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藏那曲地区藏族学生恒牙列初期错牙合畸形调查

黄克强;李曦光;席焕久;王稚英;李春山;王鲲;任甫

关键词:牙疾病, 患病率, 少数民族, 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藏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的基本资料,为当地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71名恒牙列初期藏族学生,对其进行牙合关系调查,按Angle错牙合分类法分类,数据处理用SPSS 11.5软件包.结果当地恒牙列初期藏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7.1%,男生患病率为65.4%,女生患病率为6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8,P>0.05);错牙合畸形构成比以AngleⅢ类为多(χ2=10.622,P<0.01),占39.2%.结论当地藏族学生恒牙列初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错牙合畸形AngleⅢ类多.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淮北市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病情况

    为了解淮北市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ADHD)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该市5 907名6~12岁在校儿童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岳亿玲;李颖;李玉芹;岳凌云;路安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国矿业大学女生不同性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比较

    女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近年来生殖道感染、非意愿妊娠、妇科疾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1].如何提高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水平,已成为教育与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比较中国矿业大学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性教育方法,为高校女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胡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云南不同地区幼儿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云南不同地区幼儿血铅水平、铅中毒等级及流行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云南昆明市市内3所幼儿园和1所铅锌矿区幼儿园、托儿所及1个离铅锌矿区10 km的城关幼儿园共814名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被试者静脉血,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并填写儿童个人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结果市内3所幼儿园幼儿的静脉血铅均值分别为74.64 μg/L,67.44 μg/L,66.20 μg/L,矿区幼儿园、托儿所为173.90 μg/L,城关幼儿园为133.09 μg/L.市内3所幼儿园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的分别占17.37%,10.94%,10.91%;矿区幼儿园、托儿所占87.70%,城关幼儿园占70.27%.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以3岁以下年龄组为高.结论铅中毒与幼儿的学习、居住环境及生活习惯关系密切,2岁左右是儿童铅暴露的关键时期.

    作者:石世同;马越明;刘洪玉;倪林仙;陈祝;周晋静;郑福兰;石明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宁海县农村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现状

    宁海县自1985年至2001年,每年秋季对全县在校小学生开展集体驱虫防治肠道蠕虫感染.为了解当前农村儿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笔者于2004年10月对宁海县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志航;卢丽嫦;冯丛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学生生活习惯与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意识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传染病防治知识、防治意识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大学生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 0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3%的大学生生活习惯欠佳,传染病知识总答对率为43.5%,77.8%的学生传染病防治意识较为薄弱;生活习惯的好坏与传染病知识水平、防治意识的强弱有关.结论加强大学生传染病知识教育的力度,增强学生传染病防治意识,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对防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更为有利.

    作者:蔡玲;夏苏建;林汉生;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山东省2所高校新校区教室环境质量评价

    目的了解高校新校区教室环境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卫生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卫生监督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2所高校新校区的部分教室,对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采光系数、噪声、CO、CO2、甲醛、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细菌总数共10项环境卫生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污染较严重的项目是PM10、噪声,污染较轻的项目是甲醛、CO2、微生物.校园绿化程度对空气中PM10浓度影响很大.开窗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CO2浓度.结论高校新建校区的教室室内环境存在若干卫生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改进环境卫生质量.

    作者:隋少峰;刘志艳;李莉;黄东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投毒致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4年10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卫生学校发生一起34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1 事件背景发生食物中毒的卫生学校是一所省级中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800余名.学校设有2个食堂,均采取对外承包经营方式运作.2004年10月9日19:34,接120急救中心电话报告发现食物中毒患者,宜昌市卫生监督中心立即派出2支应急分队分赴120急救中心和卫生学校开展调查处理.

    作者:刘翔;鲍志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沈阳市城区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

    目的了解沈阳市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沈阳市城区9所高中分层抽取1 800名学生,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近1 a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结果高中生普遍存在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有63.28%的高中生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38.83%不遵守交通规则,5.50%曾经离家出走,1.94%曾经尝试自杀,1.17%曾经使用毒品,2.67%的高中生发生过性行为.结论高中生存在多种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张丹;汤先伟;范康敏;杨永建;刘峥华;赵德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浙江省某中学高三学生肺结核爆发调查

    2004年3月,浙江省兰溪市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在高考体检时发现15例可疑肺结核病人.经该市结核病防治所X线摄片复查,共确诊浸润型肺结核病人15例,其中痰检涂片阳性肺结核9例;对密切接触者110人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69例,确定为一起连续蔓延的肺结核病爆发.现将该校肺结核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小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张家港市某中学学生自卑心理防御机制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般认为,自我防御机制作为应激和健康的中介变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中学生自卑感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分离的状态.该文试图针对中学生自卑的心理防御机制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孔维民;张喜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据估计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 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作者:徐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中生生活压力基本特点研究

    目的了解高中生生活压力的基本特点,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高中生生活压力问卷对7所学校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80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高中生半年内遭遇过的生活压力事件比例超过50%(总分平均为27.2),但生活压力事件所带来的压力程度并不高(平均每一件事的压力程度为1.75);高中生感到压力程度大的是他人期望压力和学业成就压力;高中生在客观生活压力和主观生活压力上都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结论应根据高中生生活压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来缓解高中生生活压力,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方双虎;胡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高等职业学院女生儿童期性虐待情况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学院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对成年女生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性虐待问题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等职业学校701名女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及其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701名女生中有155人(22.11%)回答18岁以前曾经历过至少1次1种或多种性虐待,其中98人(13.98%)回答经历过至少1次1种性虐待,57人(8.13%)回答经历过多种性虐待;以其经历过的严重的性虐待进行统计,有75人(10.70%)被非身体接触性性虐待,有80人(11.41%)被身体接触性性虐待,其中包括26人(3.71%)被试图性交和8人(1.14%)被强行性交.16岁以前有117人(16.69%)曾经历过性虐待.与没有性虐待经历的女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行为症状因子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重视女童性虐待问题,儿童期性虐待经历是导致成年后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殿凤;孙言平;段亚平;仇莉;刘翠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初中聋生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和改善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河北省85名初中聋生和120名健听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男生(P<0.05);初中聋生与健听学生家庭环境在亲和度、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4个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矛盾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聋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r=0.36),与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5),与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r=-0.43).父母文化程度与聋生的自责倾向、冲动倾向(r值分别为-0.26和0.2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娱乐性、情感表达等多因素影响.

    作者:刘毅玮;冯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健康教育.方法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814名工科大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814名大学生总吸烟率为47.2%,饮酒率为92.9%.男生吸烟、饮酒、服食成瘾性药物及有性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吸烟与饮酒、自杀意念、性行为呈正相关.结论应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责任感及自我保健意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振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中学569名初中男生外生殖器异常情况调查

    为掌握青少年青春期外生殖器官异常情况,让患有外生殖器异常的青少年能得到及时治疗,以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上海市姚连生中学于1993年和1999年对男生进行了外生殖器官异常情况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闵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丽水市3所职业高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烟草是造成世界人口过早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3亿多烟民中,有1/3是青少年,仅中学生就达500多万,而且呈上升趋势[1].15岁以上人口吸烟率为20%~35%[2],成年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在10~15岁.中学生吸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职业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值得重视.

    作者:季巧英;梅少林;杨先园;张森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联系,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使用网络成瘾问卷(IAT)和自编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对广州市1 19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不同.单、双亲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上网时间与网络成瘾率成正比;不同上网地点网络成瘾性不同,其中在网吧上网易成瘾.结论男生网络成瘾性的比例高于女生,单亲家庭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性影响大,上网时间和上网地点均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作者:费利霞;邱绍德;姜庆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10年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学生近10 a的营养状况,掌握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笔者收集整理了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1996~2005年的学生体检数据,并对学生营养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徐家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台州市1991~2005年高中毕业生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台州市高中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对台州市1991~2005年参加高考的255 651名高中毕业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05年台州市高考学生体检总合格率为9.75%,男生合格率(12.15%)高于女生(6.77%);1994年高(17.92%),2002年低(4.65%).报考专业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和身高不足.15 a共检出不合格考生420人,不合格率为0.16%,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结论台州市高中毕业生体检合格率较低,专业受限率较高.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合理营养是当前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姚许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