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学业不良研究进展

周仁会;王刚

关键词:学习障碍, 研究,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近30 a来,学业不良成为我国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教育、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者们在该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人们仍然时常听到优生、差生的称谓,学校仍然分着快班和后进班,仍然有不少学生不堪学业重压结束年轻的生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评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1].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蓖要组成部分.为了鳃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以便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探讨更适合综合性院校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方法和模式,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伟;孙亚慧;胡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内容及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青春期生蔓殖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广东商学院2006级和2008级3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6%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生殖健康内容,2.7%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性传播疾病名称,31.0%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艾滋病传播途径;86.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通过不洁性交、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和母婴途径传播.女生、城市和低年级的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正确回答率高于男生、农村和高年级学生.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父母、电视、杂志、互联网和朋友.大学生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性生理、性心理、安全性行为等内容;希望学校生殖健康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健康小册子、讲座和课堂授课.结论 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应根据年轻人生殖健康的需求,采用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吴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天水市中小学生贫血及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天水市学生贫血及蛔虫感染状况,为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水市7,9,12,14,17岁汉族学生12 700名,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测定血红蛋白;选取城乡7,9岁学生共2 583名,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漂浮法检查蛔虫卵.结果 天水市中小学生总贫血率为18%,城区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乡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62%.结论 乡村学生贫血与蛔虫感染检出率均高于城区学生,可能与卫生习惯有关.

    作者:杨伟光;张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四川省私立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四川省私立学校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私立中学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四川省3所私立学校中学生1 184名,现场测量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结果 四川省私立学校中学生身体成分指标呈两极化趋势,且肥胖率高于超重率;耐力素质不及格率达5.54%;与各单项指标等级分布相比,总分等级分布与设计比例蔗距较大,总分优秀率为9.67%,低于各单项指标的优秀率,也远低于设计比例(25%);高年级学生优于低年级,女生优于男生.结论 四川省私立学校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不甚理想,体质健康发展水平不均衡,体质健康状况亟待提高.

    作者:陈润;陈绍坤;苏红卫;贾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庆市中小学生2002-2005年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状况,为开展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05年重庆市学生体检资料中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9.6%,2005年为66.6%;7~9岁学生2002年视力不良率为25.8%,2005年为44.5%;城市学生为64.4%,农村学生为41.7%,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学生视力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学生视力不良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保护学生视力需要全社会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陈德东;曹型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状况,探讨相关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蚌埠地区的7 104名青少年调查,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 蚌埠地区青少年上网率为81.9%,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网络成瘾与性别、性格、母亲打工情况、每周上网次数等因素均有关系(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应该引起重视,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作者:赵红;姚荣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洛阳市某县寄宿制初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寄宿制中学学生的营养状况,为促进学生合理营养和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称重法与记账法相结合,对洛阳市某寄宿制中学576名寄宿中学生进行膳食调查,依据<食物成分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评价.结果 学生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谷类等植物性蛋白,而提供优质蛋白质的肉类、蛋类、奶类和水产类食物摄入量明显偏低.学生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C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其中视黄醇当量(男生624.3μg,女生474.7 μ,g)、维生素B2(男生0.9 mg,女生0.6mg)和钙(男生602.6 mg,女生493.0 mg)的摄入量均严重不足,钙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摄入量.结论 应加强膳食营养教育,尤其要加强学校食堂的营养配餐,改善学生膳食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营养水平.

    作者:聂宇涛;孙磊;宋现;李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贵州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开展少数民族教师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8所学校542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6.6%.不同性别和工作单位教师心理健康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少数民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和城镇教师,但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因素、家庭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等可以预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职业压力、自身人格特征是影响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磐石;张军;赵燕;张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上海市227名初中生营养午餐及营养知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学生在校就餐现状和营养常识,为实现营养午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出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中心城镇和郊区普通乡镇3所初中的230名走读生,考察在校用餐的行为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其掌握的营养知识和对学校午餐的满意程度和建议,分析营养午餐的食品组成.结果 午餐菜谱单调,缺乏绿叶蔬菜;37.4%的学生午餐饭菜剩余50%以上;学生对营养午餐的满意率仅为55.1%.结论 学生的营养知识匮乏,除改进营养午餐的质量之外,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亟待加强.

    作者:叶文博;姚家佳;秦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医学院本科生性心理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性心理现状,为建立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医学院399名本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是否喜欢自身性别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更愿意接受自身性别;大多数学生都希望与异性交往,且男生的需求更强烈;男、女生在释放性心理压力的途径与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恋爱动机是排遣寂寞.结论 医学生性发展与性知识不协调,性需求和性满足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应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重视在校园内开展性知识教育和性文化建设.

    作者:李志刚;马长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的贵州常模制订

    目的 建立适合贵州省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的量表及其常模,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心理测验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贵州省5个市的城区和农村共10所小学抽取样本2 862例,用<小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制订出贵州省城区和农村一~六年级常模共2套,常模的效度和信度达到测量学要求.结论 该量表及所建常模适合贵州地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可以为贵州地区教育评价、临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列玉;邓冰;冯承芸;陈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波地区高中生肺结核防治KAP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高中生肺结核防治KAP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从宁波地区11个县区随机选取2所中学(城、乡各1所)作为初级抽样单位,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高一、高二各1个班级作为次级抽样单位.调查对象为所抽取班级的全部在读学生.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1760份,回收有效答卷1 702份.结果 高中生知晓率较高的有是否听说过肺结核(94.56%)、肺结核有无传染性(83.28%),知晓率较低的有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考虑肺结核(18.42%)、专门诊治/免费检查/免费治疗肺结核的地方(<30%);正确态度较高的有是否愿意将有关肺结核防治的知识介绍给别人、是否愿意接受有关肺结核病的检查和是否愿意接受肺结核的预防性治疗(均>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高中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广播宣传、宣传材料、宣传栏和听别人讲.结论 宁波地区高中生对肺结核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还有待改善,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作者:朱育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健身锻炼对大学男生心功能价值阈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强度健身锻炼项目对大学男生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为完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某非体育院校19~22岁102名男牛,在进行低强度的6 min步行试验、中等强度的台阶实验、大强度的1 000 m跑后即刻心率的指标测试数据.结果 3项健身锻炼后的即刻心率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健身锻炼的优选:佳锻炼阈,台阶实验占53.92%,1 000 m跑占14.71%,6 min步行试验占11.76%;有效价值阈,台阶实验占84.31%,6 min步行试验占52.94%,1 000 m跑占37.25%;超出有效锻炼价值阈,1 000 m跑占58.82%,台阶实验占9.80%,6 min步行试验占3.92%.大学生3项都达到佳锻炼价值阈的0人,适合2项锻炼佳价值阈的10人,不适合2项锻炼佳价值阈的92人,适合1项锻炼佳价值阈的82人,1项都不适合锻炼佳价值阈的20人.结论 大多数大学男生只适合选择3项中的3项作为自我健身锻炼项目,依次为台阶实验、1 000 m跑和6 min步行试验.

    作者:陈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职女生食物营养与学生体质健康项目的相关性分析

    高职女生是处于青春发育后期的特殊群体,学习任务较重,脑力和身体活动强度也较大,食物营养与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体质健康项目有密切关系.研究高职女生体质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赵学芳;朱圣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夏高校学生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评估高校学生食堂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夏24家B级以上高校学生食堂为调查对象,使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将量化分级管理档案资料和现场监督检查量化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后,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A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建筑与布局(28.76%)、加工过程卫生(26.47%)、卫生设施(22.32%)、原料采购与储存(19.45%),B级学生食堂提高幅度较大的前4项指标依次为原料采购与储存(23.72%)、加工过程卫生(19.65%)、卫生管理(18.86%)、卫生设施(17.62%).结论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对提高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整体管理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冯天义;汤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山东某大学46名学生足底压力及足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足健康意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利用比利时Footscan USB 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某高校4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足跟内侧平均峰力值大,其次是第2,3跖骨,足底平均峰力值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2~5趾和第5跖骨,男、女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时间按照行走过程中,足底接触地面顺序呈依次递增趋势,即达峰力值时间足跟<足弓<跖骨<脚趾.行走过程中足底冲量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足跟内侧,小区域在第2~5趾骨.行走过程中左足外翻情况比较严重,并且男女生分布规律一致.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男女足底压力分布不一致的因素可能是平时穿鞋的类型、从事运动的项目以及日常的足保健重视程度.结论 46例大学生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和左右足差异,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足内、外翻现象.

    作者:张德荣;张庆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寻贫困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积极的内在资源和心理倾向,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四川省437名贫困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结论 社会在给予贫困大学生外界支持的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对支持的主观感受性,挖掘他们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在帮困工作中做到针对性和有为性.

    作者:徐浩岚;戴艳;雷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连市沙河口区1981-2005年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学生视力不良发病规律,为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大连市沙河口区具有代表性的4所小学、4所中学,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以及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制订的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要求进行检测.结果 25 a来,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为100.52%,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女生平均视力2005年明显低于1985年.从视力不良构成看,随年度的增加,轻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降低,而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升高.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和平均视力下降幅度均大于中学生.应加强小学阶段的预防视力不良工作,控制视力不良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红彦;王智勇;隋全恒;赵毅;岳长征;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学生体育课后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率变化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多安排在上午的后2个课时,由于部分学生有不良的早餐习惯,加上剧烈的运动训练,多数学生下课后已是疲惫不堪,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学生作为检测对象,探讨上午体育课前后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率(EPM)的变化情况,为体育课时间安排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理疗等提供实验依据,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丙伟;徐承水;王文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全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部分病例的咽拭子、粪便、肛拭子、疱疹液样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杭州市拱墅区2008年共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0起,发病92人,波及4 708人,罹患率为1.95%.采集的74份样本,经检验,10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阳性率为13.51%.结论 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报告,做好托幼机构的晨检、消毒、健康教育工作,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作者:张琦;祝绯飞;陈田;厉志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