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申;庞红;徐建兴;许衍穗
目的 分析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的脂代谢、糖代谢和血压状况,研究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966名,进行身体测量和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测定.结果 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压(SBP和DBP)、血脂(TC,TG,LDL-C)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随体重指数(BMI)增加而上升;空腹血糖(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FPG,HDL-C外,其余MS指标异常检出率均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肥胖与MS发生密切相关.肥胖青少年已经出现代谢紊乱,应重视并积极防治.
作者:王海俊;马军;尹遵栋;徐轶群;潘勇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对比因素对儿童分辨物体细节能力的影响,了解儿童对比视力的状况.方法 使用对比视力表,测量53名裸眼视力≥5.0的正常儿童92%,52%,30%对比水平处的对比视力.结果 儿童的对比视力随对比度的降低而显著下降,对比度与视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左、右眼的对比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的对比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对比的学习环境会增加儿童视觉负荷,在防治学生近视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时粉周;田力;王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或发展为心理疾病,严重的可导致自杀.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危机发生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率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学生高于一般大学学生;自杀已成为20~30岁年轻人死亡的首位原因[1].
作者:李永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广大营养、学校卫生专家的健康宣教、倡导,许多中小学生已养成喝牛奶的习惯,而更多的儿童青少年正准备进入该行列.然而,和许多日常生活行为一样,喝牛奶也需要科学知识的引导,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技能.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奉贤区冬季教室空气卫生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奉贤区8所学校进行空气监测.结果 寒冷季节教室内CO2体积分数由课前的0.081%逐节上升,至上午第4节课后达到0.197%.空气细菌总数课前为0.2个/cm2,第4节课后上升至1.8个/cm2;教室内可吸入颗粒物课前为0.45 mg/m3,第4节课后为0.46 mg/m3;教室内温度课前为5.0℃,第4节课后保持为6.8℃;湿度课前为66.2%,第4节课后上升到75.0%.CO2体积分数、细菌总数课前与第1,2,3,4节课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冬季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不容乐观,主要是由教室结构在卫生学设计上不合理、学校没有通风换气的规定及学生在冬天长时间滞留在教室造成.
作者:易可华;汤海英;谢晓红;钱耀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现代社会健康观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近几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30%[1].为了解银川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笔者对银川市城市与近郊农村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牛晓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广西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流行特征,以便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4-200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04-2006年发生在校园内的传染病爆发疫情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乡村小学;发生爆发事件较多的传染病由高至低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甲型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风疹、甲型肝炎、麻疹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呼吸道传染病爆发事件为主,占74.85%;每年3-4月和10-12月为爆发季节.结论 学校传染病爆发事件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吴秀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卫生安全隐患,防止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6年8-9月对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万州区辖区的学校食堂和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卫生学现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定珍;孙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表,对南京市21所中学4 0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普遍,过去30 d内每天至少喝1次或以上汽水饮料的比例,男女生分别为19.8%和14.8%;过去7 d内至少有3 d在西式快餐店吃饭的男女生分别为4.2%和5.8%;牛奶食用和吃早餐的比例尚可,过去7 d内至少有5 d喝牛奶的比例在50%以上,吃早餐比例在90%以上.中学生饮食行为与母亲文化程度、学生是否寄宿、学习成绩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 应重视中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针对不健康饮食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作者:罗海燕;潘小群;刘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药疹是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反应.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广泛应用及患者自身滥用药物现象增多,药疹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临床上导致药疹的药物品种也有所改变.笔者收集2002-2006年浙江海洋学院校医院诊治的药疹病例共65例,回顾性分析其致敏药物及临床特征,为高校校医院的药疹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苏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的原始凭据,是既往免疫情况的记录依据.为了解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提高学校和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和持有预防接种证重要性的认识,笔者对石嘴山市某区2 889名入托入学儿童进行了调查.
作者:栾相明;陈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18~25岁医学生的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记帐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称重法对252名医学生进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结果 医学生膳食构成的食物种类较齐全,以谷类、薯类为主,但男、女生蔬菜摄入量分别达到参考摄入量的32.8%和30.4%,男生水果类、乳类摄入量分别只能达到参考摄入量的12.0%和49.0%,女生鱼禽肉类、蛋类摄入量分别只能达到参考摄入量的70.7%和65.0%,男、女生三餐外纯能量食物摄入量分别占全天纯能量食物摄入量的15.1%和18.2%.结论 医学生膳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应以树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教育,结合必要的营养强化补充为思路.
作者:姚进喜;张印红;张格祥;冯菡;马剑华;王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中小学生恶性肿瘤防制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长期效果,为肿瘤防制的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随机抽取的海安县598名中小学生进行肿瘤防治知识调查,将结果与1998年621名中小学生肿瘤健康教育基线调查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肿瘤健康教育干预后知-信-行的变化.结果 与基线资料相比,干预后的学生对预防恶性肿瘤的知识、信念、行为的正确率有显著改变,且中小学生肿瘤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小学生开展防制恶性肿瘤的健康教育,可增加其预防恶性肿瘤的知识,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吉华萍;周春锋;尤华;王玉邦;王坚;李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区4所幼儿园的608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测定,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儿童生长发育接近全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贫血患病率为5.8%;生长迟缓率为2.5%,显著低于全国5岁以下城市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和消瘦率分别为2.3%和2.1%,长期营养较差者占1.9%;超重和肥胖者达到10.2%和6.9%,显著高于全国儿童平均水平.结论 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良好,但仍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双重问题.
作者:许丹;朱明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掌握甘肃省城乡汉族学生肺活量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6~22岁城乡汉族男女学生10 912名,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检测学生肺活量,再将2005年的肺活量均值与同年龄组、同一群体1985年的肺活量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5年与1985年比较,甘肃省城乡汉族男女学生的肺活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造成学生肺活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与课业负担过重,忽视体育锻炼有关.结论 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帮助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作者:杲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检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Ⅱ版(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 -Ⅱ)的信度和效度,为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的评价及健康促进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方法 对哈尔滨市412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检验HPLP-Ⅱ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采用因子分析考察其结构效度,共提取出6个因子,与英文原版及日文版HPLP-Ⅱ的各维度组成及问题划分一致,各问题条目可进行合理的归因与解释.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各分量表为0.63~0.82),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1,说明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4周后重测相关系数为0.73(各分量表为0.60~0.81)(P值均<0.01).饮食营养、体力活动、心理压力控制3个维度与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中的饮食习惯、锻炼和体能、应激控制均呈显著相关,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结论 HPLP-Ⅱ问卷用于描述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作者:王艳娟;武丽杰;夏薇;孙彩虹;魏长年;上田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应对(coping)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视为超出自身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1].已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或策略的发展既存在年龄或年级的差异,也有性别之间的差异[2-8].另外,应对的应用研究及其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9-11].参照Lazarus的认知评估的过程理论[12],假定在特定情境或生活事件中,作为个体人格认知单元的归因倾向会影响其应对方式的选择,笔者对哈尼族、傣族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研究,考察了生活事件、归因特点、应对方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发稳;韩忠太;李丽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招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普通中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与《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对北京市海淀区2001-2006年118 115名中招毕业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中毕业生中招体检合格率为31.43%,其中男生为34.81%,高于女生(27.80%).专业受限率平均为68.44%,女生为72.05%,高于男生(65.07%);专业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6 a共检出身体不合格考生420人,不合格率为0.36%,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听力异常.结论 海淀区初中毕业生中招体检合格率较低,专业受限率较高,专业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
作者:邬盛鑫;杨巧玲;杨忠;安康;赵雪梅;刘淑娟;马受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概述笔者从事发育和行为儿科诊疗工作多年,近年来发现害怕上学和拒绝上学的儿童少年病例明显增多.具体而言,导致这类儿童出现病症的原因复杂而繁多,但当前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引发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国内学界通常认为,学校或幼儿园恐怖症可导致儿童拒绝上学.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远非如此简单,例如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拒绝上学可能与该年龄段的叛逆心理、第二反抗期表现、人际适应困难或强迫性行为等因素有关,而非单一恐怖所致.
作者:静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专生网络成瘾与睡眠障碍、焦虑的相关关系,为中专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某中专学校对7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713名调查对象中,有67名同学有网络成瘾倾向,占总数的9.4%,且男生相对女生多(1.91∶1);出现焦虑症状的有140人(19.6%),有睡眠障碍者168人(23.6%).网络成瘾的中专生比无网络成瘾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方面要差,且网络成瘾的中专生存在睡眠障碍和日间障碍,并且比无网络成瘾者更加焦虑(P<0.01).结论 中专生网络成瘾与焦虑、睡眠障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中专生的正确引导,有效利用互联网.
作者:张秀军;吴红燕;崔光辉;张伟;张栋栋;孙业桓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