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某大学46名学生足底压力及足健康状况分析

张德荣;张庆来

关键词:足, 压力, 健康状况,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足健康意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利用比利时Footscan USB 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某高校4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足跟内侧平均峰力值大,其次是第2,3跖骨,足底平均峰力值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2~5趾和第5跖骨,男、女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时间按照行走过程中,足底接触地面顺序呈依次递增趋势,即达峰力值时间足跟<足弓<跖骨<脚趾.行走过程中足底冲量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足跟内侧,小区域在第2~5趾骨.行走过程中左足外翻情况比较严重,并且男女生分布规律一致.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男女足底压力分布不一致的因素可能是平时穿鞋的类型、从事运动的项目以及日常的足保健重视程度.结论 46例大学生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和左右足差异,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足内、外翻现象.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寻贫困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积极的内在资源和心理倾向,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四川省437名贫困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结论 社会在给予贫困大学生外界支持的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对支持的主观感受性,挖掘他们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在帮困工作中做到针对性和有为性.

    作者:徐浩岚;戴艳;雷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伤害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宁波市鄞州区5所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7~17岁学龄儿童6 234名.结果 1 a内伤害发生618例,发生率为9.9%,男生伤害发生率(11.0%)高于女生(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11.8%),高中生低(8.8%);发生伤害的地点以学校(32.3%)和家中(30.3%)多;发生伤害时的活动前4位分别是玩耍娱乐(26.7%)、体育运动(21.6%)、行走(16.1%)、骑车(9.1%);伤害类型以跌落伤、锐器伤、烧烫伤、钝器伤等为常见.结论 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创建安全的环境,降低学龄儿童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李辉;张涛;崔军;丁可;李小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8年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2008年出版的<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共计12期进行了分析,分别对载文量、栏目设置、合著情况、著者分布、引文量、引文的普赖斯指数、发文时滞和科研项目或基金资助项目相关性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科技期刊作简单比较,归纳该期刊的特点.

    作者:蔡乐农;董春玲;杨燕华;陈丽红;李彩凤;姚建国;金晓艳;胡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连市沙河口区1981-2005年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学生视力不良发病规律,为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大连市沙河口区具有代表性的4所小学、4所中学,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以及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制订的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要求进行检测.结果 25 a来,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为100.52%,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女生平均视力2005年明显低于1985年.从视力不良构成看,随年度的增加,轻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降低,而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升高.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和平均视力下降幅度均大于中学生.应加强小学阶段的预防视力不良工作,控制视力不良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红彦;王智勇;隋全恒;赵毅;岳长征;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市小学生洗手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某市在校小学生洗手相关知识和行为,为开展小学生的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某市随机抽取5所小学,从每所小学的各年级分别随机抽取9人,对有效调查的238名小学生进行洗手相关知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洗手行为中,饭前和便后洗手的比例高;便后、体育课后和打扫卫生后洗手的比例高年级高于低年级(χ2趋=16.5,10.8,9.5,P值均<0.01);使用洗手液或肥皂的频次高年级高于低年级(H=9.0,P<0.05),女生高于男生(Z=-2.6,P<0.01);对洗手可防疾病的知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P值均<0.05);对洗手过程知识的知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χ2趋=15.4,15.9,34.0,7.9,P值均<0.01);小学生获取洗手相关卫生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结论 小学生洗手相关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应通过学校和家长2个途径深入开展,重点人群是低年级小学生.

    作者:黄国贤;戚佩玲;陈振明;张正敏;郑慧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国内学业不良研究进展

    近30 a来,学业不良成为我国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教育、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者们在该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人们仍然时常听到优生、差生的称谓,学校仍然分着快班和后进班,仍然有不少学生不堪学业重压结束年轻的生命.

    作者:周仁会;王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

    目的 考察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市710名中学生为样本,采用修订的Young网络成瘾问卷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中文版测量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分析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中的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5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功能在上述5个方面低于正常使用网络的学生.在多个家庭功能凼子中,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是预测网络成瘾的核心成分.结论 改善家庭功能,提高家庭中的情感投入和对子女的网络行为监控,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惠军;樊励方;国雪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一起幼儿园宋内志贺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7年9月19日武威市某幼儿园幼儿在集体用餐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一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道如下.

    作者:张君雨;胡萍;赵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评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1].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蓖要组成部分.为了鳃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以便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探讨更适合综合性院校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方法和模式,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伟;孙亚慧;胡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铜陵市中小学生视力减退进展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铜陵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的趋势及规律,为开展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4-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每年对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视力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追踪观测学生个体视力的减退进展状况.结果 2004-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55.93%~73.03%,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7.78%和66.32%,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1.15%,50.90%,69.11%,60.59%.学生视力不良率在小学二、三年级下降之后逐年级升高,高中阶段视力不良率高达80%以上,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二至高一年级视力不良率有较大升幅.追踪观测显示.小学二至四年级和六年级视力减退率有较大升幅.结论 小学二至四年级和六年级是预防和遏制视力减退进展的重点阶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和用眼习惯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宁凯;吴成峰;张乾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职女生食物营养与学生体质健康项目的相关性分析

    高职女生是处于青春发育后期的特殊群体,学习任务较重,脑力和身体活动强度也较大,食物营养与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体质健康项目有密切关系.研究高职女生体质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赵学芳;朱圣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学生体育课后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率变化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多安排在上午的后2个课时,由于部分学生有不良的早餐习惯,加上剧烈的运动训练,多数学生下课后已是疲惫不堪,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学生作为检测对象,探讨上午体育课前后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率(EPM)的变化情况,为体育课时间安排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理疗等提供实验依据,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丙伟;徐承水;王文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全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部分病例的咽拭子、粪便、肛拭子、疱疹液样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共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0起,发病92人,波及4 708人,罹患率为1.95%.采集的74份样本,经检验,10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阳性率为13.51%.结论 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报告,做好托幼机构的晨检、消毒、健康教育工作,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作者:张琦;祝绯飞;陈田;厉志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贵州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开展少数民族教师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8所学校542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6.6%.不同性别和工作单位教师心理健康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少数民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和城镇教师,但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因素、家庭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等可以预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职业压力、自身人格特征是影响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磐石;张军;赵燕;张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模式探索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截至2007年12月,全球AIDS/HIV感染者为3 300万,其中15~49岁感染者为3 080万[1].至2007年10月,我国艾滋感染者总人数约223 501例,其中艾滋病人约62 838例,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22 205例,20~39岁HIV感染者占70.0%[2].因此,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迫在眉睫.

    作者:徐选国;王荣;陈璐;姜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山东某大学46名学生足底压力及足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足健康意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利用比利时Footscan USB 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某高校4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足跟内侧平均峰力值大,其次是第2,3跖骨,足底平均峰力值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2~5趾和第5跖骨,男、女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时间按照行走过程中,足底接触地面顺序呈依次递增趋势,即达峰力值时间足跟<足弓<跖骨<脚趾.行走过程中足底冲量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足跟内侧,小区域在第2~5趾骨.行走过程中左足外翻情况比较严重,并且男女生分布规律一致.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男女足底压力分布不一致的因素可能是平时穿鞋的类型、从事运动的项目以及日常的足保健重视程度.结论 46例大学生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和左右足差异,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足内、外翻现象.

    作者:张德荣;张庆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波地区高中生肺结核防治KAP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高中生肺结核防治KAP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从宁波地区11个县区随机选取2所中学(城、乡各1所)作为初级抽样单位,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高一、高二各1个班级作为次级抽样单位.调查对象为所抽取班级的全部在读学生.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1760份,回收有效答卷1 702份.结果 高中生知晓率较高的有是否听说过肺结核(94.56%)、肺结核有无传染性(83.28%),知晓率较低的有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考虑肺结核(18.42%)、专门诊治/免费检查/免费治疗肺结核的地方(<30%);正确态度较高的有是否愿意将有关肺结核防治的知识介绍给别人、是否愿意接受有关肺结核病的检查和是否愿意接受肺结核的预防性治疗(均>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高中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广播宣传、宣传材料、宣传栏和听别人讲.结论 宁波地区高中生对肺结核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还有待改善,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作者:朱育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科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对立、冲突.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研究认为不足10%,有的在20%~30%,有的则高达60%~70%[1].这种研究上的分歧已经造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混乱,极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的发展.因此,及时对其进行反思与总结就显得极其重要.

    作者:牛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一起大学生风疹暴发疫情分析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容易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造成暴发流行[1].各地学校陆续出现风疹群体发病的现象[2],大学生风疹暴发也常见有报道.为探讨大学生风疹的特点、暴发原因,以控制疫情,笔者对2008年3月9日至5月21日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发生一起累及66名学生的风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高楼;陈根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夏高校学生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评估高校学生食堂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夏24家B级以上高校学生食堂为调查对象,使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将量化分级管理档案资料和现场监督检查量化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后,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A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建筑与布局(28.76%)、加工过程卫生(26.47%)、卫生设施(22.32%)、原料采购与储存(19.45%),B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原料采购与储存(23.72%)、加工过程卫生(19.65%)、卫生管理(18.86%)、卫生设施(17.62%).结论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冯天义;汤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