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锦州市中学课桌椅卫生学调查

齐丽芬;王润萍;牟栅栅

关键词:公共设施(类目词), 卫生调查,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课桌椅是学校的必备教具,学生在校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课桌椅上度过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长期使用不合适的课桌椅,可引起脊柱弯曲和近视的发生.为此,笔者于2005年5~6月对锦州市6所中学学生的课桌椅现状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投毒致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4年10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卫生学校发生一起34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1 事件背景发生食物中毒的卫生学校是一所省级中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800余名.学校设有2个食堂,均采取对外承包经营方式运作.2004年10月9日19:34,接120急救中心电话报告发现食物中毒患者,宜昌市卫生监督中心立即派出2支应急分队分赴120急救中心和卫生学校开展调查处理.

    作者:刘翔;鲍志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太原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为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科学方法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太原市中小学学生卫生保健所每年均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1次健康普查,同时对部分厂矿学校学生也进行了体检,现对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雁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台州市1991~2005年高中毕业生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台州市高中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对台州市1991~2005年参加高考的255 651名高中毕业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05年台州市高考学生体检总合格率为9.75%,男生合格率(12.15%)高于女生(6.77%);1994年高(17.92%),2002年低(4.65%).报考专业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和身高不足.15 a共检出不合格考生420人,不合格率为0.16%,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结论台州市高中毕业生体检合格率较低,专业受限率较高.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合理营养是当前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姚许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浙江省某中学高三学生肺结核爆发调查

    2004年3月,浙江省兰溪市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在高考体检时发现15例可疑肺结核病人.经该市结核病防治所X线摄片复查,共确诊浸润型肺结核病人15例,其中痰检涂片阳性肺结核9例;对密切接触者110人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69例,确定为一起连续蔓延的肺结核病爆发.现将该校肺结核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小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学生人性化心理疏导模式的个案分析

    所谓人性即人的本性,是指为人类所共同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叫生物属性或动物性,是指人的机体通过各种形式的生理、生化活动,实现着体内与体外的物质代谢,保持与环境的平衡,以有利于个体与种系的保存、繁衍与发展的过程.自然属性是一切生物个体所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着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过程.人类个体的自然属性体现着人类文明的成分,本质的方面,决定于社会环境,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作者:殷鸿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某医学护理职业学院263名二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结果 263名高职生有心理症状的占6.8%,男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医学、药学专业学生在SCL-90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更多倾向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但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幻想、自责方式;3个不同专业学生在幻想和总均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其心理症状较男生明显.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曾天德;王凯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医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饮酒行为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及教育部门制定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2所医科大学学生饮酒行为的经历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总饮酒率为49.05%,男生为92.47%, 女生为6.21%;随着年级的增加,饮酒率呈上升趋势; 学生开始饮酒的年龄集中在13~18岁之间.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及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学生饮酒行为的保护因素;而男性、18岁前曾被独自关在家中、目睹家庭暴力及父亲饮酒等则是学生饮酒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大学生尤其是男性大学生的饮酒问题不容忽视,亟待在大学生中全面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宣传饮酒危害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姚捷;许娴;王茜;张克春;董玛霞;叶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柳州市2004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指导合理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135所中小学校7~19岁学生80 036名进行健康检测,生长发育水平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进行评价,营养状况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柳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不良人数高于发育上等人数,总营养不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高于小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2004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比2003年有较大提高,营养不良率也高于2003年.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阶段得到合理营养.

    作者:严志玲;黎明强;王萍;曾宪柳;杨兵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中生生活压力基本特点研究

    目的了解高中生生活压力的基本特点,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高中生生活压力问卷对7所学校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80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高中生半年内遭遇过的生活压力事件比例超过50%(总分平均为27.2),但生活压力事件所带来的压力程度并不高(平均每一件事的压力程度为1.75);高中生感到压力程度大的是他人期望压力和学业成就压力;高中生在客观生活压力和主观生活压力上都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结论应根据高中生生活压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来缓解高中生生活压力,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方双虎;胡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健康教育.方法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工科大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814名大学生总吸烟率为47.2%,饮酒率为92.9%.男生吸烟、饮酒、服食成瘾性药物及有性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吸烟与饮酒、自杀意念、性行为呈正相关.结论应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责任感及自我保健意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振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联系,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使用网络成瘾问卷(IAT)和自编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对广州市1 19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不同.单、双亲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上网时间与网络成瘾率成正比;不同上网地点网络成瘾性不同,其中在网吧上网易成瘾.结论男生网络成瘾性的比例高于女生,单亲家庭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性影响大,上网时间和上网地点均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作者:费利霞;邱绍德;姜庆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10年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学生近10 a的营养状况,掌握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笔者收集整理了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1996~2005年的学生体检数据,并对学生营养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徐家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学生生活习惯与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意识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传染病防治知识、防治意识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大学生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 0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3%的大学生生活习惯欠佳,传染病知识总答对率为43.5%,77.8%的学生传染病防治意识较为薄弱;生活习惯的好坏与传染病知识水平、防治意识的强弱有关.结论加强大学生传染病知识教育的力度,增强学生传染病防治意识,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对防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更为有利.

    作者:蔡玲;夏苏建;林汉生;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阜阳市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中小学生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生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干预措施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学校为单位,对阜阳市1995~2001年中小学生进行伤害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伤害总死亡率为26.62/10万.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为机动车交通事故(9.89/10万)、淹溺水(9.01/10万)、触电(3.04/10万)、跌坠落(1.28/10万)、自杀(0.93/10万).意外伤害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强化安全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马莉;胡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宁海县农村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现状

    宁海县自1985年至2001年,每年秋季对全县在校小学生开展集体驱虫防治肠道蠕虫感染.为了解当前农村儿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笔者于2004年10月对宁海县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志航;卢丽嫦;冯丛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例的救护

    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疗效好、对人体毒性小、价格低廉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菌药物,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使用较多.但其大的问题是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是危害病人生命的重要不良反应[1].现将1例因青霉素过敏导致休克,并迅速出现左心衰竭的病例救治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程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师范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调查

    心肺复苏是心跳、呼吸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使死亡的发生减少到低限度.有研究表明,在心跳停止4 min内开始有效心肺复苏者约50%被救活,4~6 min开始者10%被救活,10 min以上开始有效心肺复苏者极少存活[1].要提高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必须依靠全民参与[2].为了解师范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现状,以便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6月上旬对浙江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根芝;胡高楼;李旭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状况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藏、汉、羌族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状况,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测量四川省阿坝州7~18岁藏、汉、羌族1 822名男女儿童少年的身高、坐高、前臂长和膝高4项指标,并对其骨骼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藏族男女儿童少年各项指标均大于当地羌、汉族,其中7~9岁和17~18岁2个年龄段尤为明显;与全国学生平均身高相比,藏族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高于乡村水平,羌、汉族与全国乡村水平相当;除藏男9岁组和藏女7岁组外,3个民族儿童少年身高均低于四川省同年龄组平均水平.结论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男女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较差,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

    作者:胡小琪;张琚;张倩;张必科;崔宝荣;王志文;唐晓均;唐志;马冠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锦州市中学课桌椅卫生学调查

    课桌椅是学校的必备教具,学生在校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课桌椅上度过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长期使用不合适的课桌椅,可引起脊柱弯曲和近视的发生.为此,笔者于2005年5~6月对锦州市6所中学学生的课桌椅现状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作者:齐丽芬;王润萍;牟栅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幅度回升,世界卫生组织把结核病列为全球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我国2000年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结核病感染率为44.5%,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每年新发结核病100余万人,25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75%的结核病人年龄为15~50岁;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我国政府印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把健康教育作为控制结核病的措施之一,并明确提出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2010年达到80%的目标.卫生部、教育部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3]187号),要求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为了解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笔者于2004年10月对某高等师范学校新入学学生防治结核病知识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