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百万;余学峰
目的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揭示网络成瘾的内部动因.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和美国匹兹堡大学金伯利·杨(K.S.Young)教授设计的网络成瘾问卷,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西安市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良的性格特点与网络成瘾相关,男、女生成瘾特点不同,网络成瘾者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历史均明显高于非成瘾者,理科类院校学生的成瘾人数高于文科类和艺术类院校学生.结论不良人格特质的学生容易上网成瘾.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因子明显低于非成瘾者.
作者:李望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荆门市城区各学校也安装了桶装纯净水饮水机.为进一步规范桶装饮用纯净水市场,提高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质量,保障广大师生的饮水卫生,2003年5月,笔者对荆门市27所学校的纯净水饮水机冷水口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并进行了卫生整改,现将整改前后,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状况比较如下.
作者:陈天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探讨日常饮食习惯与尿粪黄曲霉毒素代谢物(AFM1)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健康男性在校大学生300名,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测量、肝功能及HBsAg检测,并收集尿液、粪便测定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调查对象的膳食摄入基本合理,但奶类摄入明显不足.尿黄曲霉毒素代谢物(AFM1)阳性率为47%,尿AFM1水平与进食种类无明显相关关系.HBsAg阳性组粪便黄曲霉毒素Q1(AFQ1)和AFM1含量显著高于HBsAg阴性组.结论调查对象的营养状况良好;膳食结构基本合理,但需增加奶类摄入.
作者:马静;刘静;朱惠莲;夏颖;唐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女生在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的考试、升学、就业等制度的改革对师范生尤其是女生的情绪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了解高等师范院校女生抑郁情绪的状况,对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水平,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作者:尚国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有关吸烟的知识、态度与行为,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某医学院一~三年级学生1 726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吸烟认知和态度.结果 1 726名医学生中,尝试吸烟率为22.7%,男生为35.2%,女生为11.1%;每日吸烟率为0.8%,男生为1.4%,女生为0.2%;平均尝试吸烟年龄为11.3岁.90%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吸烟能引起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对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和烟焦油的知晓率分别为94.1%和91.8%,90%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吸烟、被动吸烟对健康有害,75.7%的学生认为医疗卫生人员应带头不吸烟.结论医学生中仍有部分人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有必要在医学院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他们对吸烟与健康的认识.
作者:张彩霞;陈维清;卢次勇;罗亦娟;邓雪清;凌文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培训学生卫生员是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职责,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小学的学生卫生员年龄虽小,但有一份光荣感和乐于为班级集体服务的精神.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学习.
作者:闫垣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艾滋病(AIDS)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AIDS 的病死率极高,虽然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对AIDS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目前尚未研制出治愈AIDS的特效药物和有效的疫苗.众所周知,AIDS传播与社会环境和人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只要远离致病的危险因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作者:马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学生贫血状况,进一步探讨学生贫血防治措施,笔者于1991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对贵州省汉、苗、布依、侗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这是常见,但也是不易察觉和被识别的心理障碍.其病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近年来,青少年抑郁患者越来越多,社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大约为1.8%~7.8%[1].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为8.3%[2].
作者:龚银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肥胖对儿童生理功能的危害,为建立有效而又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3所(好、中、差各1所)学校肥胖儿童106名与相应对照组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并对这些肥胖儿童中90人进行为期1 a的健康干预.结果肥胖组血压、皮褶厚度、50 m跑时间高于对照组,肺活量指数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尿酸值高于对照组;脂肪及总能量摄入高于对照组.通过健康干预体重、收缩压、三酰甘油、血尿酸等多项指标降低,饮食行为中总能量及脂肪摄入减少,且运动形式转变,运动量增加.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儿童身体的损害累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但通过采用科学的健康干预手段,各项指标值能有所改善.
作者:冯承芸;邓冰;熊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莒南县隶属沂蒙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以前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由于存在一些错误的饮食观念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小学生中至少有30%的儿童存在着营养问题[1,2],笔者于2003年对全县城乡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玉坤;王冬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武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479人.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8%;有过自杀/自伤行为、抑郁、焦虑及神经质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显著影响.结论对有过自杀/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对大学生情绪方面的辅导,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预防自杀的关键.
作者:于情;王礼桂;黄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其发展规模与速度同学院本身资金紧缺、教学资源的存量不足和增量较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其中卫生工作存在的矛盾尤为突出,亟待改革.
作者:王天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甘肃省学生视力状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2000年按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实施方案,对甘肃省大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杲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2月21日21:30,垫江县卫生监督所接该县砚台镇卫生院报告,该院收治了顺昌村有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的儿童病例10多名,疑为食物中毒.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包头市蒙古族小学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和特点,为研究儿童个性心理发展提供资料.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包头市蒙古族小学在校生548名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等分量表得分,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01);随着年级的增加,男生的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等分量表得分显著增加,女生的行为、焦虑分量表得分显著增加.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自我意识.儿童教育要针对这些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以减少由于儿童自我意识不良倾向所引起的行为、学习和人格等障碍.
作者:关明杰;徐能义;李香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吸烟状况,探讨吸烟行为与其他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1 095名一~四年级医学本科生的吸烟行为和其他14项危险行为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生吸烟报告率高于女生,分别为38.5%和7.6%;来自农村学生的吸烟率高于城镇学生;吸烟行为在各年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吸烟行为与饮酒行为、喝醉酒、打架行为、参与过赌博4项危险行为有关系,OR值分别为6.05,2.06,2.02,1.96.结论医学生吸烟率较高,吸烟行为与其他危险行为关系密切.
作者:胡利人;丁元林;孔丹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探讨玉林师范学院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状况和特点,笔者对该校1991年和2000年2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以进一步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以便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蒙祖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景宁县畲、汉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乡镇17所学校7~17岁畲族男、女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同等数量的汉族学生进行1∶1的配比分析.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判定标准.结果营养不良率和超重率畲族女生分别为8.05%和4.93%,汉族女生分别为11.09%和4.28%,均高于畲族男生的6.55%,2.14%及汉族男生的8.96%和2.41%(P<0.01);畲族小学生高于畲族中学生,汉族学生则相反.肥胖率县城畲族学生为2.92%,高于乡镇畲族学生的1.09%和县城汉族学生的1.68%(P<0.01).结论景宁县畲、汉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同时并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希标;胡思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银川市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常见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对银川市2所中学1 246名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常见病(龋齿、沙眼、视力低下)进行3 a动态观察.结果学生营养状况3 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龋齿患病率由12.0%上升到18.3%,视力低下率由41.8%上升到64.4%,沙眼患病率由10.7%上升到16.3%.结论学生营养状况3 a无变化,3种常见病患病率均有明显上升.应加强对中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刘秀英;胡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