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性肥胖女童血清瘦素与雌二醇水平关系研究

耿敏学;陈姜;陈琴;张德甫;胡巧云;张磊

关键词:肥胖症, 生长激素, 血清学,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摘要: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含量对雌二醇(E2)分泌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15岁单纯性肥胖和正常女生各60名进行血清瘦素、雌二醇含量测定.同时调查月经初潮时间.将肥胖组与正常组按年龄划分为8~10岁、11~13岁和14~15岁3个年龄段.结果肥胖组女生血清瘦素水平为(34.20±5.06)ng/mL,显著高于正常组女生[(9.00±3.06)ng/mL](P<0.01);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时间为(11.78±0.78)岁,早于正常组女生[(12.93±0.96)岁](P<0.01);肥胖组女生雌二醇水平为(61.08±36.21)pg/mL,低于正常组女生[(75.94±41.76)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瘦素与雌二醇呈负相关(r=-0.54,P<0.01).结论血清瘦素浓度过高可能会抑制卵巢分泌雌二醇的功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生活应激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对军校大学生13102名进行测试.结果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和做出的应激反应有很大差异,学生生活应激问卷中的绝大多数因子分与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军校大学生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和产生的应激反应是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作者:梅清海;李俊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高校教T肛门疾病患病情况

    人类对肛门疾病的认识已有数千余年的历史,但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许多人对此类疾病未加重视.为了解太原理工大学教职工肛门疾病患病情况,笔者将全校教工的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沧州市初中生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GT)等对河北省沧州市城乡12~16岁初中生67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问题行为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P<0.05),父母教养方式许多因子与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倾向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初中生问题行为倾向受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尤其是母亲的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子女的问题行为倾向.

    作者:刘毅玮;封文波;韩宏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贫血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影响因素

    WHO已经将反吸烟列为21世纪卫生领域三大主要行动目标(抗疟疾、反吸烟和助贫困)之一[1].据估计,全世界每天有8.2万~9.9万名年轻人开始吸烟并面临着迅速成瘾的危险.青少年期开始吸烟的吸烟者有50%死于烟草,而这些死亡者中的50%是在中年丧生[2].此外,早期的吸烟、饮酒等滥用行为可能与青少年后期乃至成年早期的问题行为有关,如暴力、过失行为、体质不良、精神问题等[3].

    作者:郑频频;傅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为寻找人格障碍与环境的因果联系提供线索.方法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人格诊断问卷调查武汉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 205人,对人格诊断问卷阳性者进一步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评定并按ICD-10诊断系统进行临床诊断.对确诊的55名病例按1:4配比,确定220名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检出率为2.77%.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拒绝、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收入低、独生子女,父母过度保护、父母偏爱、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文化程度、民族与人格障碍之间无显著关联.结论父母应改变不良的养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

    作者:万方华;向寒英;程日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校贫困生的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校贫困生的情绪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抽取天水师范学院得到困难补助的大学生126名和一般大学生11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等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中抑郁、焦虑症状较为严重,其SDS,SAS的总分和标准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回归分析表明,较多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相对缺乏和不成熟防御方式是影响贫困生情绪问题的主要因素.结论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将有助于减轻贫困生的情绪问题.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烧伤认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烧伤的认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高校大学生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大学的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烧伤认知水平平均得分为(17.83±3.83)分(总分30分),影响得分高低的因素有专业、来源地和是否接受过烧伤相关知识的教育.结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大学生对烧伤认识的教育,重点是非医学专业和来自境外的学生.

    作者:刘刚;吴赤蓬;刘国宁;王声湧;范存欣;王惠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福州市2001~2003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福州市卫生防疫站自2001年4月~2003年4月,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要求,对福州市7~17岁中小学生进行了贫血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红润;陈爱玉;吴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儿童铅中毒现状及其原因

    铅是全身性毒物,具有高蓄积性与多亲和性,可通过消化、呼吸等途径被机体吸收,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能.铅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而且又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种用途的有色金属之一.在我国,铅和精炼铅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用于蓄电池制造、颜料、合金等行业.也正是由于铅的使用,以致在空气、土壤、食品、餐具、玩具中都能寻其身影,觅其踪迹.铅污染状况已不容忽视.

    作者:章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学生268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发热特征分析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有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然而许多呼吸道疾病亦有类似症状出现.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局部地区呈爆发流行.由于其首发症状绝大多数为发热,故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跟踪观察.为了更好地做好非典预防工作和对门诊发热患者的跟踪观察,现将2003年4月以来在集美大学医疗中心发热门诊诊治、跟踪并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大学生发热患者268例的发热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刘榕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1 190名初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矫治状况及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矫治情况,以便为中学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海淀区1 190名中学生为对象,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调查错(牙合)畸形患病率、未矫治率及未进行矫治的原因.结果1 190名中学生错(牙合)患病率为61.3%,错(牙合)未矫治率为80.80%.未进行矫治的主要原因是对错(牙合)的病患意识较弱.结论北京海淀区中学生错(牙合)患病率高,矫治率低,对错(牙合)畸形的病息意识有待提高.

    作者:续美如;龚丽云;张力;王淑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学新生适应状况的定性研究

    目的了解定性研究方法在大学新生适应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特点,为开展新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定性研究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某高校新生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普遍能接受专题小组讨论的调查形式;定性研究显示,大学新生存在适应问题,学生的适应状况可能与专业、性别及人格特点有关;新生有愿望从学校获得帮助以解决适应问题和缩短适应期.结论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适用于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可以为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郭琦;黄悦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高校男性教职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现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为了解高级知识分子BPH的患病状况,笔者对浙江省某高校副高职称以上男性教工350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德友;陈蓓;潘云珍;姚绣琴;徐绣凤;李慧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小学学生1997~2002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浦北县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为掌握该县小学生乙肝感染情况,以便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笔者于1997~2002年对浦北县某小学进行了连续6 a乙肝病毒感染及免疫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温传佳;陈明波;谢兰书;吴艳满;卢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学生个性特征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个性特征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本科生639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测评.结果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人格特性之间显著相关;不同性别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明显.结论塑造健康的个性是降低焦虑、抑郁,减少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梦龙;黄旭;静进;刘建安;李秀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天津市红桥区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青春期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减少青少年犯罪至关重要,本次调研通过观展、讲解、座谈及咨询等方式对高中生进行评估,以探讨更为有效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作者:夏晓明;于利;杨秀英;刘秀萍;王作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学校学生肺结核病爆发调查

    2003年5月,浙江省某县一所中学高三学生在参加高考体检时,发现20名学生肺部有阴影,经进一步调查确认,这是一起连续蔓延的肺结核病爆发,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石波;李群;缪梓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