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儿童不同饮料行为影响因素的累积比数模型分析

林志萍;张镜源;廖惠珍;余斌;王秀国

关键词:饮料, 饮行为,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模型, 儿童
摘要: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因素对城市儿童不同饮料行为的影响,为改善儿童饮料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4所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累积比数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5%的城市儿童经常饮用含糖饮料,21.1%经常饮用牛奶.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收入是影响儿童饮料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建省城市儿童不良饮料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监护人的认知水平与儿童饮料行为显著相关,而家庭收入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水痘爆发的调查

    2004年4月20日接到太原某小学电话报告,该校某班学生发生水痘22例,遂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彦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海门市某中学初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为了解江苏省海门市三厂镇初中学生生长发育、身体素质状况和变化趋势,以便更科学地指导和改进该镇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确保该镇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笔者对三厂镇东中学2000~2003年4届毕业生健康卡数据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翟裕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湘西地区部分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

    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仅在中学阶段接受过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而在大学里很少接受过性健康教育[1].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稳固的性道德观念[2].性生理需要的冲击与大学生相对薄弱的伦理道德和意志的矛盾,可能导致不正当的性行为方式[3].尤其是湖南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独特,经济发展落后,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思想保守,性教育的步伐相对滞后.为了解湘西地区大学生的性知识与性态度情况,为今后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依据,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作者:陈玉凤;李培雄;陈景;吴湘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

    目的了解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发生率、应激强度以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加强中专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2所中专学校1 602名在校女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生活事件评定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S),应对方式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评定.结果中专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46%,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92%.较常发生的生活事件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明显抑郁、焦虑症状女生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高于无明显症状者,其积极应对较少而消极应对的倾向大.应激量高、消极应对水平高的女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共存的检出率高.高年级、积极应对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女生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不容乐观,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较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负性情绪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作者:黄锟;陶芳标;高茗;李光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科学预防控制艾滋病

    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与消亡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艾滋病也不例外.所谓科学预防控制艾滋病,就是说应根据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和流行规律,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环节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至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 80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 789例,累计死亡7 375例,艾滋病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行.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估算,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在过去的20 a中,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控制措施,但没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面对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预防控制政策、策略和措施,避免艾滋病带给南非人民的灾难在我国重演,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某小学2002~2003学年学生外伤情况分析

    伤害是造成我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达67.13/10万,伤害也已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儿童期的重要健康问题[1],而伤害多表现为外伤.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外伤的发生情况,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时间、不同场所伤害发生的差异,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笔者于2002~2003学年度对某小学学生在校期间外伤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作者:姬春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武汉市青少年节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学生和大学生人群中节食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城区的中学生和大学生1 883名,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节食程度、节食观点、肥胖行为相关因素等.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节食的学生分别有1 341,491,8人,依次占总人数的71.2%,26.1%,0.4%.女大学生中节食率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女生;初中男生节食率显著高于大学男生和高中男生.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年级、体重意向、节食是否不利于健康的观点、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健康状况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在武汉市青少年健康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节食行为.

    作者:柳春红;段纪俊;夏江;龚洁;周敦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上海浦东新区2003学年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

    伤害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及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1位死因,也是导致严重疾患和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浦东新区学生伤害的现状和发生原因,笔者对2003学年浦东新区各学校发生的学生伤害个案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今后在学生中开展伤害的预防和健康宣教,减少各种伤害的发生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胡佳;刘莉;毛军;杜尉英;戴建梅;齐慧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杭州市公办与民办中学卫生状况比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解杭州市公办中学与民办中学卫生状况,笔者于2003年4~11月对杭州市公办和民办中学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

    作者:施文英;印晓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社区群体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干预对策,为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8所小学7~11岁肥胖学生405名为研究对象,其中4所学校的肥胖学生278人为干预组,另4所学校的127名肥胖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干预学校的学生进行2 a的干预和追踪研究,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干预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关于肥胖和合理营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确率比对照学校高,肥胖儿童的BMI有下降趋势.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肥胖儿童有一定预防和控制作用,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黄水平;邵继红;姜海霞;卓朗;陈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中的应用探析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大、中学生十分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众多的青少年成为这一病态行为的受害者.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特殊行为成瘾,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并且缺乏明确、易操作的诊断标准,使得许多人对网络成瘾现象认识不够深刻,从而阻碍了其研究和矫治.根据网络成瘾的临床实证研究,该文就行为主义原理在网络成瘾的形成及矫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网络成瘾行为找到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作者:杨容;阮昆良;郑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枣庄市城区2004年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

    龋齿是危害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为了解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以便制订防治措施,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笔者于2004年4~6月对枣庄市城区8所学校的20 064名小学生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孙宝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河南省1999~2003年省级医院小学生住院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小学生住院疾病的构成情况,分析严重影响小学生身体健康的疾病构成,以便为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河南省3家省级综合性医院近5 a的7~12岁小学生住院病案5 614例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小学生住院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18.2%)、消化系统疾病(16.7%)、意外损伤和中毒(15.6%)为主.结论男生和女生、城市和农村前10位住院疾病分类相同,疾病顺位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情况加以预防.

    作者:李鲁娟;谢炎玲;史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宁波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生活质量问卷,对宁波大学低年级大学生812名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男生在生理和环境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生活质量总分主要受性问题、社交能力、交通环境、食欲等因素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满意程度的影响;女生的生活质量总分主要受性问题、食欲、经济条件、家庭对学习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男女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特点,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李广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剑川县2003年白族学生贫血状况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能使学生发育受阻,体力下降,从而使学习能力降低.为了解剑川县(白族人口占91.80%)白族学生贫血状况,笔者于2003年10月对剑川县10所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白族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的测定.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为加强高校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选取长期不进食早餐和进食早餐的大学生247名和262名,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含量,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长期不进早餐学生的血糖均值为4.12 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45.42%,血红蛋白均值为122.92 g/L,贫血率为72.45%;进早餐学生的血糖均值为5.11 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14.17%,血红蛋白均值为139.68 g/L,贫血率为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徐承水;王文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一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4年8月18日,山东省莱州市某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该校23名学生(男15人,女8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判定为嗜水气单胞菌食物中毒.

    作者:李召兴;王建京;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长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通过培训提高中小学校长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及形成正确态度的效果,以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得到落实.方法 2002年5月对北京市西城区87名中小学卫生主管校长进行自填式、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学校校长在培训后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培训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整体水平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且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有了显著改变.结论对中小学卫生主管校长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作者:张岚;王俊丽;张秀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及超重现状,探讨影响小学生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查南昌地区年龄为7~13岁的小学生3 468名,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价肥胖及超重;通过问卷调查,对289名小学生进行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地区小学生超重率为8.7%(男生为11.3%,女生为5.6%);肥胖率为5.2%(男生为6.3%,女生为3.9%),肥胖及超重合计检出率为13.9%(男生为17.6%,女生为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小学生肥胖或超重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肥胖或超重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爱吃肥肉、常或偶尔挑食、常暴饮暴食.结论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及超重率较高,儿童肥胖问题应受到重视.

    作者:刘菲菲;郑辉列;刘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研究完美主义与大学生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90名进行测试.结果在完美主义的各个维度中,担心出错和对行动的疑虑与自尊、幸福感量表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组织性与自尊、幸福感量表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担心出错、组织性和对行动的疑虑对大学生自尊产生影响,担心出错和组织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顺应良好和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分别与自尊和幸福感量表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结论完美主义与大学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完美主义对大学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佟月华;宋尚桂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