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长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张岚;王俊丽;张秀兰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态度, 实践, 卫生教育,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培训提高中小学校长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及形成正确态度的效果,以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得到落实.方法 2002年5月对北京市西城区87名中小学卫生主管校长进行自填式、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学校校长在培训后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培训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整体水平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且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有了显著改变.结论对中小学卫生主管校长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淮阴师范学院1999~2002年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大学生体育运动不断加强,但体育运动伤害也随之增多.为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原因、性质及不同组织器官伤害发生情况,从而为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黄福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建立大学生建构主义危机干预模式的思考

    Mitchell(1981)等认为危机是一种情感紊乱状态.笔者认为危机是由于突然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暂时心理推移状态.它是把双刃剑,既可引起焦虑、悲伤、愤懑等不良情绪,又可使人更加成熟.

    作者:刘民;龚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四川彭州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

    目的了解彭州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彭州市有代表性的中学2所及大学1所,共计1 60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不记名群体问卷法,现场填写.结果大中学生吸烟率为25.31%,男生(37.19%)明显高于女生(3.34%).随年龄增加,吸烟者明显增多,14~18岁组吸烟者所占比重大(70%),出于好奇而吸烟的占33.1%.结论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禁止学生吸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何运成;陈孝华;罗国金;冯正云;梅桂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厦门市2004年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

    为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的形态发育状况,探讨学生生长发育规律,改善生长发育状况,以便为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决策及保健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2004年厦门市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红;邱爱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社区群体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干预对策,为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8所小学7~11岁肥胖学生405名为研究对象,其中4所学校的肥胖学生278人为干预组,另4所学校的127名肥胖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干预学校的学生进行2 a的干预和追踪研究,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干预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关于肥胖和合理营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确率比对照学校高,肥胖儿童的BMI有下降趋势.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肥胖儿童有一定预防和控制作用,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黄水平;邵继红;姜海霞;卓朗;陈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及超重现状,探讨影响小学生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查南昌地区年龄为7~13岁的小学生3 468名,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价肥胖及超重;通过问卷调查,对289名小学生进行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地区小学生超重率为8.7%(男生为11.3%,女生为5.6%);肥胖率为5.2%(男生为6.3%,女生为3.9%),肥胖及超重合计检出率为13.9%(男生为17.6%,女生为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小学生肥胖或超重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肥胖或超重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爱吃肥肉、常或偶尔挑食、常暴饮暴食.结论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及超重率较高,儿童肥胖问题应受到重视.

    作者:刘菲菲;郑辉列;刘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一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4年8月18日,山东省莱州市某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该校23名学生(男15人,女8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判定为嗜水气单胞菌食物中毒.

    作者:李召兴;王建京;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

    目的了解中专女生生活事件发生率、应激强度以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加强中专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2所中专学校1 602名在校女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焦虑、抑郁症状的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生活事件评定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S),应对方式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评定.结果中专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46%,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92%.较常发生的生活事件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明显抑郁、焦虑症状女生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高于无明显症状者,其积极应对较少而消极应对的倾向大.应激量高、消极应对水平高的女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共存的检出率高.高年级、积极应对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女生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不容乐观,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较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负性情绪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作者:黄锟;陶芳标;高茗;李光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广州市部分学校游泳池水质监测结果

    学校游泳池主要用于在校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同时也是学校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公共场所.游泳池水质直接影响游泳者的健康状况,如果管理不善,游泳池就可能造成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像眼结膜炎、肠道传染病、皮肤真菌病等[1,2].为了解广州市学校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笔者于2004年6~9月对10所学校游泳池的水质进行监测,报道如下.

    作者:潘涌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武汉市青少年节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学生和大学生人群中节食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城区的中学生和大学生1 883名,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节食程度、节食观点、肥胖行为相关因素等.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节食的学生分别有1 341,491,8人,依次占总人数的71.2%,26.1%,0.4%.女大学生中节食率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女生;初中男生节食率显著高于大学男生和高中男生.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年级、体重意向、节食是否不利于健康的观点、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健康状况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在武汉市青少年健康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节食行为.

    作者:柳春红;段纪俊;夏江;龚洁;周敦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河南省1999~2003年省级医院小学生住院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小学生住院疾病的构成情况,分析严重影响小学生身体健康的疾病构成,以便为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河南省3家省级综合性医院近5 a的7~12岁小学生住院病案5 614例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小学生住院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18.2%)、消化系统疾病(16.7%)、意外损伤和中毒(15.6%)为主.结论男生和女生、城市和农村前10位住院疾病分类相同,疾病顺位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情况加以预防.

    作者:李鲁娟;谢炎玲;史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杭州市公办与民办中学卫生状况比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解杭州市公办中学与民办中学卫生状况,笔者于2003年4~11月对杭州市公办和民办中学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

    作者:施文英;印晓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剑川县2003年白族学生贫血状况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能使学生发育受阻,体力下降,从而使学习能力降低.为了解剑川县(白族人口占91.80%)白族学生贫血状况,笔者于2003年10月对剑川县10所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白族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的测定.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城市儿童不同饮料行为影响因素的累积比数模型分析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因素对城市儿童不同饮料行为的影响,为改善儿童饮料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4所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累积比数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5%的城市儿童经常饮用含糖饮料,21.1%经常饮用牛奶.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收入是影响儿童饮料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建省城市儿童不良饮料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监护人的认知水平与儿童饮料行为显著相关,而家庭收入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作者:林志萍;张镜源;廖惠珍;余斌;王秀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一起水痘爆发的调查

    2004年4月20日接到太原某小学电话报告,该校某班学生发生水痘22例,遂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彦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湖州市幼儿教师的应激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探讨幼儿教师的应激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增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编的幼儿教师应激事件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查湖州市幼儿教师424名的应激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9.2%的幼儿教师体会到中等程度的应激,4.7%的幼儿教师体验到重度的应激,应激源中以幼儿、家长因素对幼儿教师造成的应激大.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0.38%;相对于40~49岁的幼儿教师,30和39岁以下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职称为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结论部分幼儿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激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玲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中的应用探析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大、中学生十分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众多的青少年成为这一病态行为的受害者.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特殊行为成瘾,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并且缺乏明确、易操作的诊断标准,使得许多人对网络成瘾现象认识不够深刻,从而阻碍了其研究和矫治.根据网络成瘾的临床实证研究,该文就行为主义原理在网络成瘾的形成及矫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网络成瘾行为找到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作者:杨容;阮昆良;郑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玉溪市中学新生尝试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玉溪市中学新生尝试吸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4所学校的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的1 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尝试吸烟率为53.1%,学生得到第1支烟的方式多为朋友给(52.5%),吸第1支烟的地点多在上学或放学路上(23.4%),吸第1支烟时的同伴多为朋友或同学(70.7%),吸第1支烟的原因多为好奇(69.0%),吸烟后的感觉多为不舒服(61.0%).影响尝试吸烟的因素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为性别、兄弟姐妹中有人吸烟、年级和父亲吸烟.结论玉溪市中学生较其他地区的中学生具有更为普遍的尝试吸烟的行为,说明了在学校开展控制吸烟活动的必要性.

    作者:张郝鹏;肖霞;黄莹;李晓亮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甘肃省某高级中学学生肺结核爆发调查

    2004年4月,甘肃省靖远县某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高考体检,高三(6)班59名学生X线胸透时发现有6名学生肺部有阴影,初步判定为肺结核,随之在全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一起肺结核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安徽理工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现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安徽理工大学在校学生1 075名的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32.84±11.43)分,其中男、女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学生正确营养态度及膳食行为形成率均不高,不吃早餐、吃零食等行为较普遍.结论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应加强对大学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作者:陈天义;刘希锋;李锋;余学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