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在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呈现出快速生长(faster growth)、长腿(long leg length)、机器人样体脂分布(android body fat distribution)和超重(overweight)、肥胖(obesity)等态势[1].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加速现象方兴未艾,但肥胖的快速增长和体质增长落后于体格发育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关注[2].尽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目前仍不明了,但越来越多的出生队列研究表明,青春期生长突增与性发育提前、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癌症、心理行为问题以及早期生长和经历相关[3-7].无论是在理论上探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早期生长在生长发育和终生健康方面的影响,还是在实践上对儿童保健、学校卫生和成人期疾病的早期预防,其意义十分明显.迫切需要我们迎头赶上,填补我国在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及其与成人健康关系的队列研究上的空白,争取在部分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0~5岁儿童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0~5岁儿童1 085名进行血清维生素A测定,同时进行包括膳食、健康、家庭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合肥市儿童维生素A均值为29.664 g/dL,儿童维生素A肯定缺乏检出率为7.6%;均值和缺乏率城市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每日食用奶制品儿童和父母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较低.结论 合肥市是0~5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轻度亚临床地区,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
作者:傅苏林;张黎明;周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HIV/AIDS相关行为,并探讨其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227名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恋爱经历与安全依恋模式得分呈正相关,与恐惧型呈负相关;性经历与恐惧型呈负相关.调查对象对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和感染身份的暴露与安全型正相关,与沉溺型负相关,与恐惧型负相关;高危行为的部分影响因素也与依恋模式相关.结论 依恋模式对医科大学生的HIV/AIDS相关行为有重要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海燕;王德斌;程静;黄正林;管建粉;童连;洪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超重及肥胖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饮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方法 根据体检结果,以同时满足我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制订的身高标准体重和BMI指数≥24为超重、≥26为肥胖2项作为判定标准,共确定超重及肥胖儿童81名.采用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查所用的标准测量方法,对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血进行血脂系列测定;采用3 d记账法记录儿童的食物摄入情况.结果 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生率达25.9%;进入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后,肥胖儿童身高的发育水平有低于正常儿童发育水平的趋势;除12岁女生外,其他各性别年龄组肥胖儿童的肺活量指数均低于同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平均值(P<0.01);9.7%的超重及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异常;肥胖儿童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脂肪摄入量高.结论 肥胖对儿童血压、肺脏机能、血脂、青春期后身高的发育有明显的负性影响.
作者:王荔;王祝欣;白淘;王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市区1~12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郑州市上街区3所幼儿园、1所小学1 066名1~12岁儿童,取其指尖血,测定血锌原卟啉含量(ZPP).同时对其中的424名儿童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血ZPP水平为3.273 μg,血铅超标率为59.76%;男性儿童为3.210 μg,女性儿童为3.336 μ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家中有摩托车、汽车,父母吸烟,咬手指是儿童血铅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儿童血铅水平的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血铅超标率较高.应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马景芳;石松和;梁世杰;毕连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地区某一时期政治、经济和医疗保健水平.观察和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可为今后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策略和依据.2005年4~6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对城区76所托幼机构的6 85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体格发育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雷军;周晓燕;徐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病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65例青少年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3名),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8周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抑郁量表得分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得分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慢性肾病青少年的抑郁状态.
作者:汪吉平;李志刚;徐桂霞;骆俊秀;单新莉;李虹;王孝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和期望程度,为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自我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西南师范大学96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改变情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可分为身体、个性心理、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6类,其中学习自我改变期望高,生活自我改变期望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在身体、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自我改变期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别、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个性心理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存在显著影响.
作者:李菲菲;刘电芝;刘宝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牙科人力的严重短缺及其分布的不合理,牙医人口比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牙科服务的需要.我国的牙医人口比约为1:35 000,属世界低比例国家,不能满足为大部分人服务.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在上学期间通常无法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或治疗,普通学校的校医室难以实施复杂的口腔预防或治疗措施,而专业机构又很难进入学校开展口腔保健项目.因此,在校学生的龋病预防已逐渐成为牙病防治工作的难点之一.
作者:肖悦;梁芮;张勇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荨麻疹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特别是在春季北方风沙弥漫,南方风急尘扬情况下,发病人数剧增.笔者采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影响库区初中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为三峡库区初中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初中学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三峡库区初中生67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城乡、是否住校、患慢性疾病情况、是否近视、睡眠情况、锻炼情况、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13种因素与生活质量各维度或大多数维度均有显著性关系.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住校、睡眠情况、锻炼情况和父母亲的教育方式为影响库区初中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父母的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情况、视力情况及城乡对个别维度有影响.结论 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积极发展经济,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库区学生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宏;刘达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庆大霉素价格低廉,抗菌效果较好,是高校医院常用的广谱抗菌素.笔者在门诊工作中,收集了庆大霉素致过敏反应病例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才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大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将严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了解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消除致伤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每一位带训教师应思考的问题.笔者多年带队训练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对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董玉福;高炳乾;张文星;高炳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是反映学校健康保健工作的指标之一.为了解曲靖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探索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学生健康的各种因素,并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2004年对曲靖市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敏兰;汪德梅;盛立萍;覃玲;何艳丽;郭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为全面了解学龄儿童的健康状况,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督,促进儿童健康成长,2005年5~7月对绍兴市区托幼机构的9 05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昱华;胡阳春;钱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和性别差异,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选择2所中小学7~15岁体重正常儿童180名,每性别、年龄组约10名,采用DEXA测定身体成分.结果 7~13岁儿童机体脂肪组织(FM)及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3岁以后有所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去脂肪组织(FFM)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四肢和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接近,男生7~13岁、女生7~12岁四肢脂肪组织占全身脂肪组织百分比大于躯干,但男生14~15岁、女生13~15岁小于躯干.结论 青春期前后儿童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随年龄而变化,且男女差异明显;男性脂肪向心性分布加速期在12岁,女性在10岁.
作者:马军;冯宁;张世伟;潘勇平;黄永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儿童气质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3~6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和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对1 827名3~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型、I-D型及E型儿童中有睡眠障碍者分别为33.67%,32.95%和15.53%;睡眠障碍儿童的节律性、适应性得分及心境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质维度得分与儿童的睡眠时间无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气质类型存在密切相关.
作者:杨少萍;吴汉荣;张斌;涂忆桥;彭安娜;姚顺芳;陈忠;王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和广西3省(区)交界地区,共有人口200多万.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湖南省侗族共84.21万人,居全省少数民族第3位,主要居住于湖南怀化的通道、新晃、靖州等县.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南侗族的文化与体育发展较慢,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调查数据缺乏,笔者分析侗族青少年的身高坐高发育状况,不仅可以丰富侗族人类学研究成果,而且对侗族青少年的营养指导、学生体育训练和体育选才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皮建辉;雷鸣枝;吴亿中;邓莉;肖桂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南阳市青少年自杀倾向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自杀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阳市16所学校的学生4 241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有24.9%,6.8%,1.9%的学生在过去1 a内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试图自杀行为.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学校类别、学习成绩、学习压力、父母是否离异、是否经常受到欺侮、是否常感孤独、是否常失眠等.结论 应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努力,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发生.
作者:李文梅;张玉超;李雷;李君;武砚斐;郭颖兰;王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国内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现状,为缓解教师的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对保定市512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 男性教师非人性化程度比女性严重,同时比女性体会到更多的个人成就感;年轻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而个人成就感低;低职称教师总体倦怠水平高;博士学历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本科学历教师个人成就感低;经济收入方面,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结论 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在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经济收入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李淑环;宋慧军;邱红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