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罗海燕;潘小群;刘辉

关键词:饮食习惯, 流行病学因素, 对比研究,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表,对南京市21所中学4 0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普遍,过去30 d内每天至少喝1次或以上汽水饮料的比例,男女生分别为19.8%和14.8%;过去7 d内至少有3 d在西式快餐店吃饭的男女生分别为4.2%和5.8%;牛奶食用和吃早餐的比例尚可,过去7 d内至少有5 d喝牛奶的比例在50%以上,吃早餐比例在90%以上.中学生饮食行为与母亲文化程度、学生是否寄宿、学习成绩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 应重视中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针对不健康饮食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科学合理选择奶类和奶制品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广大营养、学校卫生专家的健康宣教、倡导,许多中小学生已养成喝牛奶的习惯,而更多的儿童青少年正准备进入该行列.然而,和许多日常生活行为一样,喝牛奶也需要科学知识的引导,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技能.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银川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现代社会健康观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近几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30%[1].为了解银川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笔者对银川市城市与近郊农村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牛晓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丽水市农村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我国现有畲族人口约70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居住地多属江南山区丘陵地带.畲族群体与周围汉族杂居共处,并在汉族社会中呈插花式分布.由于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很容易受到当今文化思维方式的感染,原有的畲族特有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畲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曾长佑;梅少林;陈敏;李慧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起群集性腹泻事件调查分析

    2006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诸暨市某中学发生多名学生腹泻事件.6月28日诸暨市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会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经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证实为一起由于自备井水受污染而引起的群集性腹泻事件.

    作者:翁惠华;周天平;刘彩芬;陈深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某地2 889名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调查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的原始凭据,是既往免疫情况的记录依据.为了解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提高学校和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和持有预防接种证重要性的认识,笔者对石嘴山市某区2 889名入托入学儿童进行了调查.

    作者:栾相明;陈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上海市长宁区本地及外来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本地及外来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学校制定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长宁区接收外来学生的13所公办小学中,整群随机抽取5所学校四、五年级全体学生1 467名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外地男、女生视力正常率均达到71.6%,好于本地学生组.本地及外来学生龋患率均达到50.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地男生贫血检出率(20.0%)较高,与本地男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根据本地及外来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特点,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泽申;庞红;徐建兴;许衍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固原市6~10岁儿童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固原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等综合防治措施后人群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固原市所辖的县区随机抽取3个县区进行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不同层次碘盐、不同人群健康知识等指标的现状调查.结果 6~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8年的23.8%下降至2005年的6.2%,儿童尿碘合格率由44.4%上升至95.1%;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22.1%提高到96.3%;健康知识问卷小学生及格率为91.9%,家庭主妇及格率为55.1%.结论 固原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儿童碘缺乏病状况已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蔡菊敏;方鸣;杨桂玲;高俊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西2004-2006年学校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流行特征,以便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4-200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04-2006年发生在校园内的传染病爆发疫情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乡村小学;发生爆发事件较多的传染病由高至低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甲型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风疹、甲型肝炎、麻疹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呼吸道传染病爆发事件为主,占74.85%;每年3-4月和10-12月为爆发季节.结论 学校传染病爆发事件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吴秀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北京市海淀区2001-2006年中招体检结果动态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招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普通中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与《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对北京市海淀区2001-2006年118 115名中招毕业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中毕业生中招体检合格率为31.43%,其中男生为34.81%,高于女生(27.80%).专业受限率平均为68.44%,女生为72.05%,高于男生(65.07%);专业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6 a共检出身体不合格考生420人,不合格率为0.36%,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听力异常.结论 海淀区初中毕业生中招体检合格率较低,专业受限率较高,专业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

    作者:邬盛鑫;杨巧玲;杨忠;安康;赵雪梅;刘淑娟;马受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兰州地区部分医学生膳食结构分析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18~25岁医学生的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记帐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称重法对252名医学生进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结果 医学生膳食构成的食物种类较齐全,以谷类、薯类为主,但男、女生蔬菜摄入量分别达到参考摄入量的32.8%和30.4%,男生水果类、乳类摄入量分别只能达到参考摄入量的12.0%和49.0%,女生鱼禽肉类、蛋类摄入量分别只能达到参考摄入量的70.7%和65.0%,男、女生三餐外纯能量食物摄入量分别占全天纯能量食物摄入量的15.1%和18.2%.结论 医学生膳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应以树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教育,结合必要的营养强化补充为思路.

    作者:姚进喜;张印红;张格祥;冯菡;马剑华;王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儿童青少年厌学和拒绝上学现状分析

    1 概述笔者从事发育和行为儿科诊疗工作多年,近年来发现害怕上学和拒绝上学的儿童少年病例明显增多.具体而言,导致这类儿童出现病症的原因复杂而繁多,但当前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引发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国内学界通常认为,学校或幼儿园恐怖症可导致儿童拒绝上学.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远非如此简单,例如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拒绝上学可能与该年龄段的叛逆心理、第二反抗期表现、人际适应困难或强迫性行为等因素有关,而非单一恐怖所致.

    作者:静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的脂代谢、糖代谢和血压状况,研究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966名,进行身体测量和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测定.结果 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压(SBP和DBP)、血脂(TC,TG,LDL-C)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随体重指数(BMI)增加而上升;空腹血糖(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FPG,HDL-C外,其余MS指标异常检出率均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肥胖与MS发生密切相关.肥胖青少年已经出现代谢紊乱,应重视并积极防治.

    作者:王海俊;马军;尹遵栋;徐轶群;潘勇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崇左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崇左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崇左市管辖的7个县(市、区)随机抽取县级中学13所、乡级中学23所、县城及乡镇小学22所,按调查表设计的内容,进行现场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并填写调查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崇左市58所中小学校卫生室设置率为56.9%,校医配备率为72.4%,校医与学生的比例为1∶1 610.已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占77.6%,相关制度完善的仅占10.3%,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档案的仅占29.3%,学校自供水不经任何消毒处理的占58.3%.结论 崇左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较差,难以应对传染性疾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于建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甘肃省2005年与1985年汉族学生肺活量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掌握甘肃省城乡汉族学生肺活量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6~22岁城乡汉族男女学生10 912名,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检测学生肺活量,再将2005年的肺活量均值与同年龄组、同一群体1985年的肺活量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5年与1985年比较,甘肃省城乡汉族男女学生的肺活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造成学生肺活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与课业负担过重,忽视体育锻炼有关.结论 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帮助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作者:杲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9例疗效分析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多因胃、十二指肠的侵袭目标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目标减弱所致,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此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因素,一般于治疗后1 a内复发率较高.延边大学福祉医院采用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合用治疗PU 39例,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南清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民族贫困地区的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中学生群体,具有民族和贫困两个特殊性.笔者对民族贫困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为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心理辅导和今后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刘毅;赵白帆;王迎春;焦卉;李云康;格茸拉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滇南民族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归因特点及应对方式研究

    应对(coping)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视为超出自身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1].已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或策略的发展既存在年龄或年级的差异,也有性别之间的差异[2-8].另外,应对的应用研究及其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9-11].参照Lazarus的认知评估的过程理论[12],假定在特定情境或生活事件中,作为个体人格认知单元的归因倾向会影响其应对方式的选择,笔者对哈尼族、傣族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研究,考察了生活事件、归因特点、应对方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发稳;韩忠太;李丽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专生网络成瘾与睡眠障碍及焦虑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中专生网络成瘾与睡眠障碍、焦虑的相关关系,为中专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某中专学校对7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713名调查对象中,有67名同学有网络成瘾倾向,占总数的9.4%,且男生相对女生多(1.91∶1);出现焦虑症状的有140人(19.6%),有睡眠障碍者168人(23.6%).网络成瘾的中专生比无网络成瘾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方面要差,且网络成瘾的中专生存在睡眠障碍和日间障碍,并且比无网络成瘾者更加焦虑(P<0.01).结论 中专生网络成瘾与焦虑、睡眠障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中专生的正确引导,有效利用互联网.

    作者:张秀军;吴红燕;崔光辉;张伟;张栋栋;孙业桓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表,对南京市21所中学4 0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普遍,过去30 d内每天至少喝1次或以上汽水饮料的比例,男女生分别为19.8%和14.8%;过去7 d内至少有3 d在西式快餐店吃饭的男女生分别为4.2%和5.8%;牛奶食用和吃早餐的比例尚可,过去7 d内至少有5 d喝牛奶的比例在50%以上,吃早餐比例在90%以上.中学生饮食行为与母亲文化程度、学生是否寄宿、学习成绩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 应重视中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针对不健康饮食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作者:罗海燕;潘小群;刘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凯里市2004-2006年学龄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凯里市小学生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凯里市城区小学509名学生采集尿液,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结果 2004-2006年共检测尿样509份,尿碘中位数为332.80 μg/L,未检出尿碘<20 μg/L的样本,尿碘<50 μg/L的样本占0.20%,3 a尿碘≥100 μg/L的标本分别占当年检测数的99.00%,99.07%和99.00%.结论 凯里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但仍需继续做好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强化盐政管理和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卫芳;单竹周;张羽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