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荣;王宗霞;侯慧英
目的了解戴镜视疲劳与眼镜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学生合理地选用眼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屈光组全国第一届眼屈光学术交流会议规定的<眼镜质量试行标准>,抽查100名在校学生的眼镜质量,其中,有戴镜后视疲劳症状者55名,无明显症状者45名,检查实际眼的屈光状态、眼位情况,以排除引起视疲劳症状的其他因素.结果视疲劳症状组的学生中,眼镜光学中心距离与瞳孔距离的误差是主要原因,差异有显著性;其次是由于实际眼屈光状态与眼镜不相符和散光镜的轴位有误.结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验光配镜人员的技术培训,以保证配镜质量和戴镜者的视觉健康.
作者:辛爱青;武亨梅;李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青春期女性性发育与血压的关系,以便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9~11月对贵阳市12~17岁女童1 867名进行性发育评价,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结果同年龄、不同性发育水平(月经来潮与否),收缩压、舒张压均有随乳房和/或阴毛发育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在同一乳房和/或阴毛发育水平时,上述2项指标并未呈现来潮者高于未来潮者的趋势.不同年龄、同一性发育水平时,除在性未发育个体的2项指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外,其他性发育水平(月经来潮与否)的2项指标均未见有明显的规律性增加或下降.结论综合考虑性发育水平可较好地反映青春期女性个体的血压变化.
作者:黄靖;江映红;李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视力低下、龋齿、沙眼是中小学生常见的3种疾病,了解和掌握患病情况,可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双鸭山市1998~2002年监测点校中小学生的疾病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冀晓辉;翁瑾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和运动系3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体育专业学生使用多的是成熟防御机制,但与一般文理科学生比较,使用的频度仍较低.在退缩和制止等部分防御策略方面存在性别、城乡差异.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成熟防御机制使用得较多,但使用频度不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作者:柯遵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解农村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帮助膳食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学生膳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于2002年10月对河南省遂平县山查岈山乡在校中学生进行了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66名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文科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3.4%,5.4%和4.0%.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作者:佟月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解陕西省中小学生1985~2000年生长发育的变化,笔者将该省2000年和1985年7~18岁中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王凤亭;杨瑾;姚翰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铅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已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长期接触低浓度铅会导致行为功能改变,如注意力下降、多动、冲动.为了解武穴市小学生铅吸收情况,根据<全国学生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笔者于2003年4月对武穴市城区小学生铅吸收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王应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超敏反应,起病急骤、凶验,临床常见.但青霉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现报道2例并分析如下.
作者:李传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小学为34%~61%,初中为68%,高中为90%.预防近视有效的方法除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视近工作量、做好用眼卫生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外,照明光源的改善同样不容忽视.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荧光灯都是由灯管及驱动电路(即镇流器)2部分组成.荧光灯的频闪现象是由于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过低,在低频信号的驱动下,灯管中荧光粉的亮度会随着驱动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亮度的周期性变化就是频闪现象.解决荧光灯的频闪现象方法有许多,其中有效、经济的方法是更换z现有荧光灯的驱动电路,使其输出信号的工作频率由普通荧光灯的50Hz提高到30000Hz.由于荧光粉的余辉时间为几毫秒,如果将荧光灯的工作频率提高,使灯管两端交变电场变化的速度远远高于荧光粉的反应速度,这时荧光粉的亮度将无法随着驱动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荧光粉将连续发光而无频闪现象.
作者:董中旭;刘杰;梅建;杨先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50a来,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少年发育水平长期变化趋势以近20a的发展更为良好[1].为探讨永定县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生长发育趋势,更好地指导和改进学校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于2001年对永定县中小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指标的调查和分析,并与1981年同类资料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秋玉;苏德忠;沈衍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卫生、教育等部门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但重大恶性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2003年全国学校食物中毒数量呈大幅度增加趋势.深入分析学校食物中毒的类型,找出产生食物中毒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的特点,以及2者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56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得分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运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和退缩等防御方式.应对方式也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消极应对.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成熟的防御机制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中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
作者:李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中生的饮酒行为及父母、同伴对其饮酒的影响,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5所高中高一~高三学生969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饮酒行为,学生父母、同伴的饮酒行为,以及学生对高中生饮酒的态度.结果年级高的学生、男生、零花钱比较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饮酒者,重点中学学生报告的饮酒比例少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父母和同伴的饮酒行为及其对高中生饮酒的态度均与高中生的饮酒行为存在明显的相关.结论在开展减少过量饮酒危害的健康教育项目时,应该考虑父母方面的因素,并教给学生一些抵制同伴不良压力的方法.
作者:Ian M.Newman;薛建平;方晓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的智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已有报道,学生的年龄、学习成绩、性别、父母文化、父母职业、环境变迁、母亲生育年龄等因素均与智商有关[1-4].
作者:秦荣;王宗霞;侯慧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是儿少卫生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是观察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营养、体育锻炼等诸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指标.为此,笔者对1985~2000年青岛市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作者:李泽民;陈柬;段海平;常春;纪锋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成瘾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这种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心理疾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成瘾造成的学业荒废、人格发展不健全、社会交往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申噗内容.
作者:吴杰;王岩;杨秀峰;夏翠霞;祁延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感觉统合失调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分析感觉统合失调与各项行为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学龄期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和行为评定,分析感觉统合失调与总行为问题及各行为问题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总发生率为34.7%,男孩发生率(42.1%)明显高于女孩(28.8%)(P<0.01);感觉统合失调(含轻、重度失调)儿童伴有总行为问题和各行为问题因子的比率明显高于感觉统合正常儿童.结论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行为问题大有帮助.
作者:曹秀菁;尹广林;王平;邱宇琴;冷琼;陶芳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鼓浪屿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方法对976名小学生的早餐饮食行为、早餐质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健康教育与早餐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常吃早餐的学生低年级占92.74%,高年级占87.48%;有时吃或不吃早餐的低年级学生占7.26%,高年级占12.52%;经常吃早餐者女生为89.36%,男生为90.32%;有时吃早餐者女生为10.64%,男生为9.67%;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经常吃早餐者居中;经常不吃早餐者偏小;有时吃早餐者偏大;早餐质量能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应加强营养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培养与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一般性消毒难以将其杀灭;传播途径较为广泛,传染者的血、尿、汗、唾液等分泌物极易污染周围公共用品.因此,了解学生的HBsAg携带情况,有助于更好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治疗和预防工作.
作者:罗词安;罗宏;罗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