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铨;陈世耀
随着众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公布,越来越多的NOACs获得欧美国家的临床适应证.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也对NOACs治疗急性肺栓塞进行了全面的推荐.
作者:严欣欣;荆志成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卒中后抑郁障碍(PSD)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命质量,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为了提高医生对PSD的认识,降低PSD的漏诊率,使得治疗更加规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特组织制定了“中国卒中后抑郁障碍规范化诊疗指南”.本指南主要从卒中后抑郁障碍总论、发病机制、评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性治疗、护理等方面对PSD进行全面阐述.其主要内容有:
作者:袁勇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研究背景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PROOF)提供了464例中国患者的基线数据以及与国际研究数据的比较.PROOF研究由艾伯维公司发起,中国10家医院的风湿科医生参加该研究,主要探索中轴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疾病负担.
作者:黄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具有潜在的恶性.目前,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及亚洲共识等均推荐直径大于2cm的间质瘤应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由于存在肿瘤破裂和复发的风险,不推荐腹腔镜下切除及内镜治疗;对于直径小于2cm且无恶性行为的间质瘤可进行密切随访.然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黏膜下肿瘤(SMT)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已有研究表明,内镜下切除相比外科开放手术,并发症和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晓铨;陈世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骨关节炎(OA)是常见的关节炎,在我国患者人数达2亿之多,居所有疾病致残原因第二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及国民经济的发展.2015年国际骨关节炎会议(OARSI2015)总结了OA近20年的十大进展,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OA被认为是一个全关节的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OA与传统的退化和老化不同,与炎症、代谢、免疫密切相关.OA的靶器官不仅仅在软骨,同样也可以累及到滑膜、软骨下骨和肌腱端炎,具有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骨质疏松症(OP)等相似的病理过程,所以OA的病理过程极其复杂,甚至超过R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绝不是人们平时所认为的一种简单疾病.
作者:张志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病率逐渐增多.心衰是老年常见病,老年患者不仅心衰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文献报道显示,并发症发生率为13%~22%不等,通常为多个并发症共存,平均为5个左右.我国51.3%的老年心衰患者需每日服药,18.7%的患者每日需服用3种药物,2.5%每日需服药物种类>6种,而每日服用10种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24%.
作者:卢永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生物可降解支架(BRS)可以通过完全降解而实现血管功能的恢复、降低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为患者未来可能需要的诊治方案留下了更多的选择空间.BRS不仅仅是材料技术的探索,更多的是一种治疗理念的革新,将引领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入新时代.
作者:沈雳;葛均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院内病死率出现大幅下降.然而,ChinaPEACE急性心肌梗死回顾性研究却显示,与2001年相比,2006年和201 1年的急性心肌梗死院内病死率并无显著改善.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蕴藏着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结为“做得少”和“做得差”两方面.“做得少”体现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率低.有数据显示,每年70万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仅占5%.“做得差”折射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延误问题.
作者:霍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已在金秋9月的广州成功落下帷幕.在会议期间,为了方便更多的神经科医生了解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病(AD)的新研究进展,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为会议服务,丹麦灵北公司坚持学术优先理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大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将交流现场部分精彩内容进行分享,以期引发更多临床思考.
作者:邢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据统计,中国至少有1000万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在过去十年中,心衰病死率增加了6倍.心衰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严重心衰患者1年病死率达到40%~50%,轻到中度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是15%~25%.在心脏病患者中,一半终死于心衰.
作者:张鸿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本报讯(记者雍伟哲)《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36期在“标准与规范”栏目,刊登了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与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共同组织制定的“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组织制定的《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大的特点是循证与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严格遵循目前国际上疾病治疗指南的循证医学模式与程序,坚持以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在尽可能全方位检索PUBMED、EMBASE、CBMDISC及CMCC等数据库中近10余年来关于抑郁障碍诊断、治疗相关文献后,由循证医学专家团队根据本指南所采纳的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中证据标准,对所有文中使用的参考文献进行分级,再由工作组中临床专家团队根据证据分级及临床实践经验分工写作,对治疗方法进行推荐.随后由多方对其评审.
作者:李凌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抑郁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神经科学研究前沿和世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项目组在1项国家“973”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以及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十多年来积极研究抑郁症新的发病机制,探索抑郁症客观临床诊断方法,并取得了系列成果.
作者:谢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本报讯(记者雍伟哲)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9月22-25日在美丽的岭南花城广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主任张辉,广东省医学会秘书长李国营,广东省医学会副秘书长蓝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肖海鹏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蒲传强教授、前任主任委员贾建平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崔丽英教授,副主任委员赵刚教授、谢鹏教授,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曾进胜教授、胡学强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病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神经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拥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2007年,只有150张床位、190多名员工的企业医院——广州邮电医院,整体改制移交给南方医科大学管理,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医三院).从此,南医三院砥砺前行,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人才队伍从弱到强,医院规模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长为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也是国内首个省级骨科学高等学府、医疗中心和研究培训基地.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根据新的胰腺炎国际共识——2012年亚特兰大修订版显示,急性胰腺炎按病理学角度分为间质水肿型和坏死型.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中很多会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伴随着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大幅度增加.
作者:蔡守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推荐理由:随着交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加,枢椎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枢椎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力学性能要求,给脊柱外科医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领域的临床调研不断推陈出新.为了给中国的骨科医师提供关于枢椎骨折治疗方面有效的信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对已发表的有关成人枢椎骨折治疗的中英文文献的系统性回顾分析,制定了《成人急性枢椎骨折循证临床诊疗指南》,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抑郁障碍和神经认知障碍是常见的临床情况,尤其见于老年人群.近年来,对两者间的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为认识和防治神经认知障碍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方向.抑郁障碍是神经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早期的研究,包括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抑郁症状是社区老年人群发生重性神经认知障碍(即传统意义的痴呆)的危险因素,与无抑郁者相比,发生阿尔兹海默病(AD)的比数比(OR)为1.39.对相关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显示抑郁是发生重性神经认知障碍,特别是AD的危险因素(OR=1.90).
作者:李焰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9月26-29日,第十八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APLAR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1 0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以及3000多名国内外风湿免疫领域专家和医务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风湿免疫疾病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话题.
作者:张广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全球范围的患病率高达0.5%~1.5%,中国为0.29% ~ 0.77%.SS以累及涎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证据支持环境、遗传等多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导致发病.
作者:陈华;张奉春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