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中的应用探析

杨容;阮昆良;郑涌

关键词:行为主义, 因特网, 行为, 成瘾,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大、中学生十分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众多的青少年成为这一病态行为的受害者.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特殊行为成瘾,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并且缺乏明确、易操作的诊断标准,使得许多人对网络成瘾现象认识不够深刻,从而阻碍了其研究和矫治.根据网络成瘾的临床实证研究,该文就行为主义原理在网络成瘾的形成及矫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网络成瘾行为找到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4年8月18日,山东省莱州市某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该校23名学生(男15人,女8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判定为嗜水气单胞菌食物中毒.

    作者:李召兴;王建京;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玛纳斯县中小学生贫血与身高体重的关系分析

    玛纳斯县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5.54%[1],为探讨贫血与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的关系,笔者对玛纳斯县2000年学生健康体检中1 347名贫血者和1 347名对照进行身高、体重状况的比较分析,以探讨贫血与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的关系,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英中;苏汉良;赵玉敏;胡宝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安徽理工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现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安徽理工大学在校学生1 075名的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32.84±11.43)分,其中男、女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学生正确营养态度及膳食行为形成率均不高,不吃早餐、吃零食等行为较普遍.结论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应加强对大学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作者:陈天义;刘希锋;李锋;余学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267名高中学生家长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

    学校开展艾滋病知识及相关的行为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手段.但预防艾滋病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家长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水平及态度将影响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效果.因此,笔者对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的267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江爱青;朱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40例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1年9月~2002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工作时,对来院就诊的风疹患儿78例,采取潘生丁或病毒灵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刘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广州市部分学校游泳池水质监测结果

    学校游泳池主要用于在校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同时也是学校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公共场所.游泳池水质直接影响游泳者的健康状况,如果管理不善,游泳池就可能造成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像眼结膜炎、肠道传染病、皮肤真菌病等[1,2].为了解广州市学校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笔者于2004年6~9月对10所学校游泳池的水质进行监测,报道如下.

    作者:潘涌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嘉兴市农村小学生伤害预防健康促进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开展农村小学生伤害预防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生预防伤害的认知和行为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对试点学校开展以预防伤害为重点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不同学龄段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3.7%~24.3%,大多数(20项)健康行为干预后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学校预防伤害发生健康促进项目对于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和建立预防伤害健康行为效果显著.

    作者:陈中文;俞慧芳;周哲华;胡煜;陈怡;杜哲群;张新卫;吴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焦虑、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当今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给学习、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医学大专生进行心理测验,研究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作者:任华能;杨小青;张金沙;刘明英;龚海虹;刘帅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四川彭州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

    目的了解彭州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彭州市有代表性的中学2所及大学1所,共计1 60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不记名群体问卷法,现场填写.结果大中学生吸烟率为25.31%,男生(37.19%)明显高于女生(3.34%).随年龄增加,吸烟者明显增多,14~18岁组吸烟者所占比重大(70%),出于好奇而吸烟的占33.1%.结论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禁止学生吸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何运成;陈孝华;罗国金;冯正云;梅桂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国城市初中生自杀倾向现状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杭州、武汉、乌鲁木齐4个城市随机选取100所初中学校的学生9 015名进行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中国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12个月里,17.4%的初中生曾认真想过自杀,8.2%的初中生曾做过自杀计划,不同城市、性别、年龄、年级之间初中生自杀倾向报告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情感、友谊、应对压力的技能对初中生自杀倾向有影响.结论初中阶段是开展自杀预防与干预的关键时期,为初中生提供情感支持与生活技能培养非常紧迫.

    作者:程玉兰;田本淳;吕书红;钱玲;张巍;张继彬;王作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湘西地区部分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

    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仅在中学阶段接受过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而在大学里很少接受过性健康教育[1].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稳固的性道德观念[2].性生理需要的冲击与大学生相对薄弱的伦理道德和意志的矛盾,可能导致不正当的性行为方式[3].尤其是湖南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独特,经济发展落后,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思想保守,性教育的步伐相对滞后.为了解湘西地区大学生的性知识与性态度情况,为今后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依据,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作者:陈玉凤;李培雄;陈景;吴湘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河南省1999~2003年省级医院小学生住院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小学生住院疾病的构成情况,分析严重影响小学生身体健康的疾病构成,以便为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河南省3家省级综合性医院近5 a的7~12岁小学生住院病案5 614例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小学生住院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18.2%)、消化系统疾病(16.7%)、意外损伤和中毒(15.6%)为主.结论男生和女生、城市和农村前10位住院疾病分类相同,疾病顺位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情况加以预防.

    作者:李鲁娟;谢炎玲;史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长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通过培训提高中小学校长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及形成正确态度的效果,以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得到落实.方法 2002年5月对北京市西城区87名中小学卫生主管校长进行自填式、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学校校长在培训后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培训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整体水平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且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有了显著改变.结论对中小学卫生主管校长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作者:张岚;王俊丽;张秀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淮阴师范学院1999~2002年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大学生体育运动不断加强,但体育运动伤害也随之增多.为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原因、性质及不同组织器官伤害发生情况,从而为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黄福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枣庄学院2002~2004年新生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为了解枣庄学院新生血压异常状况及其规律,从而为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2~2004年枣庄学院6 378名新生血压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隋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社区群体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干预对策,为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8所小学7~11岁肥胖学生405名为研究对象,其中4所学校的肥胖学生278人为干预组,另4所学校的127名肥胖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干预学校的学生进行2 a的干预和追踪研究,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干预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关于肥胖和合理营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确率比对照学校高,肥胖儿童的BMI有下降趋势.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肥胖儿童有一定预防和控制作用,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黄水平;邵继红;姜海霞;卓朗;陈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南阳市宛城区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普种效果观察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全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平均在10%左右.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对阻断乙肝的传播、控制发病率起到重要作用.宛城区自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并于1998年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乙肝疫苗普种工作.为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抗体阳转情况,2003年3~5月份,笔者对在校中小学生59 265名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富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云南镇雄县中小学生氟牙症患病状况

    氟牙症又称斑釉症,它是由于恒牙牙冠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化物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的一种突出症状.地方性氟中毒根据其氟源不同,分为燃煤型和饮水型两大类[1].镇雄县位于滇东北部地区,乡镇居民使用的燃料均以烧煤为主,故燃煤型氟牙症发病率极高.为了解这一地区中小学生氟牙症患病情况,笔者于2004年5月对镇雄县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谭萍;王远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枣庄市城区2004年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

    龋齿是危害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为了解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以便制订防治措施,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笔者于2004年4~6月对枣庄市城区8所学校的20 064名小学生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孙宝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宁波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生活质量问卷,对宁波大学低年级大学生812名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男生在生理和环境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生活质量总分主要受性问题、社交能力、交通环境、食欲等因素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满意程度的影响;女生的生活质量总分主要受性问题、食欲、经济条件、家庭对学习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男女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特点,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李广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