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治疗进展

龚银清

关键词:抑郁症, 治疗, 精神卫生, 发展趋势, 青少年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这是常见,但也是不易察觉和被识别的心理障碍.其病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近年来,青少年抑郁患者越来越多,社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大约为1.8%~7.8%[1].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为8.3%[2].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汉族学生2000年视力状况分析

    为了解甘肃省学生视力状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2000年按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实施方案,对甘肃省大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杲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认识与思考

    因为各种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生心理辅导,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尽可能得以全面发展,从而促成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者:李道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骨折伤90例分析

    骨折伤在意外伤害事故中占较大比例,其原因多种多样.为了掌握在校大学生骨折伤的特征及原因,便于以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笔者对到中国矿业大学校医院就诊的骨折伤的大学生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医学生吸烟与相关危险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吸烟状况,探讨吸烟行为与其他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1 095名一~四年级医学本科生的吸烟行为和其他14项危险行为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生吸烟报告率高于女生,分别为38.5%和7.6%;来自农村学生的吸烟率高于城镇学生;吸烟行为在各年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吸烟行为与饮酒行为、喝醉酒、打架行为、参与过赌博4项危险行为有关系,OR值分别为6.05,2.06,2.02,1.96.结论医学生吸烟率较高,吸烟行为与其他危险行为关系密切.

    作者:胡利人;丁元林;孔丹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丹阳市2003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是评价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丹阳市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于2003年10月对该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吉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然情景下儿童两难对策与价值取向的实验研究

    价值取向是个体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时,对值得做与不值得做的看法,它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及目的选择[1].笔者以社会两难背景为任务,研究儿童在两难对策中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为探讨和诱发儿童的合作行为提供依据.根据对策情景中的利益,将儿童在两难问题中的价值取向分为4类[2],即主动合作型,使他人利益大化;被动合作型,使公共利益大化;个人回避型,使个人利益大化;个人竞争型,使自己与他人利益的差距大化.

    作者:张丽玲;李凤来;李幼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莒南县2003年小学生营养状况

    莒南县隶属沂蒙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以前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由于存在一些错误的饮食观念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小学生中至少有30%的儿童存在着营养问题[1,2],笔者于2003年对全县城乡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玉坤;王冬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清华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观念调查

    目前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正在世界上迅速蔓延,其中10~24岁年龄的青少年占1/3~1/2[1].

    作者:郭建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学卫生员培训方法探索

    培训学生卫生员是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职责,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小学的学生卫生员年龄虽小,但有一份光荣感和乐于为班级集体服务的精神.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学习.

    作者:闫垣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安徽3所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伤害发生的关系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伤害的发生情况,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SCL-90和伤害调查表对安徽省3所卫生学校学生2 37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CL-90呈阳性结果(总分≥160)的检出率为34.75%;伤害发生率为61.20%;心理测查阳性者有7种伤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理测查阴性者;伤害发生次数越多,心理测查各因子得分就越高.结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伤害发生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作者:方益荣;张金国;陈东周;郝加虎;张国庆;叶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武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479人.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8%;有过自杀/自伤行为、抑郁、焦虑及神经质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显著影响.结论对有过自杀/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对大学生情绪方面的辅导,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预防自杀的关键.

    作者:于情;王礼桂;黄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回族中小学生95名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含量

    目的检测北方地区健康回族中小学生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浓度,评价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法用EDTA-Na2抗凝法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对95名中小学生进行检测.结果小学生血浆MBL的含量为(3.259±2.550)mg/L,中学生为(4.192±2.554)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1,P>0.05);女生血浆MBL的含量为(3.433±2.567)mg/L,男生为(3.850±2.567)mg/L,女生略低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P>0.05).结论血浆MBL含量在北方地区男女中小学生中处于相对一致的水平.

    作者:李萍;贾天军;韩瑞;石万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免疫空白流动儿童对麻疹控制策略的影响

    麻疹发病率是评价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无锡市于1987年开始实施控制与消除麻疹策略,通过15 a控制,麻疹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外来免疫空白流动儿童的麻疹疫情,对控制麻疹策略的影响不容低估.

    作者:杨永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师范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在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防治艾滋病疫苗和药物的情况下,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1].为探讨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办法,笔者对河南省2所师范类大学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法

    目前,艾滋病(AIDS)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AIDS 的病死率极高,虽然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对AIDS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目前尚未研制出治愈AIDS的特效药物和有效的疫苗.众所周知,AIDS传播与社会环境和人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只要远离致病的危险因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作者:马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踝扭伤54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6年至2003年,采用穴位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踝扭伤患者54例,均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冠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贵州省不同民族学生贫血状况10年对比分析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学生贫血状况,进一步探讨学生贫血防治措施,笔者于1991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对贵州省汉、苗、布依、侗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治疗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这是常见,但也是不易察觉和被识别的心理障碍.其病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近年来,青少年抑郁患者越来越多,社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大约为1.8%~7.8%[1].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为8.3%[2].

    作者:龚银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长沙市404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特征及焦虑状况

    目的了解小学生个性特征及焦虑现状,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帮助.方法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儿版)(EPQ)和状态-特征焦虑量表(STAIC)对长沙市部分小学四~六年级40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特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六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要好于其他年级.结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焦虑症状的产生主要与情绪性个性特征及性别有关.

    作者:周路平;欧倩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吉首大学医学院学生体育运动损伤情况

    体育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1].运动损伤的发生,或轻或重地影响到体育运动者的健康、学习和工作,严重者还会削弱伤者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笔者对吉首大学医学院2000~2002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龚兴牡;陈景;张福兰;薛桂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