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成分分析在评价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中的应用

楚洁;高永清;李李;程萍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儿童, 学龄前, 生长和发育, 评价
摘要: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探讨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合肥市8所幼儿园1 863名儿童,测量其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三头肌、肩胛下皮褶厚度等形态学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前2个主成分Z1和Z2累积贡献率达到89.1%,被确定为重要主成分,建立主成分函数表达式,分析主成分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Z1,Z2分别与年龄、性别作单变量方差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Z1得分不断增加,说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上升时期,而Z2得分变化幅度较小,说明体脂含量相对恒定,且二者在性别间差异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合理、综合地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西华县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西华县城区中小学生结核病的感染及发病情况,控制肺结核病在学生中传播,加强学生结核病的早防早治工作,笔者于2001年4月对该县城区学生进行了普查.

    作者:刘立新;宋晨星;王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为了解长春中医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者于2000年9~10月份对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吕宏;姜彤伟;王一妮;尹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苏州市部分学龄前儿童血铅、镉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水平

    目的了解苏州市区学龄前儿童体内血铅、血镉的水平,以确定当前暴露水平.方法对苏州市区2所幼儿园120名学龄前儿童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与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末梢血血铅、镉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结果120名学龄前儿童体内血铅、镉及红细胞FEP均值的95%可信限分别为(0.32±0.26)μmol/L,5.6×10-3μmol/L(几何均数),(0.46±0.32)μmol/L,整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部分儿童的血铅超过0.483μmol/L.结论在当前的暴露水平下,仍有部分儿童存在触铅的可能.

    作者:张宜明;朱圣陶;刘仁平;曹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西宁市中小学生机能发育指标分析

    为了解西宁市中小学生机能发育状况,掌握高原地区青少年机能发育规律,笔者对西宁市中小学生机能发育指标进行了分析.

    作者:杜增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国民航学院教职工高血压及伴随疾病的调查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及伴随疾病的患病情况,笔者结合2001年民航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及其伴随的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翟宏丽;王丽;高强;于英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鄂尔多斯市部分学校周边食品摊点卫生状况

    学校周边的食品卫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大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学校周围食品卫生的管理,是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于2002年10~11月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学校周边食品摊点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绍军;郭宏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阳泉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动态分析

    为了解阳泉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以便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对阳泉市1998~2002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伶;张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对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中小学校医作为教育系统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了学校师生的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学校卫生监督、卫生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实施者.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日趋重视,中小学校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职业特点.

    作者:李谡翊;李宏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玉门油田1996~2000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是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玉门油田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并为今后防治学生营养不正常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2000年连续5 a对玉门油田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俊欣;丁保卿;徐万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某师范大学学生膝关节疼痛与运动创伤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膝关节疼痛与运动创伤的关系,以减少膝关节创伤的发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9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3 072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膝关节疼痛的报告率女生为13.4%,男生为14.8%,男女大学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育专业大学生膝关节疼痛报告率女生为38.0%,男生为34.4%,男女大学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同性别大学生膝关节疼痛报告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膝关节运动创伤是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作者:孔祥清;张辉;程琮;纪经和;赵彦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长期营养干预对全日寄宿制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持续7a营养干预对全日寄宿制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学生的合理饮食与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1993年开始,每年对2 000多名在校学生实施全年逐日全程营养干预计划,并对干预时间满7 a的451名7~19岁学生进行追踪观察,采用身高、体重百分位评价法对其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学生接受营养干预后,身高发育中下等以下(<P25)男生由1994年的20.71%降至2000年的4.65%(P<0.005),女生由1994年的17.24%降至2000年的6.67%(P<0.05);发育中上等以上(> P75)男生由1994年的18.68%上升至2000年的41.53%(P<0.005),女生由1994年的24.14%上升至2000年的36.66%(P<0.05).体重发育中下等以下(<P25)男生由1994年的19.70%降至2000年的4.65%(P<0.005);发育中上等以上(>P75)男生由1994年的18.68%上升至2000年的41.20%(P<0.005).结论持续7 a的营养干预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效果明显,在全日寄宿环境下,对学生的膳食进行全年营养干预和营养监控,能非常显著地改善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刘建平;何志谦;涂剑玲;佘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济南市部分大中小学生电脑上网现状

    为探讨大中小学生电脑上网现状,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笔者于2002年5~6月份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席庆兰;毕振旺;王晶;王果林;焦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营养教育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的效果,为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唐山市1所小学二~五年级学生716名,先后进行2个月的单纯学校营养教育和家长的营养教育;采用问卷和营养调查,分析营养教育后学生和家长营养知识、饮奶行为和钙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学生接受学校营养教育后,奶类与钙营养健康知识的答对率均达80%以上,主动饮奶率和钙营养状况均比教育前显著提高;家长营养教育2个月后,学生饮奶量、感觉不适率等饮奶行为比单纯学校教育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学校营养教育结合家长的参与是改善学龄儿童饮奶行为的有效途径.

    作者:唐咏梅;关维俊;宁鸿珍;周瑞华;闫红;徐应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学生体检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中小学生的健康检查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任务非常繁重,统计数据常产生较大误差.因此,学校卫生工作者普遍认为,学生健康检查急需开发计算机应用程序,以提高体检资料统计的自动化和准确程度.我们设计、开发了一套学生体检计算机管理系统,并成功地运用该系统对深圳市2001年部分学生健康检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朱元芳;杨北兵;朱志良;刘汉民;陈伟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000年呼伦贝尔市达斡尔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

    为了解达斡尔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笔者于2000年对呼伦贝尔市达斡尔族学生进行了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戚开克;吕凤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就我国学生营养现状谈推行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改善,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仍是影响学生生长发育的首要因素.因此,研究学生营养问题,在学生中普及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科学饮食知识,积极解决学生的营养问题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应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再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口腔科医师对儿童受虐问题的认知

    儿童受虐这一社会问题在国外日益被关注,近年来此问题在国内也时有报道.口腔科医师在诊疗儿童口腔疾病时,也能遇到因这一社会问题所致的种种结果和问题.日本东京齿科大学小儿齿科学教研室近首先在日本口腔医学本科生(六年制)四年级的教学中列入与此有关的内容,在日本口腔卫生士的国家考试中已列入有关内容的试题.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一问题今后也必将涉及中国口腔医学工作.作者就此作一概述,为纠正、阻止这一社会问题而尽力.

    作者:石四箴;药师寺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军医大学414名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调查

    目的研究军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对某军医大学41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军医大学生感觉自我很不和谐的约占5.56%,且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2维度得分高于大学生常模,其中自我的灵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我的刻板性存在年级差异,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P<0.01).各维度在性别、专业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军医大学生自我和谐有其自身特点,可能与环境有关.

    作者:李彦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广州市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动效果评估

    目的评价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无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广州市大学生2 071名、高中生2 589名、职中学生2 796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中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对20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教育前;对12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态度,教育后亦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安全性行为教育、反吸毒教育是对大、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参观图文并茂的展览,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观看VCD,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较好形式;在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大、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转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还应与性伦理、性道德、法制教育相结合,效果会更明显.

    作者:何秀芳;曾立新;卢振光;陈兆荣;麦锦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寄宿小学生610名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掌握寄宿制小学生健康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JKJC软件,对610名小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为6.5%,营养过剩率为31.6%,肥胖率为15.7%,男生高于女生(χ2=8.06,P<0.01).视力低下检出率为41.12%,女生高于男生(χ2=4.21,P<0.05),龋齿、沙眼检出率偏低.结论卫生工作者须适应新特点加强指导.

    作者:蔡亮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