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山市某高级中学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现况

黄英芬;付琴玲;叶春梅

关键词: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对比研究,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中山市某高级中学学生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为完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在中山市某高级中学3个年级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个班级715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高于60%的有6项,甲型肝炎传播途径和计划免疫的2项回答正确率低于60%,且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项健康行为中,有4项高于60%,3项低于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疾病预防策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山市某高级中学学生健康知识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中山市某高级中学学生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为完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在中山市某高级中学3个年级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个班级715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高于60%的有6项,甲型肝炎传播途径和计划免疫的2项回答正确率低于60%,且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项健康行为中,有4项高于60%,3项低于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疾病预防策略.

    作者:黄英芬;付琴玲;叶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8年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2008年出版的<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共计12期进行了分析,分别对载文量、栏目设置、合著情况、著者分布、引文量、引文的普赖斯指数、发文时滞和科研项目或基金资助项目相关性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科技期刊作简单比较,归纳该期刊的特点.

    作者:蔡乐农;董春玲;杨燕华;陈丽红;李彩凤;姚建国;金晓艳;胡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山东某大学46名学生足底压力及足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足健康意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利用比利时Footscan USB 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某高校4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足跟内侧平均峰力值大,其次是第2,3跖骨,足底平均峰力值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2~5趾和第5跖骨,男、女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时间按照行走过程中,足底接触地面顺序呈依次递增趋势,即达峰力值时间足跟<足弓<跖骨<脚趾.行走过程中足底冲量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足跟内侧,小区域在第2~5趾骨.行走过程中左足外翻情况比较严重,并且男女生分布规律一致.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男女足底压力分布不一致的因素可能是平时穿鞋的类型、从事运动的项目以及日常的足保健重视程度.结论 46例大学生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和左右足差异,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足内、外翻现象.

    作者:张德荣;张庆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病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月经病相关症状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女大学生生殖健康保健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高校266名女大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3.37±1.31)岁.月经病症状自报患病率为79.3%,其中痛经为67.3%,其次为经期不规则(37.0%)、月经稀发(7.1%).月经病症状就诊率高的是闭经(100.0%)和月经间期出血(100.0%),就诊率低的是痛经(26.8%).初潮年龄、贫血、母亲有痛经史、经期运动情况、经期洗冷水澡都对月经病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女大学生月经病症状普遍存在.有必要加强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关服务,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张东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医学院本科生性心理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性心理现状,为建立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医学院399名本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是否喜欢自身性别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更愿意接受自身性别;大多数学生都希望与异性交往,且男生的需求更强烈;男、女生在释放性心理压力的途径与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恋爱动机是排遣寂寞.结论 医学生性发展与性知识不协调,性需求和性满足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应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重视在校园内开展性知识教育和性文化建设.

    作者:李志刚;马长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波地区高中生肺结核防治KAP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高中生肺结核防治KAP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从宁波地区11个县区随机选取2所中学(城、乡各1所)作为初级抽样单位,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高一、高二各1个班级作为次级抽样单位.调查对象为所抽取班级的全部在读学生.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1760份,回收有效答卷1 702份.结果 高中生知晓率较高的有是否听说过肺结核(94.56%)、肺结核有无传染性(83.28%),知晓率较低的有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考虑肺结核(18.42%)、专门诊治/免费检查/免费治疗肺结核的地方(<30%);正确态度较高的有是否愿意将有关肺结核防治的知识介绍给别人、是否愿意接受有关肺结核病的检查和是否愿意接受肺结核的预防性治疗(均>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高中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广播宣传、宣传材料、宣传栏和听别人讲.结论 宁波地区高中生对肺结核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还有待改善,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作者:朱育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保障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海市53所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质进行监测调查,并对水质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质总合格率为15.09%,其中市辖区学校水质合格率为6.25%,合浦县学校水质合格率为18.92%;乡镇或农场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3.33%,学校自备水源供水水质合格率为11.36%;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pH值,其次是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微生物指标.水质影响因素和水池清洗与否及水井卫生防护距离符合与否有较大关系.结论 北海市农村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较为严重的介水疾病传播风险.

    作者:吴德仁;曾小峰;刘青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状况,探讨相关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蚌埠地区的7 104名青少年调查,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 蚌埠地区青少年上网率为81.9%,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网络成瘾与性别、性格、母亲打工情况、每周上网次数等因素均有关系(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应该引起重视,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作者:赵红;姚荣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军事训练对农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影响效果评价

    农业院校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居多,还有些为高考不理想的同学,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其他性质高校的学生要多.本文旨在分析军事训练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刘后根;刘楠;苏力华;瞿运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市小学生洗手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某市在校小学生洗手相关知识和行为,为开展小学生的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某市随机抽取5所小学,从每所小学的各年级分别随机抽取9人,对有效调查的238名小学生进行洗手相关知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洗手行为中,饭前和便后洗手的比例高;便后、体育课后和打扫卫生后洗手的比例高年级高于低年级(χ2趋=16.5,10.8,9.5,P值均<0.01);使用洗手液或肥皂的频次高年级高于低年级(H=9.0,P<0.05),女生高于男生(Z=-2.6,P<0.01);对洗手可防疾病的知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P值均<0.05);对洗手过程知识的知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χ2趋=15.4,15.9,34.0,7.9,P值均<0.01);小学生获取洗手相关卫生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结论 小学生洗手相关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应通过学校和家长2个途径深入开展,重点人群是低年级小学生.

    作者:黄国贤;戚佩玲;陈振明;张正敏;郑慧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贵州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开展少数民族教师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8所学校542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6.6%.不同性别和工作单位教师心理健康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少数民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和城镇教师,但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因素、家庭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等可以预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职业压力、自身人格特征是影响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磐石;张军;赵燕;张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寻贫困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积极的内在资源和心理倾向,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四川省437名贫困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结论 社会在给予贫困大学生外界支持的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对支持的主观感受性,挖掘他们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在帮困工作中做到针对性和有为性.

    作者:徐浩岚;戴艳;雷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全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部分病例的咽拭子、粪便、肛拭子、疱疹液样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共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0起,发病92人,波及4 708人,罹患率为1.95%.采集的74份样本,经检验,10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阳性率为13.51%.结论 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报告,做好托幼机构的晨检、消毒、健康教育工作,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作者:张琦;祝绯飞;陈田;厉志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一起大学生风疹暴发疫情分析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容易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造成暴发流行[1].各地学校陆续出现风疹群体发病的现象[2],大学生风疹暴发也常见有报道.为探讨大学生风疹的特点、暴发原因,以控制疫情,笔者对2008年3月9日至5月21日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发生一起累及66名学生的风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高楼;陈根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在浙江省933名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

    目的 引进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并对其信效度进行研究,为心理测评提供工具。方法 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浙江省4所大学110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对大学生CIAS-R得分的年级、性别与专业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抽取出4个因素:因素l(强迫性与人际健康)、因素2(时间问题)、因素3(戒断成瘾)与因素4(耐受性)。内部一致性为α=0.944 6。网络成瘾得分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大学男生在得分上要显著高于大学女生;除了大一与大二之间没有差异之外,其他所有年级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工科大学生与文科、理科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结论 修订版的CIAS-R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测试。

    作者:陈伟伟;高亚兵;彭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模式探索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截至2007年12月,全球AIDS/HIV感染者为3 300万,其中15~49岁感染者为3 080万[1].至2007年10月,我国艾滋感染者总人数约223 501例,其中艾滋病人约62 838例,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22 205例,20~39岁HIV感染者占70.0%[2].因此,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迫在眉睫.

    作者:徐选国;王荣;陈璐;姜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连市沙河口区1981-2005年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学生视力不良发病规律,为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大连市沙河口区具有代表性的4所小学、4所中学,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以及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制订的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要求进行检测.结果 25 a来,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为100.52%,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女生平均视力2005年明显低于1985年.从视力不良构成看,随年度的增加,轻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降低,而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升高.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和平均视力下降幅度均大于中学生.应加强小学阶段的预防视力不良工作,控制视力不良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红彦;王智勇;隋全恒;赵毅;岳长征;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夏高校学生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评估高校学生食堂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夏24家B级以上高校学生食堂为调查对象,使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将量化分级管理档案资料和现场监督检查量化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后,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A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建筑与布局(28.76%)、加工过程卫生(26.47%)、卫生设施(22.32%)、原料采购与储存(19.45%),B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原料采购与储存(23.72%)、加工过程卫生(19.65%)、卫生管理(18.86%)、卫生设施(17.62%).结论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冯天义;汤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内容及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青春期生蔓殖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广东商学院2006级和2008级3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6%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生殖健康内容,2.7%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性传播疾病名称,31.0%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艾滋病传播途径;86.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通过不洁性交、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和母婴途径传播.女生、城市和低年级的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正确回答率高于男生、农村和高年级学生.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父母、电视、杂志、互联网和朋友.大学生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性生理、性心理、安全性行为等内容;希望学校生殖健康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健康小册子、讲座和课堂授课.结论 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应根据年轻人生殖健康的需求,采用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吴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会宁县2~4岁儿童膳食营养与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会宁县2~4岁儿童膳食营养及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探讨儿童营养状况与神经心理发育的关联程度.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会宁县362名2~4岁儿童,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及称重法调查儿童随机1 d膳食,运用营养软件评价其营养状况;神经心理发育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测验,并计算发育商,以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结果 儿童膳食能量、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基本满足其营养需求,动物性食品摄人较少,脂肪供能偏低.膳食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碘摄入普遍不足,其低下率分别为87.8%,97.0%,97.8%.92.0%,96.7%和99.4%;多数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正常,处于低下水平的儿童为2.4%.儿童不同神经心理水平间膳食锌、硒、碘摄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会宁县2~4岁儿童膳食营养状况有待改善,神经心理发育与其营养状况存在一定关联.

    作者:宋建根;张格祥;马剑华;马恩和;刘旭东;王玉;朱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