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英;胡继红
目的了解医学生有关吸烟的知识、态度与行为,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某医学院一~三年级学生1 726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吸烟认知和态度.结果 1 726名医学生中,尝试吸烟率为22.7%,男生为35.2%,女生为11.1%;每日吸烟率为0.8%,男生为1.4%,女生为0.2%;平均尝试吸烟年龄为11.3岁.90%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吸烟能引起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对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和烟焦油的知晓率分别为94.1%和91.8%,90%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吸烟、被动吸烟对健康有害,75.7%的学生认为医疗卫生人员应带头不吸烟.结论医学生中仍有部分人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有必要在医学院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他们对吸烟与健康的认识.
作者:张彩霞;陈维清;卢次勇;罗亦娟;邓雪清;凌文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体育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1].运动损伤的发生,或轻或重地影响到体育运动者的健康、学习和工作,严重者还会削弱伤者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笔者对吉首大学医学院2000~2002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龚兴牡;陈景;张福兰;薛桂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肥胖对儿童生理功能的危害,为建立有效而又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3所(好、中、差各1所)学校肥胖儿童106名与相应对照组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并对这些肥胖儿童中90人进行为期1 a的健康干预.结果肥胖组血压、皮褶厚度、50 m跑时间高于对照组,肺活量指数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尿酸值高于对照组;脂肪及总能量摄入高于对照组.通过健康干预体重、收缩压、三酰甘油、血尿酸等多项指标降低,饮食行为中总能量及脂肪摄入减少,且运动形式转变,运动量增加.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儿童身体的损害累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但通过采用科学的健康干预手段,各项指标值能有所改善.
作者:冯承芸;邓冰;熊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北方地区健康回族中小学生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浓度,评价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法用EDTA-Na2抗凝法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对95名中小学生进行检测.结果小学生血浆MBL的含量为(3.259±2.550)mg/L,中学生为(4.192±2.554)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1,P>0.05);女生血浆MBL的含量为(3.433±2.567)mg/L,男生为(3.850±2.567)mg/L,女生略低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P>0.05).结论血浆MBL含量在北方地区男女中小学生中处于相对一致的水平.
作者:李萍;贾天军;韩瑞;石万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为了解黄冈市市属中小学学生贫血状况及血红蛋白(Hb)含量,以便为今后防治中小学生贫血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年对黄冈市市属3所学校中小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百万;余学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我国食品卫生监管理念的一次重大更新.其总体目标是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科学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水平和效能,鼓励企业自律,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笔者于2003年3月起在学校食堂试点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现就近1年来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卞力锋;周颖;施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中生血压状况,探讨超重、学习压力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分析大连市2003年高考学生体检资料中血压相关数据.结果各类型血压升高检出率均高于同类报道,且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学校学生间差异有显著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偏高占4.51%,收缩压偏高占6.71%,舒张压升高占16.33%.结论血压升高已成为影响中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习压力与肥胖在血压升高中的独立危险作用日渐突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纳入中学生保健日程.
作者:隋承锋;关晓鸥;张晓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武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479人.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8%;有过自杀/自伤行为、抑郁、焦虑及神经质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显著影响.结论对有过自杀/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对大学生情绪方面的辅导,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预防自杀的关键.
作者:于情;王礼桂;黄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景宁县畲、汉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乡镇17所学校7~17岁畲族男、女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同等数量的汉族学生进行1∶1的配比分析.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判定标准.结果营养不良率和超重率畲族女生分别为8.05%和4.93%,汉族女生分别为11.09%和4.28%,均高于畲族男生的6.55%,2.14%及汉族男生的8.96%和2.41%(P<0.01);畲族小学生高于畲族中学生,汉族学生则相反.肥胖率县城畲族学生为2.92%,高于乡镇畲族学生的1.09%和县城汉族学生的1.68%(P<0.01).结论景宁县畲、汉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同时并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希标;胡思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个性特征及焦虑现状,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帮助.方法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儿版)(EPQ)和状态-特征焦虑量表(STAIC)对长沙市部分小学四~六年级40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特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六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要好于其他年级.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焦虑症状的产生主要与情绪性个性特征及性别有关.
作者:周路平;欧倩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有氧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SAS)、抑郁(CES-D)和自尊(SES)量表及自制运动行为自评表,整群随机抽取云南省8个地区28所中学、6所大学初高中及大学生4 838名进行调查,并按性别分层作锻炼优劣队列的焦虑、抑郁或自尊比较.结果青少年运动不足达53.35%,女生(58.20%)显著高于男生(49.19%),尤以高中学段突出.女生SAS,SES,CES-D得分分别为(43.17±8.43),(21.89±4.21),(9.96±5.41)分,显著高于男生的(42.52±4.33),(21.41±5.39),(9.51±8.58)分(P<0.05).体育人口自尊水平高,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氧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河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营养状况是评价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丹阳市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于2003年10月对该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吉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因为各种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生心理辅导,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尽可能得以全面发展,从而促成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李道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目前我国已有1.3亿病毒携带者,2 000万乙肝病人.乙肝病毒(HBV)主要存在于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的血液中,同时乙肝病人及HBV携带者的分泌物均可带有HBV,接触者都有感染HBV的可能性,尤其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医务工作者.
作者:毕清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营养不良及肥胖问题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了解永安市学生营养状况变化,笔者对1998和2003年永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便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作者:杨家标;罗有祥;邱冠雄;林忠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在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防治艾滋病疫苗和药物的情况下,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1].为探讨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办法,笔者对河南省2所师范类大学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奉化市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2003年4~5月该市对8所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全面体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娅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2月21日21:30,垫江县卫生监督所接该县砚台镇卫生院报告,该院收治了顺昌村有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的儿童病例10多名,疑为食物中毒.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父母教育方式和学生个性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修订版(EPQ儿童版)>及<家庭教育方式量表(EMBU)>对424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育方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关系密切,子女学习成绩与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呈正相关,与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呈负相关.EPQ的P,E,N 3个维度的个性特质对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父母教育方式和学生自身个性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父母应采取情感温暖、理解、民主的教养方式,培养子女形成良好个性,从而促进子女成绩的提高.
作者:李燕芬;李廷杰;邹宇华;梁桂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艾滋病(AIDS)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AIDS 的病死率极高,虽然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对AIDS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目前尚未研制出治愈AIDS的特效药物和有效的疫苗.众所周知,AIDS传播与社会环境和人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只要远离致病的危险因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作者:马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