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春;姚为玲;陈海琴;姜璐
当前,高校学生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首先,高校传染病发病率高,我国学校肺结核患病率在300/10万和1 264/10万之间,明显高于2000年全国15~24岁组172/10万的平均水平,近几年来,在一些省份高校出现了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肖俊辉;刘瑞明;王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5个城市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和静态活动的情况,为预防肥胖、增强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厦门、广州、哈尔滨、兰州5个城市选取50所中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检结果筛选体重正常和超重儿童.使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青少年运动状况调查问卷对7 255名9~15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的体力活动和静态活动情况以及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结果 较大强度体力运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节体育课实际运动时间等体力活动行为以及平时做作业、周末做作业、周末看电视、寒暑假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使用电脑等静态活动在5个城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怕累、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和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等主观因素是中小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而学生选择没有时间、没有场地器材、家长不支持等原因的比例较低.结论 应针对阻碍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不同地区间开展运动干预时应因地制宜.
作者:马军;吴双胜;李百惠;王海俊;张世伟;张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初二学生亲子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策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客观资料.方法 采用初中生亲子冲突事件问卷(PCCS)(第3版),对衡阳市2所普通中学的129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亲子冲突各项内容发生频率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谈心频率是亲子冲突的重要家庭影响因素.亲子冲突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同避、屈从、妥协、退缩和第三方介入5种,其中妥协是好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亲子谈心频率是亲子冲突重要家庭影响因素.
作者:蒋湘祁;何资桥;冯海平;刘稳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关系适应的关系,为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成都市13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及恋爱关系适应的问卷调查.结果 爱情观与关系适应相关显著;爱情观中的友伴照顾、追逐游戏、浪漫憧憬预测恋爱关系的满意成长;追逐游戏预测矛盾冲突;牺牲付出预测自主共生.结论 大学生的爱情观可能足影响恋爱关系适应的重要因素.
作者:樊帮水;刘江楠;李茂秋;李彦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1].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组织机构严密、覆盖人群广泛,加上学生之间频繁的接触,使其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良好基础[2].笔者在校医务室工作多年,对学校师生体检情况以及多发疾病就诊情况进行监测,对学校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分析,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作者:朱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青春期女性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性,为积极开展Hp感染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层整群抽样方法,对437名12~18岁青春期女性进行Hp感染和铁营养状况检测.结果 437名调查对象中,检出Hp感染155人,感染率为35.47%;110人患IDA,患病率为25.17%.Hp感染者和非感染者IDA患病率分别为41.29%和16.31%,前者血红蛋白值(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DA患者和非IDA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58.18%和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与青春期女性患IDA存在相关性,Hp感染可能是造成或加重青春期女性IDA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鑫;夏薇;王佳;梁爽;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留守现象使儿童产生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人格特征[1].亲子分离,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国内外专家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2].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亚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庆市大学生碘营养现状及对碘缺乏病(IDD)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庆市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按容量比例(PPS)法抽样,进行甲状腺肿大情况、尿碘、血清甲状腺素(T4)及盐碘的检测,并调查碘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大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4.30%,尿碘中位数为314.35μg/L,不同专业及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甲状腺素(T4)平均浓度为(105.68±49.21)nmol/L;学校食堂盐碘合格率为95.00%;85.67%大学生知道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而知道缺碘导致智力低下的只有29.49%;90.45%知道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IDD)的佳方式;18.82%通过媒体获得IDD防治知识;15.73%能向他人宣传IDD知识.结论 大庆市大学生碘营养状况较好.现阶段采取食盐加碘为主的干预措施是改善碘营养行之有效的途径,但还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IDD知识的相关教育.
作者:郭艳萍;柳滨;王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分支.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主要的途径.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
作者:史曙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肥胖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肥胖是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所导致的疾病,即食物摄入大于能量消耗.
作者:王都;王海俊;马军;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探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代谢综合征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成都市2所小学261名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分析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结果 儿童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为11.49%,超重组患病率为6.83%,肥胖组患病率为19.00%;儿童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浆三酰甘油(TG)及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分别为92.34%,21.07%,0.77%,39.08%和3.45%.结论 代谢综合征在超重和肥胖儿童中高发,其严重程度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而增加.
作者:冯敏;曾果;刘婧;程改平;郭宏霞;李朝英;洪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和限考原因,探讨加强学生卫生保健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有效对策.方法 对2003-2008年广州市11212名高考学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考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为13.37%.专业受限的总限考率为86.32%,不合格率为0.31%;限考原因主要为视力不良、HBsAg阳性等;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高考学生视力不良总限考率分别为89.98%和73.70%.结论 应采取相应的健康促进对策,对重点中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应给予足够重视和积极预防.
作者:陈庆瑜;洪俊;甘小玲;刘小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应用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方案,对9名留守儿童和11名非留守儿童组成的异质性团体进行11次团体咨询.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自编情绪问卷、单元反馈单、团体总反馈单等对团体咨询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团体咨询后,团体成员的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一般焦虑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看待事物更加积极,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留守与否与咨询前后2个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 情绪管理团体咨询对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同样显著的效果.
作者:侯洋;李施漫;李毕琴;汤永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运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exercise 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EIARF)较少见,多因短时剧烈厌氧运动所致,如体能训练等.日常工作引起的复发性急性肾衰竭也有个别报道[1].该病起病快,常在运动后数小时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肌无力或疼痛,其发病率低.
作者:秦苇;肖兰香;陈爱中;孙彩霞;包向燕;章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某高校学生2002-2005年获医保理赔病例,探索进一步做好高校在校学生预防保健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2002-2005年某高校医保理赔登记资料,建立模糊随机过程模型.结果 非体育运动引起的伤害占主要部分,其次为疾病,再次为体育运动.结论 模糊随机过程模型能够反映对学生的管理效果.
作者:庞金彪;鹿(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朱文思教授是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创始人之一,历任同济医科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任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委员、<学校卫生>杂志学术顾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分册副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中专教材主审、中华医学会儿童少年卫生学会名誉顾问、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等重要职务.
作者:吴汉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学校传染病疫情.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数据,对马鞍山市2005-2007年学校传染病发病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430例,发病率为1.44‰,占全人群总发病的10.65%;2006年报告1082例,发病率为3.61‰.占全人群总发病的21.71%;2007年报告1459例,发病率为4.87‰,占全人群总发病的30.15%;2005-2007年学校传染病发病上升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水痘、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位于前5位;3 a平均发病率小学阶段高于托幼阶段,托幼阶段高于中学阶段,男、女性别比为1:0.66.月发病高峰在6-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结论 各级政府和教育、卫生部门要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按照卫生部、教育部入托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要求开展杳漏补种工作.
作者:方大春;姚为玲;陈海琴;姜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痛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为功能性,一般发生在20~25岁的未婚女青年中,高校女生正处于这个痛经的高发年龄段.
作者:李芳;汪坤秀;陈光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近视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状况,为近视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2所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三18个班级472名近视学生,对其调查配镜和治疗费用以及近视对学习、生活等影响进行调查.结果 平均每名近视的大学生用于配镜和治疗的费用为550元,且费用同家庭收入有关(r=0.348,P<0.01);87.83%调查者认为戴眼镜给生活带来不便,48.52%因长期戴眼镜使眼球突出,43.01%调查者因近视高考报考专业受限,11.86%因近视看不清造成间接损伤.结论 近视对大学生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国家要加大近视预防资金的投入和制定相关政策,控制近视发生率.
作者:陈国平;叶冬青;潘海峰;汪长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描述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特征,为预防控制中学生交通事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济南市7所中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对某人口学特征以及交通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信息进行调查,以SPSS 11.0软件分析该人群交通安全知信行特点.结果 中学生对各方面交通安全知识有较好了解,平均得分都在75分以上.90%的中学生认为交通安全教育很重要,70%的中学生认为交通安全教育是减少交通违章行为的有效措施;在交通事故原因的认识上,60%中学生认为事故原因主要在于中学生自身,近80%学生认为中学生责任事故原因主要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约10%的学生每周违反交通规则5次以上,前3位常见的交通违章行为依次为骑自行车带人、闯红灯、边骑车边听耳机.女生交通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优于男生;随着年级升高,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水平提高,但交通行为以及交通安全相关态度却呈反向变化,变得更差和更消极.结论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信行总体表现良好,其性别和年级分布特征为女生优于男生,随年级升高知识水平提高,但态度和行为变化与之相反.
作者:李迎春;金会庆;陶兴永;张树林;胡传来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