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艳丽;张印红;张格祥;王玉
为了解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状况,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师生饮食安全,笔者于2006年3月对滕州市109所学校及幼儿园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学生公用餐具、盛装直接入口的容器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成绩[1].为了解铜川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4-11月对该市10 038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减肥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学初一到高二5个年级共4 5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减肥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 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6.6%和2.7%.有435名男生(23.9%)和803名女生(39.0%)自述超重或肥胖.过去1个月内,无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女生分别有8.9%和17.8%自述有过不良减肥行为,其中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4.4%和7.0%;而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男、女生分别有30.7%和45.8%自述有过不良减肥行为,其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8%和4.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体重、父母亲的体重、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减肥行为相关.结论 中学生不良减肥行为有一定的发生率,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应对此加以正确引导.
作者:邓晓娟;徐亮;由天辉;吴彤;宋世坤;陈小茜;陈竟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7~15岁肥胖儿童双能X线吸收法(DEXA)与生物电阻抗法(BIA)身体成分测量结果及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为BIA在肥胖儿童体重控制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7~15岁体重正常和肥胖儿童共356名,每组各性别、年龄约10名,分别采用DEXA和BIA测定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成分及骨矿含量,分析肥胖儿童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及与正常儿童的差异.结果 7~15岁男、女肥胖儿童肌肉组织、骨矿含量、脂肪组织和脂肪百分比BIA与DEXA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除11~15岁女生骨矿含量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脂肪组织相关系数高于其他指标.7~15岁肥胖儿童BIA与DEXA脂肪百分比测量结果的差值均值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男生BIA与DEXA脂肪百分比测量值比较的一致性限为-7.5%~8.6%,女生为-7.5%~11.0%.低年龄(<13岁)高脂肪百分比组(≥35%)和高年龄(≥13岁)低脂肪百分比组(<35%)肥胖男、女生脂肪组织指数(FMI)和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差值均值较小.结论 肥胖儿童BIA与DEXA身体成分测量值的相关性以及一致性与体重正常儿童相比时,结果更好.
作者:马军;冯宁;阿布都艾尼·吾布力;张世伟;潘勇平;黄永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儿童型营养补充剂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湖北浠水县300名健康学龄儿童补充儿童型营养补充剂,选取500名同质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等方法,对实验前后(干预1 a)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营养补充剂干预1 a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平均身高、体重均有明显增长;但实验组男女儿童的身高增长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各年龄段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型营养补充剂干预后儿童贫血患病情况有所改善,经过1 a的干预,实验组总的贫血患病率从26.2%下降到5.6%.结论 儿童型营养补充剂在促进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翟凤英;易国勤;赵丽云;华立明;于文涛;刘爱东;贾凤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为学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6所小学的一~五年级城市学生3 588名,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7.60%,以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为主.其中男童为41.72%,女童为33.59%,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女童(χ2=25.26,P=0.000 1).结论 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高,应根据各地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闫喜英;黄雪梅;杨建丽;周清平;李怡;苏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合肥市2所中学4 524名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进行抑郁情绪评定,描述抑郁情绪的性别、年龄和年级分布特征,分析影响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八年级学生抑郁评分高于七年级,肯定抑郁和可能抑郁的检出率(21.8%,10.6%)均高于七年级(14.0%,6.7%);高年龄组抑郁评分高于低年龄组,肯定抑郁的检出率也高于低年龄组.女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下等者、体重自我评价超重者更倾向于报告有抑郁情绪;年龄较小、七年级和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上等者抑郁发生的危险性较低.结论 初中生抑郁情绪与性别、年级、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和体重自我评价存在相关.
作者:张丽华;马尔健;陶芳标;吴英;张留喜;孙锋;李婷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生自我接纳状况,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接纳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安全感量表、信任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河北师范大学1 19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自我接纳(41.17±5.80)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总体自我接纳上,恋爱学生高于未恋爱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在自我评价因子上,性别和专业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0).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信任、安全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有显著性相关.结论 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受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等因素的影响,人际安全、确定控制、积极应对、可依赖性和可依靠性是影响大学生自我接纳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作者:李彦牛;王艳芝;孟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学论文是作者科研成果的总结,凝聚着作者辛勤的劳动,是智慧的结晶.但是不少作者对如何有效的发布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够重视,对期刊性质也不够了解,结果往往将科研成果发布在一些缺乏影响力的刊物上,甚至是非法期刊,导致科研成果未能有效得到发布、推广,也给自己的科研成果鉴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作者:姚玉红;阮鹏;姚玉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校的校医更多地是停留在处理日常小病小伤和检查学校清洁卫生工作上.
作者:刘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海口市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学生膳食质量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550名医学生连续5 d的膳食情况,利用营养计算器V 6.0版及Excel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学生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C、钙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男生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C、钙的摄入量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63.63%,50.00%及44.63%,女生分别为61.00%,50.00%和44.13%,女生能量摄入量为推荐摄入量的81.60%.膳食钙磷比男、女生分别为0.31和0.40.早、中、晚三餐能量分配分别为18%,43%和39%.结论 海口市医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应增加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C、钙的摄入量.
作者:易聪;张帆;方桂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开展自我保健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预防疾病措施,是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健康行为干预和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的健康教育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保健的综合能力,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由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学校饮用水卫生关系到学生、老师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桶装水通过饮水机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已十分突出,已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为此,笔者对杭州市下城区学校饮用水开展了卫生学调查,旨在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清洗、消毒方法,确保学生饮用水卫生安全.
作者:何玉芳;裘伟康;胡薇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慢性良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笔者于2003年9月-2005年7月期间,采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17例手足多发性寻常疣,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农村学校学生性健康知识掌握现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贵阳市百花湖乡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正确回答率较低,其中部分项目女生回答的正确率低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知识的获得来源是否为学校、健康教育、书籍或杂志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认为开展性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的学生占33.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10.2%.结论 贵阳市农村学校学生性健康知识缺乏,尤其是女生.加强性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获得性健康知识、树立正确性观念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敬源;晏家胜;冯素珍;张明禄;刘培礼;邓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预防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在校学生253名,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筛选出网络成瘾学生38 名;根据同性别、同年龄的原则,选取非网络成瘾学生60名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成瘾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0%,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χ2=7.24,P=0.007),其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影响网络成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上网时间、学习成绩、教师的态度、年级等.结论 网络成瘾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较非网络成瘾医学生多.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学生的网络成瘾现状.
作者:韩慧;芈静;张玉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将结果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Beckman-Coulter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体检者空腹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检测结果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异常率为2.08%,磷异常率为7.69%,ALP异常率为0.80%.结论 本组学龄前儿童钙、磷、碱性磷酸酶异常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但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却高于其他报道.
作者:李凤华;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青少年生长发育、营养不良、视力低下等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可有效地防治生长障碍性疾病,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而且可以为制订学校卫生各项指标,实施学校卫生监督,确定有关卫生要求,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1].
作者:申宝霞;李德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心理应激系统干预模式,是在心理应激理论指导下采各家理论和方法体系中某些成分,集合成一个综合性的咨询体系和治疗方法.国内外近年研究显示,如果将心身健康的变异情况(如情绪反应、心身症状)作为应激作用过程的结果或应激反应来看待,则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都会成为应激作用过程的有关因素.
作者:林良华;姜乾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学龄期儿童既处于生长发育期,又处在学习阶段,他们的健康状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活作息安排是否得当,可对其学习及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1-5].我国在1998年就颁布实施了《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但各地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不一致[6-7].
作者:张慧颖;于翠平;陈素芬;夏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