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振旺;徐留臣;魏霞;王丽红
2003年4月5日~5月18日,无锡市滨湖区某高级中学发生一起在校学生群发性出疹性疾病.5月19日滨湖区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这起学生风疹爆发的疫情进行了调查,确诊为风疹病毒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汉顺;孔维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血压是反映人体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机能指标.近年来,成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成人期血压与儿童期血压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1].从儿童期开始进行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可能是降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2].因此,研究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变化及其规律,对于掌握儿童青少年血压发育趋势,预测成人后血压水平以及预防成人期心血管疾病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毕振旺;徐留臣;魏霞;王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头部意外伤害的原因,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997~2002年收治头部意外伤害的中小学生63例的伤害原因.结果头部意外伤害中小学生63例中,车祸伤40例,高处坠跌伤12例,硬物击伤8例,锐器刺伤3例.经积极治疗,治愈51例,轻残6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应提高学校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周钟阳;温振东;王廷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3年2月,在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会长于若木同志的关怀和积极倡导下,上海市委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营养餐领导小组,上海市中小学营养午餐开始起步.经过近10 a的发展,上海市从事学生营养午餐的企业已从1993年底的2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87家.笔者实地调查了上海的学生营养餐推广情况,走访了上海市教委、营养学会、卫生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及上海市的部分营养餐供应企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郭平;杨蒙莺;陈德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剖析学校风疹爆发疫情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1和2002年蚌埠市部分中小学校的风疹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a间共有13所中小学发生风疹爆发,平均每起爆发累及13.2人;首例病例出现24 h内报告疫情的只有1起,仅占全部爆发学校的7.7%;实验室确诊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43.6%.所有爆发均发生于3~6月,农村报告的病例少于城市,病例均为学生,其中96.5%的患者年龄在6~14岁,男女发病比例基本相近.结论学校风疹爆发的原因主要是中小学生风疹抗体阳性率低,应用风疹疫苗预防和控制风疹爆发是有效的途径.
作者:王彩红;孙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学习成绩不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太原市某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358名为研究对象,以学习成绩不良学生为目标人群,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实验.用自拟心理健康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家庭和父母的感受、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得分和心理健康问卷总分接近中等组和/或优生组,且该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问卷得分及心理健康问卷总得分干预前后变化不显著,而2个对照组干预后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学习成绩提高显著.结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
作者:高秀君;王芳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解桂林市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笔者于2001年5~10月对桂林市象山区、秀峰区和七星区0~6岁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测评.
作者:王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间隔5 a复测瑞文推理能力测验智商(IQ)变化,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瑞文推理能力测验,对包头市在校的同一批小学生间隔5 a测定IQ.结果 2次测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在校小学生经过5 a的学习,男、女生IQ水平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学校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秦荣;王宗霞;侯慧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肥胖、超重中专女生的大氧耗量和负荷运动后血压、脉搏等变化,评价肥胖与超重对女性青少年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某中专学校对1 302名15~20岁女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界定35例肥胖与62例超重女生,同时选取100名正常体重女生为对照.测清晨静卧时脉搏与血压;用30 s/20次蹲起试验进行定量负荷运动试验,测量负荷运动前后的脉搏与血压;用台阶运动试验测5min即刻脉搏,根据此脉搏和被测者体重在Astrand列线图上查出大耗氧量估计值,并按体重计算大氧耗量相对值.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3组中专女生大氧耗量绝对值和相对值以及负荷运动前后脉搏、血压变化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肥胖、超重中专女生的大氧耗量相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清晨静卧位及负荷运动后的脉搏、血压水平高于对照组.运动后的脉搏上升百分比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或显著意义(P<0.05).结论肥胖、超重对女性青少年心血管功能有显著影响.
作者:许玲;陶芳标;李光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国务院于1994年10月1日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5~2002年我国连续4次开展全国性碘缺乏病监测工作.过去一直认为上海不是缺碘地区,但1994年对中国十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进行的调查中,上海地区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仅为71.27 μg/L,再次调查则为64.5 μg/L,低于100 μg/L.虽然没有明显的碘缺乏病流行,但仍处于碘营养不足状态.在这种边缘状态下,尤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等需碘量较高的人群来说,尚面临碘缺乏的威胁.
作者:郭亚文;周祖华;朱蔚;何永频;王叶萍;朱红梅;刘艳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娄底市初中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生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娄底市4所中学3 830名初中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的伤害发生率为30.76%,且随年级上升而升高,初三学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区学生,分别为36.76%和25.61%.伤害类型以跌伤、刀(锐)器伤、碰伤为主,占66.91%,且居前3位.伤害发生的原因以玩耍与游乐(31.07%)、走路与骑自行车(19.19%)、运动(14.60%)占前3位.伤害程度中、重度伤占7.98%,致残(死亡)率为104.44/10万.伤害平均每人次引起缺课3.78课时,活动受限2.11 d,家长误工0.86 d,直接医疗支出37.19元.伤害的发生与父母监护及收入有关.结论娄底市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伤害预防重在行为规范,宜采取健康促进的方法,实行综合防制策略.
作者:戴练平;王乔笙;曾穆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淮南市儿童弱视的患病状况,以便提高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弱视的危害和早查早治重要性的认识,保护并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方法采用国标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并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视力不足0.8者,经1%阿托品眼水、眼膏散瞳检影验光,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结果受检儿童2 520人,弱视患病率为2.54%,初诊率为78.12%.男女及不同年龄组间弱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以屈光不正性弱视(65.63%)居首位.儿童弱视与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儿童弱视的漏诊、漏治率较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
作者:屈立宜;王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人群常见病,其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年龄组人群中均呈现不同的比率.为了解中小学教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笔者对2002年度北京市东城区正常
作者:王广胜;万左红;田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营养及健康状况,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西南地区28个少数民族大学生1 386名进行调查.结果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食以米饭为主(男、女生分别占56.4%和67.3%),存在挑食行为(37.8%)、偏食行为(45.9%)和按自己嗜好饮食(31.9%);体格检查显示,31.7%的大学生经常伴有牙龈红肿和瘀血,58.1%的女生经期不正常,43.2%的学生存在缺铁性贫血.结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是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合理营养指导.
作者:张有平;刘学哲;吴献华;谭学才;陈代梅;李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恐惧情绪反应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自编的SARS心理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西安交通大学学生1 019名进行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做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恐惧因子得分在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的人群占总人数的17.86%,情绪稳定性是影响恐惧因子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大学生中有近1/5对SARS感到明显恐惧,其中情绪不稳定者的个体认知建构系统存在缺陷,要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
作者:高延;马延生;杨玉凤;姚凯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乳牙龋病发生中的作用,为防治儿童龋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市79对双生子的乳牙龋病情况进行研究,比较单卵和二卵双生子对内龋、失、补牙数的变异程度和患龋一致率,计算乳牙龋病的遗传度.结果乳牙单卵和二卵组对内龋、失、补牙数的变异有显著性,遗传度小于40%.结论乳牙龋病的发生受弱遗传因素控制,环境因素起较大的作用.
作者:綦斐;张瑞芝;逄增昌;汪韶洁;续美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大学生对SARS的认知、行为、态度及心理变化,探索大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为今后在大学生中进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国家每天公布SARS疫情后的第2周初和第3周末,先后2次对武汉市1 090名大学生进行有关SARS认知、态度、行为和心理状况等问卷调查.结果 97.9%的大学生关注SARS,对SARS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程度较高.97.5%的学生采取了预防措施,91.9%的学生因SARS而取消了旅游计划;87.1%的学生表现出战胜SARS的信心,但具有恐惧心理的占12.5%.从前后2次调查结果比较来看,在国家每天公布疫情后第3周末,大学生的关注程度和认知程度明显高于第2周初(P<0.05).在第3周末,虽然还有8.1%的大学生感到恐惧,但显著低于第2周初(P<0.05);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宣传教育对大学生SARS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抗击SARS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贺莉萍;郭毅;冯赟;李十月;刘晴;陈湘宜;左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饮酒现状,探讨饮酒行为和其他危害健康行为的相互联系,为防制医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1 095名一~四年级医学本科生的饮酒和其他14项危害健康行为现状,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生饮酒报告率高于女生,分别为85.1%和57.0%;饮酒率随年级升高而上升;不同生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酒后骑车报告率为20.0%,高于女生的6.7%;男生喝醉酒的报告率为24.6%,高于女生的1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行为与酒后骑车、喝醉酒、吸烟行为、通宵达旦娱乐4项危害健康行为有关联.结论医学生饮酒现象较普遍.饮酒行为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有密切关联,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胡利人;丁元林;孔丹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私立学校初中新生的情绪状况及性别差异,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青岛市某私立学校初一新生228人进行整群抽样测查,匹配市区公立学校初一新生239人作同期对照,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有15.79%处于焦虑状态(女生检出率较高),高于对照组(9.21%),差异有显著性(χ2=4.65,P<0.05);观察组SAS均分高于对照组及常模,其中独生子女SAS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23.25%处于抑郁状态(男生检出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32.22%)(χ2=4.67,P<0.05),但SDS均分不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同时存在率也以观察组较高(12.28%),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27,P<0.05).结论私立学校初一新生存在以女生为主的较高焦虑检出率、以独生子女为主的较高焦虑水平以及以男生为主的抑郁检出率和较高抑郁水平,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樊晓光;周东明;潘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偏头痛是中学生较常见的病症,发生原因较多,如睡眠不足、功课繁重、考试紧张以及颈椎疾病等.偏头痛可造成学生坐立不安、烦躁,影响学习.笔者采用异搏定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作者:肖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