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艳;陈让定;孟艳;温世林;宋玉芳;邹家柳;贺晓岚
癌症相关性疲劳(CRF)是常见和痛苦的癌症治疗副作用.疲劳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以运动为干预措施控制CRF从90年代开始发展,肿瘤科护士和保健专家面临对癌症患者进行整体运动干预的挑战.通过运动等措施有效控制CRF能够影响疲劳的多方面体验和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QOL).
作者:王赫铭;周爱萍;张应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在发达和工业化的国家里,便秘是一种常见疾病.虽然其确切流行状况并不知道,根据便秘诊断标准诊断(Candelli,2001年).据估计英国人口的5%~30%患过此病.
作者:席延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就碘伏在褥疮病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16例褥疮患者中,对8例患者,采用碘伏涂擦及碘伏油纱布湿敷的方法进行治疗,8例患者采用其它综合方法治疗.结果 8例采用碘伏治疗的患者中,6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褥疮面积明显缩小,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病情好转.8例采用其它综合方法治疗的患者中,2例Ⅱ期褥疮患者治愈,3例患者褥疮面积缩小,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例患者无明显好转,1例患者因全身多发骨折褥疮面积扩大加深.结论 碘伏治疗褥疮较其它综合方法治疗简捷方便、价格便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赵泽艳;陈让定;孟艳;温世林;宋玉芳;邹家柳;贺晓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介绍美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国家标准(DSME),以及在此标准的框架下,采取电视、网络、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糖尿病教育,通过使用这些新的教育方法为外地患者提供专业的糖尿病咨询,为医疗欠发达地区、无法亲自参加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其血糖的变化以获得治疗建议.这些方法与直接提供的教育相比,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牟利宁;李伟;李海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走向市场.我们必须意识到服务意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医院立足于社会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不仅为人民健康事业提供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而且对医院员工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深远意义[1].
作者:金玲;于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1999年2月~2005年5月从阴道分娩的4 209个新生儿中出现的15例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分析.结果 15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抢救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应在熟悉其病因、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作者:林秀玲;罗丽莉;纪楚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对许多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来说,日常工作充满了失望、沮丧、恼怒、压力,她们的交流要么就太少,要么就太迟;缺少对她们做出决定意见的尊重,从而直接影响她们的工作;对她们考虑或认可支持的需求漠不关心:与同事和周边工作人员的关系紧张;人员短缺,经常发生的不断阻挠她们为病患及家属提供良好的照料的事件,这些困扰考验着她们的奋斗精神,即使是那些致力于这项工作的护士们也时刻被这些因素困扰.
作者:李群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1],21世纪的医院组织、经营、服务方向和服务范围等均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水准不断提高,在当今不论是城市或农村,护士都能为患者提供咨询与安慰[7].
作者:杨艳芳;肖正安;周艳;孟婷;贾晓宇;韩利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K+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体内98%的钾存在于细胞内.心肌和神经肌肉都需要有相对恒定的K+浓度来维持正常的应激性.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钾含量足以满足机体需要,不会出现缺钾,正常人体内总钾量平均为120 g,其中仅约2%存在于细胞外液,其余几乎集中在细胞内.K+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重要成分.
作者:钟宪澎;周春玲;赵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一位76岁的妇女,昨天施行右髋部骨折手术,术后送入骨科,开始她很愉快,也很合作,但几小时后逐渐出现了异常,表现出惊恐并喊叫妈妈,并坚持说现在是1966年,她还说曾关在监狱里.
作者:张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外周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严重下肢动脉缺血和坏死,严重威胁患肢甚至患者的生存,常规手术治疗后短时疗效显著,但出现再狭窄率很高[1],尤其是术后2 w内有较高血栓再形成发生[2].我科从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对42例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或动脉取栓术后患者,采用动脉内置管微量注射泵持续抗凝治疗的方法防止血栓再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郝秋梅;狄晋宁;李小莉;闫素珍;郭蕴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应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作者:周玉珍;谢晓燕;朱玉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影响低位直肠癌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27.35±3.14,生活质量好者31例(62.0%)、差者19例(38.0%);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β=1.184)、对治疗的态度(β=1.175)及婚姻家庭配合(β=0.547)为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存在密切关系.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支持、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云珍;郭再兰;朱连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儿童死亡是父母生活中遇到的严重负性生活事件.相对于成人死亡而言,父母悲伤反应强烈,不仅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社会.该文从儿童死亡对家庭产生的应激和影响,父母悲伤反应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霞;陈京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1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个性化护理组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本身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收集两组出院后再住院和死亡人数.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有减少再住院和死亡的趋势,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个性化护理组在出院后6个月、8个月和10个月期间再住院人次显著性减少(P<0.05),且个性化组干预次数与再住院次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云华;张惜春;韩睿书;林燕;刘惠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1世纪美国护理的短缺与其他任何一种劳动短缺是不同的.该问题的研究结果是提高报酬和改善工作条件.然而,这并没有激励人们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甚至仍有人逐渐离开护理行业.我们必须找到解决办法,以免出现危机.
作者:王颖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重症监护护士常发现自己处于伦理挑战中,但在基础教育中他们几乎从未受过应对这些敏感问题的准备.该文提供一个家人在场心肺复苏(CPR)的病例研究,使学习重症监护课程的学生在作伦理决策时得到宝贵的经验,为将来处理不可避免的两难选择做好准备.
作者:龚丽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胰岛素泵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从胰岛素泵的种类、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应用的优点与缺点、胰岛素剂型选择与剂量确定以及其它应注意的护理学问题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别艳枝;秦前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进行科学的、温和的爱抚,以促进婴儿健康发育的一种方法,本文从婴儿抚触的方法及时间、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抚触对疾病转归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李英;王琼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面临的健康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亦日益突出.目前每33 s就有1人死于该疾病.自1919年以来,该病已居美国死亡病例的首位.有资料证实,当前美国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病人约6 100万,每年的花费达300亿美元.
作者:孙惠娟;李琳章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