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义;汤榕
目的 了解中山市某高级中学学生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为完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在中山市某高级中学3个年级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个班级715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高于60%的有6项,甲型肝炎传播途径和计划免疫的2项回答正确率低于60%,且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项健康行为中,有4项高于60%,3项低于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疾病预防策略.
作者:黄英芬;付琴玲;叶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状况,为开展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05年重庆市学生体检资料中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9.6%,2005年为66.6%;7~9岁学生2002年视力不良率为25.8%,2005年为44.5%;城市学生为64.4%,农村学生为41.7%,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学生视力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学生视力不良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保护学生视力需要全社会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陈德东;曹型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多安排在上午的后2个课时,由于部分学生有不良的早餐习惯,加上剧烈的运动训练,多数学生下课后已是疲惫不堪,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学生作为检测对象,探讨上午体育课前后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率(EPM)的变化情况,为体育课时间安排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理疗等提供实验依据,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丙伟;徐承水;王文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新入学大学生身高、体重和肥胖发病情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天津市某大学2006年新人学的4 114名本科大学生,进行医学体格检查.结果 天津市某大学男、女新生平均体重分别为(62.53±12.82)和(57.53±11.33)kg,平均身高分别为(171.35±7.40)和(166.41±8.15)cm,平均BMl分别为(21.20±3.53)和(20.67±3.01)ks/m2,三者男生均高于女生.新牛超重检出率为10.4%,肥胖检出率为4.4%,合计为14.8%,其中男生为16.7%,女生为12.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15.799,P=0.000).结论 肥胖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刘玉梅;贾丽娟;武光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适合贵州省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的量表及其常模,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心理测验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贵州省5个市的城区和农村共10所小学抽取样本2 862例,用<小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制订出贵州省城区和农村一~六年级常模共2套,常模的效度和信度达到测量学要求.结论 该量表及所建常模适合贵州地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可以为贵州地区教育评价、临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列玉;邓冰;冯承芸;陈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内容及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青春期生蔓殖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广东商学院2006级和2008级3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6%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生殖健康内容,2.7%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性传播疾病名称,31.0%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艾滋病传播途径;86.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通过不洁性交、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和母婴途径传播.女生、城市和低年级的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正确回答率高于男生、农村和高年级学生.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父母、电视、杂志、互联网和朋友.大学生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性生理、性心理、安全性行为等内容;希望学校生殖健康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健康小册子、讲座和课堂授课.结论 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应根据年轻人生殖健康的需求,采用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吴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吸烟、饮酒、滥用药物等物质滥用和网络成瘾、超时玩电子游戏等精神成瘾行为普遍存在,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5].
作者:邵昭明;郝元涛;叶中远;张珊珊;温卫东;刘瑞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中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现状,为指导中学生体育运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省7所中学的学生869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体育运动卫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海南省中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现状不容乐观,40%的中学生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73%的中学生运动时间结构不合理,45%的中学生运动饮水不当,24%的中学生运动强度偏大,9%的中学生不懂行得做准备活动.结论 开展体育运动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强化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发挥体育教学功能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中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运动卫生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庭华;张新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与态度、行为现况,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高校大一新生85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9.39%的大学生了解结核病传播途径,90.04%的大学生知道结核病足法定传染病,94.49%的大学生知道结核病足能够治愈的.结核病的主要知识来源于电视、报刊、广播,教师和医生的教育作用偏低.结论 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获取结核病知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闫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市在校小学生洗手相关知识和行为,为开展小学生的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某市随机抽取5所小学,从每所小学的各年级分别随机抽取9人,对有效调查的238名小学生进行洗手相关知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洗手行为中,饭前和便后洗手的比例高;便后、体育课后和打扫卫生后洗手的比例高年级高于低年级(χ2趋=16.5,10.8,9.5,P值均<0.01);使用洗手液或肥皂的频次高年级高于低年级(H=9.0,P<0.05),女生高于男生(Z=-2.6,P<0.01);对洗手可防疾病的知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P值均<0.05);对洗手过程知识的知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χ2趋=15.4,15.9,34.0,7.9,P值均<0.01);小学生获取洗手相关卫生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结论 小学生洗手相关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应通过学校和家长2个途径深入开展,重点人群是低年级小学生.
作者:黄国贤;戚佩玲;陈振明;张正敏;郑慧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铜陵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的趋势及规律,为开展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4-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每年对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视力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追踪观测学生个体视力的减退进展状况.结果 2004-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55.93%~73.03%,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7.78%和66.32%,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1.15%,50.90%,69.11%,60.59%.学生视力不良率在小学二、三年级下降之后逐年级升高,高中阶段视力不良率高达80%以上,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二至高一年级视力不良率有较大升幅.追踪观测显示.小学二至四年级和六年级视力减退率有较大升幅.结论 小学二至四年级和六年级是预防和遏制视力减退进展的重点阶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和用眼习惯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宁凯;吴成峰;张乾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寻贫困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积极的内在资源和心理倾向,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四川省437名贫困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结论 社会在给予贫困大学生外界支持的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对支持的主观感受性,挖掘他们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在帮困工作中做到针对性和有为性.
作者:徐浩岚;戴艳;雷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科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对立、冲突.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研究认为不足10%,有的在20%~30%,有的则高达60%~70%[1].这种研究上的分歧已经造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混乱,极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的发展.因此,及时对其进行反思与总结就显得极其重要.
作者:牛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引进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并对其信效度进行研究,为心理测评提供工具。方法 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浙江省4所大学110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对大学生CIAS-R得分的年级、性别与专业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抽取出4个因素:因素l(强迫性与人际健康)、因素2(时间问题)、因素3(戒断成瘾)与因素4(耐受性)。内部一致性为α=0.944 6。网络成瘾得分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大学男生在得分上要显著高于大学女生;除了大一与大二之间没有差异之外,其他所有年级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工科大学生与文科、理科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结论 修订版的CIAS-R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测试。
作者:陈伟伟;高亚兵;彭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1].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蓖要组成部分.为了鳃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以便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探讨更适合综合性院校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方法和模式,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伟;孙亚慧;胡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高校学生食堂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夏24家B级以上高校学生食堂为调查对象,使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将量化分级管理档案资料和现场监督检查量化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后,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A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建筑与布局(28.76%)、加工过程卫生(26.47%)、卫生设施(22.32%)、原料采购与储存(19.45%),B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原料采购与储存(23.72%)、加工过程卫生(19.65%)、卫生管理(18.86%)、卫生设施(17.62%).结论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冯天义;汤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2008年出版的<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共计12期进行了分析,分别对载文量、栏目设置、合著情况、著者分布、引文量、引文的普赖斯指数、发文时滞和科研项目或基金资助项目相关性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科技期刊作简单比较,归纳该期刊的特点.
作者:蔡乐农;董春玲;杨燕华;陈丽红;李彩凤;姚建国;金晓艳;胡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保障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海市53所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质进行监测调查,并对水质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质总合格率为15.09%,其中市辖区学校水质合格率为6.25%,合浦县学校水质合格率为18.92%;乡镇或农场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3.33%,学校自备水源供水水质合格率为11.36%;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pH值,其次是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微生物指标.水质影响因素和水池清洗与否及水井卫生防护距离符合与否有较大关系.结论 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较为严重的介水疾病传播风险.
作者:吴德仁;曾小峰;刘青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性心理现状,为建立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医学院399名本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是否喜欢自身性别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更愿意接受自身性别;大多数学生都希望与异性交往,且男生的需求更强烈;男、女生在释放性心理压力的途径与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恋爱动机是排遣寂寞.结论 医学生性发展与性知识不协调,性需求和性满足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应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重视在校园内开展性知识教育和性文化建设.
作者:李志刚;马长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市710名中学生为样本,采用修订的Young网络成瘾问卷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中文版测量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分析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中的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5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功能在上述5个方面低于正常使用网络的学生.在多个家庭功能凼子中,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是预测网络成瘾的核心成分.结论 改善家庭功能,提高家庭中的情感投入和对子女的网络行为监控,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惠军;樊励方;国雪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