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视疲劳108例原因分析

朱莉;朱清

关键词:视疲劳, 症状, 因素分析, 青少年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视疲劳的原因及临床特点,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08例青少年视疲劳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及眼科系列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疲劳症状有眼部不适、视觉障碍、或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视力减退、失眠等.视疲劳的病因主要是用眼卫生习惯差,过近距离作业(83.3%),近视眼配镜不当(32.4%)等.结论视疲劳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其发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抗生素应用认知及行为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大学生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进行健康教育后认知、行为的效果,以便为大学生进行合理选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进行了抗生素应用常识的认知干预.结果认知干预对患者服药后无效行为、服药方式、服药时间、停药时间、发热是否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前检查有效期等认知、行为产生了显著性影响.而抗生素信息来源、选择抗生素的价格、抗生素价高效好、患病后就医方式等认知干预未能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健康教育能改善大学生抗生素滥用行为,使大学生能合理用药.

    作者:叶利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南京大学新生健康状况调查

    新生的体质状况,是关系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学入学新生的体质状况,笔者对2000~2002年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保健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孙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学校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2003年2月22日~3月29日,信阳市浉河区龙潭村小学发生一起传入性麻疹爆发.全校6个班(含学前班)309名学生,共发病39例,罹患率12.6%.无死亡病例.

    作者:葛显成;胡宝文;林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331名初三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毕业生焦虑、抑郁的影响,为开展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31名初三毕业生,分成研究组125人,对照组206人,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心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测查.心理健康教育采取集体上课方式,包括青春期心理教育、焦虑和抑郁的表现与心理干预、心理防御方式、学习与考试心理,每周2学时,共10周20学时.结果研究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AS得分分别为(31.76±8.22)分和(28.58±9.34)分,SDS得分分别为(35.41±10.16)分和(30.80±11.21)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SAS和SDS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轻初三年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

    作者:张玉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培训模式评估

    我国在已发现的HIV感染人群中,15~29岁的青少年感染者占77.6%[1].在与AIDS的斗争中,青少年是主要生力军,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倍受有关部门的关注.我国政府已制定相应政策将其纳入中学的日常教育内容.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青少年群体仍未具备抵御AIDS所需的知识、态度和正确的行为.

    作者:张根华;张海芸;顾建华;陈增忠;杨丽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接种流感疫苗引起类输液反应1例报道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于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重症流感病死率高等特点而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几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成为防控流感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杨爱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宁夏大学农学院494名大学生营养知识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求量大的时期,营养不良和肥胖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科学合理地摄入各种营养素,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需要.然而,合理的营养素摄入受自身营养知识的影响.为了解宁夏大学农学院学生营养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农学院部分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佩兰;徐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内容与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

    作者:李子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华北2所高校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描述性研究

    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吸烟、饮酒、过早不安全性行为、不合理膳食、缺乏体育锻炼及各种导致意外伤害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或潜在地威胁着青少年现在及将来的健康[1].针对大学生的危险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制定相应干预策略和解决办法,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维护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张会来;李广宇;张宝荣;戴国盛;武常宏;范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门峡市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探讨对中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门峡市中小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7.02分提高到干预后的10.97分(满分为17分);愿意同AIDS患者同班上课的比例由教育前的32.91%提高到教育后的53.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由教育前的32.58%提高到教育后的50.39%;与家人讨论HIV/AIDS的比例由教育前的26.39%上升到教育后的48.37%;与朋友讨论HIV/AIDS的比例由教育前的34.64%上升到教育后的59.36%.结论对中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提高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树立正向态度.

    作者:程巧云;马振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轻度弱智学生48名自我监控能力分析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1].

    作者:左银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重和肥胖对儿童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营养状况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以便为中小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北省农村整群抽取933名7~14岁健康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将调查人群分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正常组和体重偏低组,比较儿童血糖、血压、血脂各指标的差别.结果 7~14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为16.83%,随性别及年龄的变化不明显.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相比,超重和肥胖组儿童具有明显的血压、血糖及TG偏高现象,且HDL-C水平明显较低.此外,超重和肥胖组儿童血压、TG及HDL-C异常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结论儿童时期超重及肥胖同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关系密切.

    作者:谭凤珠;董少霞;贾建起;杨华英;杨辉;冯彦军;郭占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南宁铁路地区中小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分析

    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师生身体健康,按照卫生部<关于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突击大检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的要求,柳州铁路卫生监督所于2003年7月15~31日对辖区内23所中小学校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旨在为制定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钟祖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相关因素,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分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量表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医科大学生1040名进行问卷调查,在SPSS支持下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者的人际关系敏感量表评分均值为(1.32±0.61)分;单因素分析表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生活习惯、家庭影响、生理满意度及多项心理行为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社交苦恼和退缩、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及消极应对方式等7项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应加强医科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及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的指导.

    作者:梁执群;卢莉;朱素娟;籍继颖;于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少数民族自治县幼儿965名的HBSAg检测结果

    我国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约10%[1].1992年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3~6岁儿童HBsAg感染率为3.92%.1993年以来,通过对拟入幼儿园儿童的肝功能及HBsAg进行普查,并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2003年2~3月笔者对965名拟入园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HBAg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申修贵;陈安昀;阳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泰兴市某中学高一学生的营养与血压情况

    营养状况(如肥胖)与血压水平关系密切.为了解营养不良是否与血压水平存在某些关联,笔者对泰兴市1160名中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以探讨营养状况与血压之间的关系.

    作者:邓祥云;常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西壮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居民较多的集居省份.为了解壮族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探讨其性发育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笔者于2002年9月~12月,对桂林市大中专院校壮族学生进行了女生月经初潮及男生首次遗精年龄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骆耐香;戴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学生狂犬病1例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现将1例中学生狂犬病案例报道如下.

    作者:韩业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杭州城区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吸烟已经成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可预防因素,控制吸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上1/3的吸烟人口在中国,有3亿之多[1].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解中学生吸烟及其影响因素,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并为制定中学生控烟健康促进项目提供依据,笔者于2001年10月在杭州市中学生中进行了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姜彩霞;裘欣;程彬;项海青;毛一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学特困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大学特困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主要测查工具,对大学特困生445名进行评定.结果不同性别的大学特困生在客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有显著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特困生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特困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特困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叶金辉;毛庆江;郑霞;李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