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谭红专;刘薇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传播, 社会经济因素
摘要: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疫病.人体一旦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其免疫系统将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肿瘤.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和行为问题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学习障碍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环境问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和Conners量表为工具,对185名学习障碍儿童进行调查,并与185名正常儿童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家庭环境对学习障碍儿童有一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值均<0.01),且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离现象普遍,言语型和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认知功能特点;学习障碍儿童组有较多的冲动、多动和品行问题.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明显认知功能缺陷,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的认知损害,儿童行为问题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季卫东;李宁;李煜;郭本玉;郭兰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某医学院学生肠道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组别医学生肠道原虫感染特征,以便为学生肠道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取被试者新鲜粪便碘液染色,高倍镜直接观察发现浅黄色圆形小体后,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及结肠内阿米巴原虫,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各种常见肠道原虫感染率略高于1992年全国人均水平.总感染率农村学生为14.21%,城市学生为4.80%(x2=49.36,P<0.01);男生为12.67%,女生为6.31%(x2=21.75,P<0.01);汉族学生为7.67%,少数民族学生为22.66%(x2=66.27,P<0.01).结论医学生肠道原虫感染率有升高趋势,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男生肠道原虫感染率偏高,是重点检测和防治对象.

    作者:李继红;崔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廊坊市青少年白发情况调查

    人类头发的颜色因人种不同及个体差异而有所区别,色泽深浅取决于发丝中含有黑色素颗粒的多少.黑色素由头发毛根部的毛乳头分泌,且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酪氨酸酶的催化,因此凡能减弱毛乳头功能,减少机体内酪氨酸酶含量或使其活性降低的因素均能引起黑色素的减少而导致白发.人到老年,机体内部功能衰退,头发颜色由黑变灰,再由灰变白,属正常生理现象,而青少年白发则是一种非正常的生理表现.近年观察发现,青少年白发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对廊坊市青少年学生白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玉兰;汪静雪;孙明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景宁县畲族与汉族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现状比较

    目的了解畲族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制订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城乡17所中小学校7~17岁畲族学生的患病情况与汉族学生进行1:1配比分析.结果畲族学生沙眼、扁平足、心脏杂音及辨色异常4种疾病检出率分别为2.1%,3.8%,0.4%,0.9%,高于汉族学生(1.8%,2.9%,0,0.4%;P<0.05);但龋齿和视力低下检出率(12.9%,18.8%)低于汉族学生(16.7%,20.5%)(P<0.05).结论畲族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与汉族学生有所差异,在进行学生常见病防治时应区别对待.

    作者:刘希标;胡思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春期女性骨发育、月经初潮与身高突增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青春期女性骨发育、月经初潮与身高突增关系,为提高青春期女性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对贵阳市9~15岁健康女性248名测量身高,调查月经初潮发生情况,拍摄左手腕骨X光片,依据X光片用Grave法划分身高突增期,并作1 a身高追踪.结果 9岁组的个体约有5/6已进入了青春期身高突增,并有部分高峰期个体;身高突增高峰(PHV)发生在Grave骨化指标的钩骨第二期(H-2)和/或第三指中节指骨骺成骺帽(MP3=)的同时,1 a的身高追踪结果与Grave的青春期突增分期法的结论一致.结论 Grave法可用于中国女性青春期突增的判断.但综合考虑Grave指标、年龄和月经初潮可更好地判断和预测女性的青春期身高突增过程.

    作者:聂四平;王荣;苏静;冯光莉;马培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补充核黄素和铁对改善中专女生铁营养状况的研究

    缺铁性贫血(IDA)及核黄素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据报道我国居民核黄素人均日摄入量占RDA的58.4%,城市女性贫血率为23.5%,农村为25.8%[1].有报道,核黄素可促进铁的吸收和储存[2].本研究探讨同时补充核黄素和铁对改善青春期女生铁营养状况的效果.

    作者:杨芳;张军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杭州市部分幼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培养和形成,除了与幼儿园的教育有关外,还受家庭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资料证实,在学生的健康知识来源中父母占第1位[1].因此,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不仅要从幼儿园入手,更要从家庭开始,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干预.为了解幼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笔者于2003年10月对杭州市4所幼儿园的30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梅笑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

    沙眼是我国农村学生的多发病之一,严重危害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生的沙眼患病情况,笔者于2002~2003年对信阳市平桥区小学生进行了沙眼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鄢红;张尹;胡建伟;王淑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茂名市1988~2003年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中小学生HBsAg携带者的分布状况,了解近年来对HBV预防工作的进展,为今后制订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88~2003年茂名市区中小学生进行的5次HBsAg检测结果按性别、学段分别计算阳性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HBsAg阳性率由1988年的14.76%上升至1994年的15.25%(P>0.05),再逐步下降至2003年的8.05%(P<0.01);男生阳性率显著高于女生(P值均<0.01);1988年小学生组高于中学生组(P<0.01),1997,2000,2003年小学生组低于中学生组(P值均<0.01);2003年不同年级之间的阳性率与其对应的学龄数(年级数)成正相关(r=0.95,P<0.01).结论茂名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率近年来呈稳步下降趋势,中小学生HBV感染的预防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效.

    作者:林芝源;罗光毅;蔡世仟;刘美珍;邓绍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江门市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现时营养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门市8所中小学学生12 680名,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身高上等、下等率分别为8.25%和14.39%,体重上等、下等率分别为14.48%和12.29%,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2.39%,肥胖检出率为7.68%.身高下等、体重上等和肥胖检出率都是小学生高于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身高上等和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身高下等和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结论对肥胖、营养不良和矮身材学生,应提供相应的防治处方.

    作者:许健莲;林慕贞;余月桂;黄晓丹;李曼瑜;邝雪玲;陈耀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某综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困扰综合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临沂市兰山区第一综合高中学生1 458名进行调查,对学生、家长、教职员工采取为期3个月的心理辅导,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困扰综合高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强迫、缺乏自信、敌对、情绪低沉、忧虑抑郁.干预后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综合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汪照清;王龙珍;秦玲玲;朱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合阳县1999~2002年高考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为了解合阳县普通高等院校应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探讨身体不合格和报考专业受限的原因,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9~2002年该县普通高等院校应考学生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民;马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体质状况

    为了解重庆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高等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作决策及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0年重庆市大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学生4 708名,用华中科技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编制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不同地区、年级和性别的学生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市区学生得分高于郊区学生;小学生得分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生理状况得分高于女生其他方面女生高于男生.4种不同家庭类型比较,大家庭和核心家庭的学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单亲家庭较低.学习成绩、学习年限、与父母的关系桨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随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家庭生活状况对学生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彭宁宁;王丽萍;汪玲;周月芳;高根娣;罗春燕;朱蔚;朱佳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编小学儿童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分别测查小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小学生在受到挫折、面临压力时,采用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转移注意、幻想和求助.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各因子检出率为0.5%~10.0%不等,总检出率为22.9%.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大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和压抑,其中解决问题对心理问题起负向的预测作用,合理化和求助的预测作用有正有负,自责、幻想、退避、转移注意、攻击和压抑起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玲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锦州市1997~2003年中小学生恒牙龋患与防治情况

    目的了解锦州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防治情况,探索发生龋齿的原因以及防治对策.方法 1997~2003年,对锦州市在校中小学生每年进行1次常规龋齿检查,发现龋齿进行充填治疗,并做好记录.结果恒牙患龋率由1997年的25.26%下降到2003年的14.91%,恒牙龋均值逐年减小,恒牙龋齿充填率逐年提高.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进行预防性检查和充填治疗,对预防中小学生龋齿发生非常必要.

    作者:高显会;高守利;张国毅;刘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少年烟酒滥用的性别差异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烟酒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心理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青少年物质滥用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烟酒行为问卷和自尊(SES)、焦虑(SAS)、抑郁(CES-D)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云南省8地区28所中学的3 595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男性吸烟、急性醉酒率2次/人达26.52%和16.70%,高于女性的10.68%和5.88%(P<0.05).男性SAS平均得分为(42.52±8.52)分,高于女性的(43.17±8.73)分;男性CED-S≥16分者占14.21%,女性为16.90%,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烟与不吸烟的男生相比,有突出的好奇、从众、显示成熟的心理特征(OR值分别为18.69,24.8,13.72),是女生(OR值分别为3.62,3.88,3.89)的4~6倍;男生(OR=9.80)与女生(OR=2.49)相比,更易受同伴影响.结论社会性别差异及伴随的同伴压力,是造成男性烟酒滥用行为显著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河川;郭思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兰州理工大学460名大学生的吸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尝试吸烟率为73.0%,女生为26.9%.一至四年级男生的吸烟率分别为25.51%,24.17%,40.86%和42.35%,一、二年级与三、四年级学生吸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社会风气、周围人群以及香烟的易得性等是影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正确引导和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吸烟.

    作者:杨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世纪前叶我国以学校卫生为书名的著作略述

    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观其专著就能较好地反映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以及演变的轨迹.中国近代学校卫生是伴随着以儒学为中心的旧式教育的渐渐消亡,向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而发展,并以学校卫生作为近代教育科目之一而形成.笔者对近代(至1949年)以学校卫生为书名的著作的版本、结构、论点及其影响等进行整理、分析、讨论,以供现代学校卫生工作者和相关学者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学校卫生发展史.

    作者:张丹红;张苏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沈阳市中小学生1996~2003年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沈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96~2003年,按有关规定对沈阳市部分学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03年城市学生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农村,小学生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中学生.结论预防控制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重点为城市学生和小学生.

    作者:连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