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邢庆昱;吕秀梅;于丹阳;于晶;张晓光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产物,特指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使未成年儿童留在家乡,缺少父母一方甚至双方有效的监护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心理社会能力发育偏离以及健康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包括儿童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程纪奎;袁长江;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易导致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相关行为、吸烟、过量饮酒、吸食毒品、不健康的节食行为、缺乏体力活动、网络成瘾、无保护的性行为等健康危害行为(health-risk behaviors)是导致近期身心损害、疾病、死亡及成年期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题的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方兴未艾,促进了人们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我国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研究起步较晚,迎头赶上任重道远.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在目前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学历较低的中专毕业生无疑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压力[1].中专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偏见的择业观.如何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和防范,是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下笔者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济平;叶临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儿童的功能性行为特征,为DCD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DSM-Ⅳ为诊断标准,结合DCDQ问卷在苏州市区2所小学进行筛查,筛选出41名DCD儿童,按1:1设立对照组,进行功能性行为活动和心理-行为研究.结果 DCD儿童体育爱好项目数大于2项、全部参加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程、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 h、1岁前能熟练爬行、6岁前参加游戏和7岁会用毛笔写字、参加弹琴和6岁前参加画画或涂鸦兴趣班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69,13.46,18.25,49.98,59.89,35.90,16.63,46.99,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体育爱好项目数大于2项、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干2 h、1岁前熟练爬行和6岁前参加游泳对M-ABC的总障碍分产生影响.此外,Conners父母评价量表DCD组儿童品行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2,2.71,3.68,P值均<0.01),学习问题因子得分也高于对照组(t=2.46,P<0.05).结论 DCD儿童存在功能性活动缺陷和心理-行为问题,DCD的干预模式应采取结合日常性活动训练和心理-行为问题治疗的综合性模式.
作者:花静;朱庆庆;古桂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为了解学生结核病感染和发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2006年4月对某中学高中生2 389名进行了PPD(结核菌纯化蛋白衍生物)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公育生;余秀珍;刘启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学校及家庭合理安排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膳食调查、体格测量与尿负荷试验等方法对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的膳食组成多样化,畜禽类食物摄入较多,杂粮、水产品、奶类和水果摄入较少;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达到RNI水平,但也存在能量、维生素C、钙等摄入不足的现象;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偏低,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比偏高;各餐能量分配比例以午餐高,早餐能量偏低.大部分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尿负荷试验显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营养状况较差.结论 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生的膳食基本合理,营养状况良好,但需适当增加杂粮、水产品、奶类、动物肝脏和水果的摄入.
作者:刘静;李健生;朱惠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温岭市自2001年下半年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食品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作者:黄友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广东省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各种因素及普遍出现的症状,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2000年全国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0所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大学生对亚健康的定义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自己健康的关心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大学生出现的亚健康症状表现排在前4位的都相同;自我评价为亚健康的比例高(57.0%),健康占22.3%,说不清占16.7%,疾病占4.0%.结论 广东省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亚健康的症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健康的关注,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谢学明;钟远声;陈哲妮;张正;欧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学龄前期儿童耳聋易为家长发现,但中等度听力损失却易被忽略,特别是当有一侧耳听力正常时可长期不能察觉.故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1].为了解丹东市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状况,以便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儿童及与听力有关的疾病,笔者于2004年3月-2005年12月对丹东市区4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听力筛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波;邢庆昱;吕秀梅;于丹阳;于晶;张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新疆城市青少年饮食及减肥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教育、卫生及相关部门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8 874名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每天吃早餐的青少年学生只有58.2%;吃早餐又摄入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的仅为23.1%;每天喝1次及1次以上饮料的学生占12.9%;每天至少吃1次甜点的学生占29.1%;每周都吃洋快餐的学生占4.2%;讨厌某类食物的学生占41.1%;控制饮食和运动减肥的学生占18.7%和20.1%;绝食、呕吐、吃减肥药的学生占3.5%.结论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及早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积极促进青少年健康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作者:张俊;葩丽泽;王辉;米娜瓦尔·安尼瓦尔;阿斯亚·阿西木;刘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研究表明,儿童血脂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城市儿童喜食高脂肪食品,儿童血脂谱甚至有24%的异常总检出率[1],且其水平有逐年上升的趋向.为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儿童血脂水平,笔者于2006年1-6月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谷杨;马雅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校食堂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由院校自身经营向租赁、承包、托管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院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对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常州市尝试推行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制度,现简介如下.
作者:许强强;严旭东;陈纪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水平的关系,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西南大学新生460名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试的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高、低社会支持获得者在自我价值感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3个分量表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 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价值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丁薇;廖婷婷;郑涌;邓硕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维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666名维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维族大学生与大学生常模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等12项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次级人格因素和应用人格因素上,高、低分者人数少于常模,得分在中等范围的人数多于常模.结论 维族大学生人格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应重视该人群的人格教育.
作者:买合甫来提·坎吉;木合塔尔·甫拉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留守儿童成绩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梁平县6所中学的1 125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和个别访谈法进行测评.结果 与父母联系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情况、寄养方式(当前生活地点)、与父母联系方式和联系频率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与家庭功能(除与当前家庭的适应性外)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的亲密度、适应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当前生活家庭的亲密度、适应性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值得关注,父母、当前生活家庭及学校应重视对其家庭功能的建立.
作者:梁静;赵玉芳;谭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学校类流感疫情流行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发生类流感疫情的在校学生和到当地医院就诊的学生进行调查.采集类流感病例鼻咽拭子标本,利用MDCK细胞传代技术分离流感病毒.结果 2004-2005年杭州市学校共计报告类流感疫情150起,发病学生2 853人,占全部类流感疫情的93.79%;2至4月及9至11月为2个高发期.每起类流感疫情发病人数均数为19.08例,平均报告时间为5.36 d.65.85%的疫情检出流感病毒,29.41%的标本检出流感病毒.结论 杭州市流感表现为散发和局部爆发的特征.
作者:谢立;王麟;邓晶;孙昼;黄春萍;黄仁杰;考庆君;崔威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阜阳市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感染途径及治疗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阜阳市2001-2006年监测的HIV感染儿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6年阜阳市共报告HIV感染儿童40例,其中2003-2005年确认感染的30例.在40例感染儿童中,12~15岁的14例,经母婴途径感染的28例,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16例.结论 阜阳市HIV儿童主要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应加大宣传教育及干预力度,同时增加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及CD4细胞检测的比例.
作者:吴荣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IAD)现状及其心理社会因素,为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浙江省11所中学的在校高中生,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等进行测查.结果 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为8.9%,男生高于女生.IAD组各应激源平均分均高于非IAD组.除寻求支持外,其余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总分均有相关性.IAD组的N分和P分的平均得分高于非IAD组,L分低于非IAD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管教方式压力、L分、逃避、幻想否认、P分、同学压力等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可从应激的各个要素着手.
作者: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学习优秀与学习困难学生内隐完美态度,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中学初二年级15名学习优秀学生和15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内隐社会认知实验.结果 学习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均高于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和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隐完美态度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长和学校应改进教育方法,使学习困难学生对完美的追求具体到对学业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学习适应程度.
作者:张秀阁;梁宝勇;藏丽荣;马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实施以肥胖控制为切入点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探讨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措施.方法 在项目学校严格按照健康促进学校的六大方面要求进行创建活动,并有重点地开展肥胖干预,于干预前、后对学生、家长、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肥胖率调查.结果 实施干预活动2 a后,项目学校学生正确知识、态度、行为持有率显著提高,与对照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和肥胖干预工作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作者:陈友兰;杨晓剑;陈健;余红;林乐千;徐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