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杭州市部分幼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梅笑漫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求, 知识, 儿童, 学龄前
摘要:幼儿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培养和形成,除了与幼儿园的教育有关外,还受家庭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资料证实,在学生的健康知识来源中父母占第1位[1].因此,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不仅要从幼儿园入手,更要从家庭开始,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干预.为了解幼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笔者于2003年10月对杭州市4所幼儿园的30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苗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西部边远山区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父母养育方式,比较苗、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310名苗、汉族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依次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与汉族中学生相比,苗族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等.苗族学生的父亲对其子女的保护倾向表现更明显.结论苗族学生尤其是苗族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作者:陈汉英;沈勇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杭州市部分幼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培养和形成,除了与幼儿园的教育有关外,还受家庭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资料证实,在学生的健康知识来源中父母占第1位[1].因此,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不仅要从幼儿园入手,更要从家庭开始,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干预.为了解幼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笔者于2003年10月对杭州市4所幼儿园的30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梅笑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学生4 708名,用华中科技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编制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不同地区、年级和性别的学生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市区学生得分高于郊区学生;小学生得分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生理状况得分高于女生其他方面女生高于男生.4种不同家庭类型比较,大家庭和核心家庭的学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单亲家庭较低.学习成绩、学习年限、与父母的关系桨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随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家庭生活状况对学生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彭宁宁;王丽萍;汪玲;周月芳;高根娣;罗春燕;朱蔚;朱佳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海市虹口区学校教室寒冷季节空气卫生状况及相关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校在寒冷季节教室空气污染情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持寒冷季节教室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4所学校的24间教室为监测点,在寒冷季节对教室空气的CO2浓度、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数、霉菌数、微小气候等进行监测.结果 24间教室中,有14间教室人均面积超标,超标率为58.3%;有5间教室净高不达标,不达标率为20.8%.至上午第4节课结束,已有89.7%的教室CO2浓度超标,67.2%的教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教室CO2浓度与教室人均面积、净高有关.结论在寒冷季节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校教室空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作者:刘晔青;黄慧理;司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世纪前叶我国以学校卫生为书名的著作略述

    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观其专著就能较好地反映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以及演变的轨迹.中国近代学校卫生是伴随着以儒学为中心的旧式教育的渐渐消亡,向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而发展,并以学校卫生作为近代教育科目之一而形成.笔者对近代(至1949年)以学校卫生为书名的著作的版本、结构、论点及其影响等进行整理、分析、讨论,以供现代学校卫生工作者和相关学者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学校卫生发展史.

    作者:张丹红;张苏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体质状况

    为了解重庆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高等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作决策及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0年重庆市大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理论与实践均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改革决定于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造福于他人和社会.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现就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廖全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某高校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情况

    目前,有关儿童性虐待的文章媒体报道较多,相关学术研究却很少[1,2].笔者拟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的调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为国内更加深入地研究儿童性虐待以及制定相关预防、惩治与服务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谷来有;迟淑艳;张兆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蚌埠铁路技校住宿生膳食营养状况

    技校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和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营养尤其重要,而住宿生的营养状况与其饮食习惯和食堂的膳食供应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解技校住宿生的膳食营养,以便指导食堂的膳食供应,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病的发生,笔者对蚌埠铁路技校住宿生进行了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孟莉;戴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淮北市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淮北市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状况与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改进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淮北市5个居民区的适龄儿童1 091人进行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流动儿童所占比率为24.38%(266/1 091),流动儿童的建卡率为89.10%(237/266);四苗全程接种率为81.95%(218/266),均低于常住儿童(x2=67.65,P<0.01).结论计划免疫是一项社会工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不规范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岳亿玲;李玉芹;李影;刘素芹;路安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兰州理工大学460名大学生的吸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尝试吸烟率为73.0%,女生为26.9%.一至四年级男生的吸烟率分别为25.51%,24.17%,40.86%和42.35%,一、二年级与三、四年级学生吸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社会风气、周围人群以及香烟的易得性等是影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正确引导和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吸烟.

    作者:杨建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

    为了解武汉地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于2002年4月对武汉地区5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李海燕;阮丽萍;赵敏;杨建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家长营养知识和态度对子女饮食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家长营养知识和态度对子女饮食行为的影响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市300名学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大部分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吃零食、挑食、偏食、进食速度过快和膳食搭配不合理等.结论家长的营养知识和态度对子女饮食行为和食物消费结构有明显影响;但家长和学生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好,说明在家长和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地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作者:李世敏;乔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编小学儿童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分别测查小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小学生在受到挫折、面临压力时,采用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转移注意、幻想和求助.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各因子检出率为0.5%~10.0%不等,总检出率为22.9%.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大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和压抑,其中解决问题对心理问题起负向的预测作用,合理化和求助的预测作用有正有负,自责、幻想、退避、转移注意、攻击和压抑起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玲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合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学生视力不良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为青少年学生近视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4 521名6~18岁学生利用串镜检查视力.结果视力不良率城市学生(56.9%)高于农村学生(51.9%),女生(57.4%)高于男生(51.7%).从6岁年龄组开始,学生视力不良率逐渐下降,至9~11岁年龄组低;11岁以后逐渐上升,至18岁时视力不良率高.学生视力不良屈光类型在低年龄组(6,7岁)以远视为主,占90%以上;以后随年龄上升,近视的学生逐渐增多,13岁以上年龄组近视学生超过了99%.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且以近视为主.防治近视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重视和配合.

    作者:张丽华;高茗;张金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大学生527例加强免疫后效果观察

    目前注射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仍有部分人在按常规注射后未出现免疫力.为提高其免疫应答水平,笔者对青岛大学师范学院1998~2003级527名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的大学生,分别给予注射不同剂量乙肝疫苗1个周期,以期获得免疫力.

    作者:辛克盛;潘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小学领导对学生营养午餐的认识和需求

    目的了解中小学领导对学生营养午餐的认识以及学校开展营养午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我国学校营养午餐的实施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的33名中小学主管领导进行访谈.结果学校主管领导普遍认识到学生营养问题的重要性,一些校长认为应将营养午餐纳入素质教育之中,但也有少数校长对学生营养午餐持消极态度.学校在开展营养午餐时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社会各方面支持和帮助.结论学校主管领导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营养午餐的了解.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总结现有经验,加强对营养餐的系统研究,使学生营养午餐的开展得到科学的指导.

    作者:鲁杨;肖燕平;杜亚平;沈阿根;陈永绸;马冠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索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表、人格特质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72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一般;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特质焦虑、控制点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年级、社会支持和专业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作者:徐富明;于鹏;李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湖南澧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为探讨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及虫种构成情况,以便有效控制感染和制定防治对策,笔者于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对澧县中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普查.

    作者:杜修金;徐麦香;余俊;邓恢祥;孟祥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廊坊市青少年白发情况调查

    人类头发的颜色因人种不同及个体差异而有所区别,色泽深浅取决于发丝中含有黑色素颗粒的多少.黑色素由头发毛根部的毛乳头分泌,且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酪氨酸酶的催化,因此凡能减弱毛乳头功能,减少机体内酪氨酸酶含量或使其活性降低的因素均能引起黑色素的减少而导致白发.人到老年,机体内部功能衰退,头发颜色由黑变灰,再由灰变白,属正常生理现象,而青少年白发则是一种非正常的生理表现.近年观察发现,青少年白发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对廊坊市青少年学生白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玉兰;汪静雪;孙明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