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忠;姜闽;徐青
学生常见病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其生长发育乃至成年后的健康也将产生影响.为了解海南州藏族中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情况和藏族中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2年始对某民族中学学生进行了常见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万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其中农民工的学龄子女估计有240万~360万.为了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6部委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从政策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求学的难题,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仍然突出.为了解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通过家访、学生访谈、书面调查、心理测量等方式对重庆市某小学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学校传染病时有发生,传染病的爆发疫情也日益增多,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尽管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曾多次联合下发文件并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但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某地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流行情况,掌握传染病爆发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笔者收集和分析了某地2003-2004年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要求,对甘肃省6~22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10 897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200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05年甘肃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98%,较低体重检出率为50.27%,肥胖检出率为5.34%;乡村学生较低体重检出率高于城市学生(P<0.01),城市学生肥胖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P<0.01)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1).结论 甘肃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作者:杲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4年5月24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卫生院为该镇中小学生接种甲肝疫苗.5月28日该镇福洋小学学生出现首例注射疫苗后发热、咳嗽、头晕头痛、乏力的病人,随后,接种学生中有续发病例发生.至6月2日共发病61例,其中收入院治疗37例,门诊治疗16例,症状轻微在家中自行处理者8例.群众认为这是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反应.澄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于2004年5月30日深入隆都镇开展调查.
作者:王小平;杜卓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变化规律,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995年全国6~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对万州城区2001-2005年中小学生进行评价.结果 2001-2005年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6.11%,27.42%,22.32%,22.62和22.22%,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47.73,P<0.05);2001-2005年学生肥胖率分别为6.89%,7.44%,8.47%,7.96%和7.45%,学生肥胖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19.69,P<0.05).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小学生肥胖率高于中学生.结论 万州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理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王万陵;李英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加,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处于青春期的职业中专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承受着就业竞争的压力,有些学生还要承受经济、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为了解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临沂市某职业中专1 64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心理干预方案,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观察其前后的变化,以探讨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有效性.
作者:朱莲;秦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学校周边食品及餐饮行业的卫生状况,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员工食品卫生安全,笔者于2005年10月对山东省微山县21所学校周边的食品及餐饮单位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杜希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作为高度聚居人群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中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群体.笔者试图从体育运动保健的角度来关注大学生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心理、生理和保健锻炼,为他们正确对待疾病、调节心理、进行康复保健提供运动医学上的参考.
作者:张永;李丽娟;覃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其自尊、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以及归因方式的异同对他们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探讨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关系,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以便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作者:贺小华;张建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学生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宁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3 977名7~22岁回汉族学生资料进行营养状况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28%,8.86%和3.91%;汉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59%,9.38%和4.44%,回族学生分别为2.72%,7.92%和2.96%;城市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78%,10.34%和5.99%,乡村学生分别为2.91%,7.76%和2.36%.学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12.78%,较1995年(7.17%)、1991年(2.71%)明显增高.结论 宁夏地区学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应加强学校、家庭健康教育,积极防治超重、肥胖.
作者:许红霞;张毓洪;杨建军;刘秀英;刘瑛;梁华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以便为开设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课程提供依据.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对江西5所本科院校在校二、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2/3的学生在学校没有接受过卫生知识教育,有1/3以上的学生不了解常见传染病、性病、艾滋病和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论 当代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水平整体偏低,应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卫生素质.
作者:陈和利;王素珍;陈晓凡;王军永;刘霞;王力;黄为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和就业信心,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端正大学生就业心态提供依据.方法 抽样问卷调查甘肃省兰州市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 500名.结果 在校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对专业成绩的满意度、每月的生活费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心态的主要因素,且4所高校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态,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把关注大学生就业信心、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关心在校贫困大学生等因素作为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丹琳;江陆平;吴俏燕;董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的流行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中小学生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中小学生4 58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BMI指数.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9.7%,男生(12.6%)高于女生(7.1%),城镇(10.3%)高于农村(6.6%),随年龄增长降低;肥胖的发生与性别、年级、居住地区、是否有户外活动时间、喜吃多油食品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肥胖率普遍偏高,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秀荣;李澜;韩梅;杨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1],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我国AIDS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且既无有效治疗药物,又无特效预防疫苗.所以,加强预防和控制AIDS的发展和流行势在必行.而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学校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他们抵御艾滋病侵扰的能力,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为此,笔者于2004年9-12月在长春工业大学学生中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朱冬元;耿志辉;石丽华;贾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高铅血症的现况,探讨高铅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1 75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儿童高铅血症检出率为5.18%.儿童血铅受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是否常吃爆米花和皮蛋、幼儿园与马路的距离、从事铅暴露职业的父母习惯、儿童年龄以及家庭装修等因素影响.结论 儿童高铅血症受其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应开展血铅筛查,早期发现血铅异常儿童,尽可能减少高铅血症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作者:刘慧燕;陈开明;孙春阳;王小毛;刘怀丽;张红卫;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儿童双能X线吸收法与生物电阻抗法身体成分结果,为儿童体成分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 选择7~15岁体重正常儿童180名,每性别、年龄组约10名,分别采用DEXA和BIA测定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成分及骨矿含量,分析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7~15岁儿童肌肉组织、骨矿含量、脂肪组织和脂肪百分比BIA与DEXA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除个别年龄段的个别指标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年龄组女生脂肪组织和脂肪百分比测量值相关系数均高于男生.BIA与DEXA脂肪百分比测量结果的平均差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男生差值标准差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生相对稳定.Bland-Altman图分析男生BIA与DEXA脂肪百分比结果的一致性限男生为-7.6%~12.6%,女生为-3.2%~10.4%.男、女生BIA得出的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大于DEXA结果,差值在2.0以内,男生有随脂肪百分比含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女生20%~30%脂肪百分比组差值小.结论 儿童BIA与DEXA身体成分测量值相关性好.BIA与DEXA相比,可低估脂肪组织含量和脂肪百分比,高估肌肉组织含量和骨矿含量.
作者:马军;冯宁;阿布都艾尼·吾布力;张世伟;潘勇平;黄永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军校998名大学生,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UCLA孤独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该军校大学生中存在抑郁情绪的占71.9%,存在焦虑情绪的占65.8%;各年级在自测健康、孤独、抑郁和焦虑方面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学生,其自测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抑郁和无焦虑情绪的学生(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孤独与出生地、社会支持、社会资源和社会接触以及健康总体自测等因素呈负相关(P<0.05),而与抑郁、焦虑和心理症状及负向情绪明显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军校大学生在适应军校环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应加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方雪晖;陈娟;苏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学生中ALT异常的现状,了解肥胖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为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北京西城区2005年全体初三年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ALT和HBsAg,用χ2检验、等级相关分析超重、肥胖与ALT异常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率男生为24.57%,女生为13.0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ALT异常检出率男生为1.14%,女生为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异常检出率正常体重学生中为0.25%,超重、肥胖学生中分别为0.78%和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异常者的ALT值与其BMI值呈正相关(r=0.979,P<0.005).结论 肥胖、超重学生ALT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提示超重、肥胖与ALT异常密切相关.
作者:张亚娟;王俊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类肥胖是遗传、环境和饮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性肥胖主要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对人群进行基因多态性筛选,发现肥胖的易感基因已成为当前肥胖研究的热点.目前己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易感基因从功能上主要分为3类: 影响能量摄入的基因、影响能量消耗的基因、影响脂肪细胞储存脂肪的基因等.
作者:李芹;徐济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