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图书情报人才的培养

张梅

关键词:知识经济, 医学图书情报, 人才培养
摘要:1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边缘、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医学图书情报工作正在成为一项社会工程,这就要求跨世纪的医学图书情报人才不仅要掌握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对医学、药学、生物学等有一定的了解,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具有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尊重实践、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相关文献
  • 论21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趋势

    21世纪图书馆服务的趋势是什么?如何进行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传统信息研究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1.1 传统信息研究固有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长期以图书文本为主要对象的工作模式及体制,信息的来源陈旧,时效性差;保存困难,占用空间大,费用高;利用及检索复杂,使用不便;信息服务手段少且方法单一;传递被动、零散、数量少、速度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1.2 传统信息产业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长期以来,图书馆已形成以图书为主要对象的工作模式,没有竞争性.在市场竞争下,要求信息服务和研究服从于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因此仍按传统方法进行信息研究和服务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生存.

    作者:迟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跨世纪小型医学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读者和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使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信息传递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径.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小型医学图书馆,要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为读者和医教研工作服务.

    作者:王丽明;王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必备条件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建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医院医、教、研等工作的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图书馆工作的优劣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医院的医疗水平.要充分认识医院要现代化,必须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

    作者:郑锦华;李莉;宋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模式的变迁

    1 传统图书馆期刊服务模式的特点1.1 被动的服务方式传统的期刊服务方式是“守株待兔”的方式,服务方法简单,仅局限于馆内阅览、文献复制、口头咨询等.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约束了服务人员的思想,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1.2 闭关自守的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都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馆际交流、合作、协调,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着期刊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表现在文献收藏中片面强调馆藏文献数量,求大求全,造成文献收藏的大量重复.在利用文献方面,重藏轻用,不能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

    作者:吴卫红;王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加强医院图书馆人才科学管理的思考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通过人们的行动来推动落实的,是否对人才进行科学管理,调动积极因素、直接影响到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水平和效益,制约着医院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环节.现代化设备这类“硬件”可以立即做到从无到有,但是科学管理这项“软件”则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加强,才能实现.

    作者:朱惠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知识经济时代医院图书馆工作之我见

    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在遗传、癌症、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作为收集传递医学信息、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医院图书馆,应以怎样的姿态跨入知识经济时代,是医院图书馆同仁共同关心的问题.

    作者:陈少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电子阅览室数字化文献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所采集和收藏的文献资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印刷型为主向多种载体形式并存的方向发展.其中,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阅读、利用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即各类电子形式的文献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尤为迅速.因此近几年各个图书馆相继开设了电子阅览室.作为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主要管理部门和为读者服务的专门场所,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类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用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作者:夏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谈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书刊经费的合理使用

    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担负着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的重要任务.在书刊价格逐年增长、购书经费十分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采购书刊,做好文献的收集工作,是关系到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我馆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刘红鹰;冯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现代医药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现代医药学信息服务是伴随着医药学高科技的创新和发展而产生的,它以医药知识为主体,以医药科技为支柱,以提高医药知识的使用率为目的.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现代医药学图书馆能否高质量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张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军队医院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繁荣昌盛的时代.网络化的出现对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结构、协调布局、文献信息服务的形式以及服务层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军队医院的图书馆,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要求的提高,馆藏资源的特色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

    作者:李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期刊工作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环境已悄然形成,使期刊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因此,认真分析期刊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管理和利用措施,以适应未来医学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是提高医学期刊信息服务的当务之急.

    作者:孙桂芳;何进成;陈兴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论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反映,它适应了中国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高等院校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集约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高级“熔炉”,因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将在这里被“铸造”定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图书馆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1 地位与作用高校素质教育是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定型性教育,是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结构与水平的初步定位和对其个性品质发展的基本定型.它又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除了对诸如书本知识等部分内容进行封闭性的正面教育外,还需要更多地采用研讨性、实践性的方式予以导向性的侧面教育甚至反面教育.让学生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在实践中获得感知,终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高校素质教育的功能和目标不仅是给学生某种专业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技能.从根本上来说,要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变化、迎接挑战的生存能力和较长时间内有效工作、不致落伍淘汰的自我发展能力,这集中体现在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上.大学生的素质结构通常分为思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它们均与高校图书馆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马丹;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数字化医院图书馆建设初探

    当前,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并且将继续引起图书馆面貌的改变,传统图书馆在21世纪的发展成为图书馆人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新世纪里,医院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贾刚田;张永昌;孙岩萍;李欣红;张成宇;郁晓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网络技术对医院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特征表现在:以网络为中心,而不是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以检索为中心而不是以收藏为中心;以图书馆员的参与为中心,以数字化资源为中心,而不是以印刷型资源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范围不仅是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还有从网络上进入图书馆网站的用户.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受时空限制查找并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图书馆的功能已显得落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其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余晓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小医院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

    医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各异,如何方便广大读者,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是医院图书馆的重点工作.1 提供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根据医务人员卫生意识强,审美观高的特点,我们每天卫生清扫时,坚持用“84”消毒液擦试阅览桌椅.流通人员随时整架,保证阅览架上的书刊整齐并分类有序.我们微笑服务,有求必应,为读者提供免费茶水,及时准确地导读,为读者找到所需的各种文献信息,受到了读者的一致称赞.热情陪衬着环境,高雅透着书香,幽静、典雅的图书阅览室,对紧张、忙碌的临床工作者来说无疑是调节身心的场所.他们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家,经常来图书馆“享受”和“消遣”,无疑提高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作者:李秀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提高医院图书馆一次文献保障率

    医院图书馆读者数量虽少,但专业性强,要求高,追求时效.然而,与这种需求相背离的是大部分医院图书馆馆舍面积小,经费少.即便如此,很多馆的馆舍仍不停地被院方压缩挪用,使得馆内面积寸土寸金,很多馆期刊装订后上架都很困难.在资金与馆舍面积的双重压力下,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期刊订购品种很少.目前,绝大部分图书馆早已应用了 CMCC,CBMdisc,MEDLINE 等机检工具,使医务人员获取某一课题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然而,与此非常不协调的是当读者查找其原始文献时,往往大失所望,大部分医院图书馆馆藏提供能力极其有限,一般中外文期刊都在150-250种之间,只能尽力收齐“中华”、“中国”、“国外”、“临床”、“实用”等几大系列,与需求相差甚远.外借费时费力,传真费用昂贵,而临床人员往往时间紧迫,不容拖拉.因此,各馆现代化的二次文献检索手段往往因找不到一次文献,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检索热情,进而引发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不满,并降低了图书馆的信誉和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现在,评价图书馆的标准已不再是看其规模大小,而是看其提供文献的能力.因此,对医院图书馆来说,一次文献保障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馆藏策略的调整,而虚拟馆藏的发展是前进的目标.

    作者:范红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论信息资源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1 信息资源网络化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资源网络化是以纸质印刷品为物质基础,向读者提供服务的.评价传统的图书馆往往看其藏书量的多少,因为足够的藏书量能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传统的图书馆正在向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图书馆过渡.这种现代化的图书馆是以网络化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文献资源数字化等为基础,向读者提供服务的.这种服务比传统的图书馆更为全面、广泛、先进.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克服了馆藏资源有限的缺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法.其特点是由网络联接的“互联空间”或“信息空间”.可见,信息资源网络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者:赵玉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图书情报人才的培养

    1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边缘、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医学图书情报工作正在成为一项社会工程,这就要求跨世纪的医学图书情报人才不仅要掌握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对医学、药学、生物学等有一定的了解,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具有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尊重实践、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张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

    1 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面临的变革1.1 军事医学项目增多以前申报的军队科技立项项目或成果奖励大部分军事特色不明显,民用项目占较大比例,特别是中心医院一级申请查新的课题多与军事医学关系不大.所以,一些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站在人员、资料配备、技术方面和地方查新站基本一致,在军事医学课题查新上没有优势可言,甚至还很薄弱.

    作者:戎文慧;李娜;吴向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研制的综合性医学文献数据库.数据库收录了1979-2000年间的近千种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总计200万余条,年增长约为22万条.数据库涵盖了<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收录的所有文献题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药学及医院管理等.随着时间的推移,CBMdisc仅有题录或文摘格式已难以满足人们准确、快速获取文献的需求,加之光盘技术应用的发展和成熟,人们渴望全文数据库光盘的出现.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满足了人们“即检即得”的快速查找文献的愿望.它于1997年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一级站,1999年10月成为<中国期刊网>的一个封闭式镜像站点,提供网上中文学术电子期刊的全文检索.目前收录3500多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300多万篇全文文献,6600种期刊近1000万条引文文献题录、近400万条题录文摘.分为9个专业辑:理工A(数理科学)、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辑、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

    作者:林亚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解放军医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