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为在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某医学院贫困新生32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8周的系统心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应付方式问卷(WCQ)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后,2组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提高,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等应付方式得到改善(P<0.05或P<0.01).结论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贫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申正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气质、智能水平儿童的适应能力,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取549例3~6岁儿童,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PTQ)、S-M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瑞文测试联合型(CRT)及PPVT法进行评定.结果学龄前儿童的适应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应能力与智商无显著相关.结论适应行为和智力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反映了智力功能的不同侧面.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可塑性较大.
作者:陈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指导合理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135所中小学校7~19岁学生80 036名进行健康检测,生长发育水平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进行评价,营养状况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柳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不良人数高于发育上等人数,总营养不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高于小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2004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比2003年有较大提高,营养不良率也高于2003年.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阶段得到合理营养.
作者:严志玲;黎明强;王萍;曾宪柳;杨兵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宁海县自1985年至2001年,每年秋季对全县在校小学生开展集体驱虫防治肠道蠕虫感染.为了解当前农村儿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笔者于2004年10月对宁海县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志航;卢丽嫦;冯丛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科学方法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太原市中小学学生卫生保健所每年均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1次健康普查,同时对部分厂矿学校学生也进行了体检,现对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雁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与健康教育的探讨,为改进健康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方法,对浙江省10所高校在校学生1 342名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健康教育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5.42%的大学生对健康内涵的理解是正确的.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客观的认识,缺少自我保健意识,存在着饮食不合理、嗜烟酗酒、生活无规律、滥用保健品和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行为习惯.结论大学生在对健康内涵理解、生活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保健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吴暅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气质量对小学生肺通气功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控制空气污染对学生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在唐山市工业区、清洁区、商业区、交通区共选取1 332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非特异免疫功能、因病缺课率的测定和调查.结果在均衡了小学生的个人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和室内空气污染因素后,工业区小学生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异常率、商业区小学生FEV异常率、交通区小学生FVC和FEV异常率均高于清洁区(P<0.05),且SIgA水平高于清洁区(P<0.05),唾液溶菌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清洁区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分别为32.6%,30.2%,4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气污染可使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增加,肺通气功能受损,SIgA水平升高.
作者:高红霞;高铁利;高振杰;王晨光;闫红;张艳淑;冯福民;徐应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烟草是造成世界人口过早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3亿多烟民中,有1/3是青少年,仅中学生就达500多万,而且呈上升趋势[1].15岁以上人口吸烟率为20%~35%[2],成年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在10~15岁.中学生吸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职业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值得重视.
作者:季巧英;梅少林;杨先园;张森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女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近年来生殖道感染、非意愿妊娠、妇科疾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1].如何提高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水平,已成为教育与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比较中国矿业大学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性教育方法,为高校女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胡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初中聋生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和改善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河北省85名初中聋生和120名健听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男生(P<0.05);初中聋生与健听学生家庭环境在亲和度、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4个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矛盾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聋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r=0.36),与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5),与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r=-0.43).父母文化程度与聋生的自责倾向、冲动倾向(r值分别为-0.26和0.2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娱乐性、情感表达等多因素影响.
作者:刘毅玮;冯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藏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的基本资料,为当地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71名恒牙列初期藏族学生,对其进行牙合关系调查,按Angle错牙合分类法分类,数据处理用SPSS 11.5软件包.结果当地恒牙列初期藏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7.1%,男生患病率为65.4%,女生患病率为6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8,P>0.05);错牙合畸形构成比以AngleⅢ类为多(χ2=10.622,P<0.01),占39.2%.结论当地藏族学生恒牙列初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错牙合畸形AngleⅢ类多.
作者:黄克强;李曦光;席焕久;王稚英;李春山;王鲲;任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一般认为,自我防御机制作为应激和健康的中介变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中学生自卑感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分离的状态.该文试图针对中学生自卑的心理防御机制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孔维民;张喜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中、重度贫血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为了解盐城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指导贫血防治工作,笔者对1985~2004年盐城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戴寿桂;孙中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学生近10 a的营养状况,掌握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笔者收集整理了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1996~2005年的学生体检数据,并对学生营养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徐家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疗效好、对人体毒性小、价格低廉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菌药物,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使用较多.但其大的问题是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是危害病人生命的重要不良反应[1].现将1例因青霉素过敏导致休克,并迅速出现左心衰竭的病例救治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程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淮北市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ADHD)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该市5 907名6~12岁在校儿童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岳亿玲;李颖;李玉芹;岳凌云;路安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常熟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平原,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县级市第2位.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肠道线虫感染率不断下降.为了解常熟市儿童蛲虫感染现状,2003~2004年笔者对城乡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了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安华;陈锦珠;张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4年10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卫生学校发生一起34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1 事件背景发生食物中毒的卫生学校是一所省级中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800余名.学校设有2个食堂,均采取对外承包经营方式运作.2004年10月9日19:34,接120急救中心电话报告发现食物中毒患者,宜昌市卫生监督中心立即派出2支应急分队分赴120急救中心和卫生学校开展调查处理.
作者:刘翔;鲍志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联系,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使用网络成瘾问卷(IAT)和自编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对广州市1 19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不同.单、双亲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上网时间与网络成瘾率成正比;不同上网地点网络成瘾性不同,其中在网吧上网易成瘾.结论男生网络成瘾性的比例高于女生,单亲家庭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性影响大,上网时间和上网地点均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作者:费利霞;邱绍德;姜庆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殖健康KAP(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开展性教育、生殖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重庆师范大学一年级文科专业9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过性知识教育的学生占56.88%,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占50.43%,95.59%的大学生认为性健康教育课很有必要、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面存在不足;近50%的大学生对性问题持开放态度,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重庆师范大学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相对不足,需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朱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