S11系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脑电超慢涨落S谱系可以反映IAD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可以应用于IAD的检测与诊断.

    作者:朱天民;杜宇鹏;李辉;郑重;金荣疆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β3-AR基因变异及气质类型分析

    目的 了解β3-AR基因变异及气质与儿奄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控制儿奄单纯性肥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武汉市714名儿童的β3-AR基因型进行检测,并测量体重、身高,测查儿童气质类型.结果 肥胖儿童β3-AR不同等位基因间的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肥胖组中间偏麻烦型、麻烦型和启动缓慢型与对照组中间偏平易型、平易型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童肥胖组和对照组儿童各气质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因变异从不仅从生理角度影响儿童的肥胖,还其与儿童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强度及指向性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彭安娜;杨少萍;张斌;张丹;陈忠;胡唏江;覃凌智;杨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学生道德同一性发展特点分析

    道德同一性是道德自我的核心,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它是指有益于他人的自我一致性和连续性,反映了独立的道德人格不断建构的过程,也反映了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间的一致性程度,是对社会共有价值、理论、规则和信仰的自我概念[1].

    作者:钱志刚;周碧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国9~18岁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与形态发育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9~18岁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与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少数民族女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青春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蒙、回、壮、朝鲜族9~18岁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身高、体重、胸围和BMI等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检验.结果 2005年蒙、回、壮和朝鲜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别为12.78,13.28,12.71,12.35岁.18岁组蒙、回、壮和朝鲜族女生身高分别为159.0,159.0,155.1和157.5 cm,体重分别为54.7,53.3,47.6和52.3 kg,胸围分别为78.7,78.8,75.7和79.4 cm.11~14岁已来潮女生形态发育情况要好于未来潮女生(P值均<0.01).结论 朝鲜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早于蒙、回、壮族,蒙古族和回族女生成年身高较高,月经初潮与形态发育关系密切.

    作者:宋逸;马军;胡佩瑾;张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留守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发展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发展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绪量表,对重庆地区418名留守儿童和34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同伴影响力对整体满意度、积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往能力对积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留守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创造性倾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作者:胡馨月;陈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学生二级传播方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学生进行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教育,探讨其对家长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建立所起的影响.方法 在余杭区高中、初中和小学3个层次学校中各抽取1所高中、1所初中及1所小学,并在抽取的学校的同年级中随机抽取高二、初二和小学五年级各2个班,1个班为教育班,另1个班为对照班,教育班进行课堂健康教育,通过对照等方法,观察二级传播效果.结果 二级传播后,小学教育班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18.32%(P<0.05),比相应对照班家长的健埭知识知晓率提高了19.05%(P<0.05);小学生教育班家长麻疹防治知识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27.71%,糖尿病防治知识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 18.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教育班家长乙肝、糖尿病防治知识二级传播后与传播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教育班家长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二级传播后与传播前比较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生二级传播是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作者:沈旭娟;张宝津;张时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仫佬族小学生体表面积调查

    目的 了解仫佬族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建立仫佬族小学生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标准公式,对广西罗城县仫佬族小学生的体表面积进行测量.结果 仫佬族小学生体表面积与身高、体重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出现交叉现象,12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汉族小学生相比,仫佬族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的发育水平均低于汉族学生.结论 仫佬族小学生体表面积整体发育水平低于汉族学生,需建立独立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作者:黄昌盛;黄秀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2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发展与问题始终相伴存在: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1年开始,逐渐完成了从民间推动前进向政府主导的转化,其理论研究与工作开展也都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在国际上可以堪比起步较早、理论和方法都较为成熟的欧美等国;另一方面,许多潜隐在认知、研究和操作三大领域中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经常导致许多预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无法实现.

    作者:仲稳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苏州市区中学生2009年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近年来,视力不良成为中学生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为全面了解苏州市中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以便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9年度苏州市区中学生体检资料的视力部分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萍;曹志杰;贾松;袁凤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国40个市(县)中小学校创建无烟环境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学校创建100%无烟环境的综合性干预效果,为积极开展校园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2008年在全国20个省40个市县中小学按照统一的干预策略开展为期1 a的100%无烟学校创建活动,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收集干预前后学校的吸烟现象、学校人群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及控烟态度、学校人群的吸烟与被动吸烟等资料,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基线调查时36.14%的学校未观察到吸烟现象,干预后创建无烟学校上升为74.51%;干预前学校男性人群吸烟率为12.13%,干预后创建无烟学校中男性吸烟率降至10.61%;干预前学校不吸烟人群的二手烟暴露率为28.01%.干预后二手烟暴露率降至10.15%.干预后人群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及控烟态度较基线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本实现了项目的 预期目标.

    作者:高峰燕;郭欣;刘亨辉;万霞;杨杰;杨功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平湖市校医和保健教师现状调查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集中的场所,是传染病的易发区.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和扩散.近年来,非典、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接连发生,卫生防控工作形势严峻.而作为基层的学校,由于面对的人群特殊,同时又是人员集中的场所,所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就显得更为急迫.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作者:蒋华英;宋长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中生学业勤奋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究学业勤奋度埘学牛学业成绩的影响,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学业勤奋问卷,对采用目的 取样和分层取样法选取的黄石市实验高中、阳新县英才高中的386名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学业勤奋度发展水平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中生学业勤奋度的平均等级为3.08,全问卷的总体不良率和良好率分别为28.3%,32.2%.女生顽强性明显高于男生(P<0.05),高二学生时间投入显著高于高一学生(P<0.05).目标监控、时间投入和顽强性与学业成绩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时间投入、任务承诺和顽强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直接作用.结论 时间投入、任务承诺和顽强性对学牛的学业成绩存在预测作用.

    作者:雷浩;田澜;刘衍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天津市教师吸烟行为和控烟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教师吸烟行为和相关控烟知识,为在教师人群中进行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天津市河西,北辰、宁河3区不同类别学校教师6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2.2%,吸烟率为16.0%,大学、中学、小学教师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教师的现在吸烟率为25.0%,高于中学和小学教师.27.4%教师有时在学生面前吸烟,8.2%教师经常在上班时间吸烟,27.2%教师在办公室吸烟.34.8%的教师教过学生拒绝吸烟的技巧.61.0%的教师否认低焦油、低尼占丁的烟对身体的危害小.52.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92.5%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学校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结论 学校应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和培训,提高教师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帮助吸烟教师戒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烟健康教育.

    作者:王刚;顾清;袁媛媛;李学军;高皓宇;赵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分析

    目的 探索5-羟色胺(5-HT)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生中的作用,为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3例网络成瘾患者青少年和44例正常对照的血小板5-HT含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情绪状态.应用SPSS 14.0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网络成瘾组血小板5-HT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5,P<0.05);网络成瘾组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0,P<0.01);网络成瘾组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0,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5-HT水平与网络成瘾、抑郁、焦虑程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网络成瘾发病可能与神经元功能失调有关.

    作者:罗江洪;吴汉荣;蒙衡;杜亚松;林治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河南省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目的 了解农村校外青少年与在校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2个县13~18岁430名农村校外青少年和198名在校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校外青少年和在校青少年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2%和29.3%,轻度不良反应检出率分别为33.5%和47.0%,中度及以上不良反应检出率分别为5.1%和12.1%;校外青少年SCL-90总分(124.55±33.84)低于在校青少年(142.42±41.59);2组青少年各因子分排序前4位的因子均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抑郁;女性各因子分和总分均高于男性(P值均<0.05).结论 相对于在校青少年,校外青少年心理状况较好;农村青少年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抑郁;男性心理状况好于女性.

    作者:吴翠平;娄晓民;梁利花;戈文洋;季士治;游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北京大兴区青少年学生自觉超重肥胖与减重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大兴区学生对超重、肥胖及自身认知情况,研究其对学生减重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中超重、肥胖检测结果、个人认知情况和减肥行为部分进行分析.利用SPSS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自觉体重超重肥胖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检出率为40.6%.很大比例的学生不能根据科学依据对自己的胖瘦进行判断,有76.3%的学生盲目采取措施减轻或控制体霞增加.结论 应积极在青少年中普及控制体重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掌握科学的管理体重方法.

    作者:李冬梅;高建英;李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疆锡伯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锡伯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总人口约20万.新疆察布查尔锡们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锡们族自治县,现有锡伯族人口2万.锡们族有本民族的信仰及生活、饮食习惯.青少年体格发育变化与营养水平、经济发展和卫生医疗条件改善密切相关.

    作者:毕存箭;苏煜;杨俊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