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红
目的掌握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 样本,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结果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 率为13.16%,有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城乡学 生的贫血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的防治工作应以小学生为重点对象.
作者:古丽萍;肖克慧;杨仁民;赵英杰;张继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 ,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 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 度递增[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由此,高校一 方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的起因.笔者通过心理咨询和书面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 进行了探讨,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 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重要的起因.本文就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李全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水平、群体差异以及各年龄段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为这部分人的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的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病历调查.结果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在年龄、教龄以及教学行政人员与工人的比较上差异有显著性,在经济收入和婚姻状况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校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张承业;王海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石嘴山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1999年对市内12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并对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深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强化学校卫生监督,促进学校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卫生部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的要求,于2000年9月15日~25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范围内抽取69所大中小学校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
作者:刘宇珠;张桂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的特 征和功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认识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学和 卫生学意义,发挥其应有的育人效能,积极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汉运;裴国栋;段成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农村中学生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新都县农村初中学生营养状况,笔者于2000年9~10月对新都县部分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魏正东;曹明智;杨顺琼;周晓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感冒虽是一种普通的呼吸道传染病,但它可在学生中引起大范围的流行,影响学生的身 体健康,因而采取对感冒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笔者就3种措施联用(即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食醋熏蒸和吃醋大蒜)预防感冒进行了效果观察.
作者:徐丽英;许立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世纪50年代初,Hauga报道第1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此后各地陆续报道了多起该 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呕吐型主要为剩米饭或炒饭引起,短潜伏期为0.5 h[2].笔者调查的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是学生集体早餐食用饼干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呕吐型,短潜伏期仅10 min,与以往资料有
作者:索少斌;张占义;于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大中专院校的招生人数急剧增加, 但 由于学校后勤卫生保障措施未能及时落实,致使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上 升,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贯彻实施199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下达的预防食物中毒 工作计划,我们于2000年4~5月对57所驻邕大中专院校的食品卫生开展了全面清理整顿 工作.现就如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控制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谈几点看法.
作者:杨虹;陈绍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国学校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有关部门对开展此项工作的需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 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6省(直辖市)下属的12个市(县)中选取57所中小学校,通过问卷调查 、专题小组讨论、访谈等调查方法,分别对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饮食服务人员以及教育 主管领导和学校领导等进行调查.结果 91.1%的学校有关于开展健康教育 课的制度或要求,部分地区制定了健康教育规划;多数学校有健康教育课;任课教师多为兼 职教师,多未经专业培训;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社会各界对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不 够;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饮食服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健康知识.结论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及 时得到解决,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的重视,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推广健康促进学校.
作者:廖文科;张芯;张辉;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年龄早晚既是儿童青少年个体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又是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本身的结果.为了解厦门市女生月经 初潮年龄及其变化规律,现将2000年厦门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1995年、1985年同类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陈美娟;吴卡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冬春季维生素C营养水平.方法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4 h负荷尿中还原型抗坏血酸 排出量.对不足者进行维生素C缺乏症检查.结果冬春季有18.7%的学生 维生素C处于不足状态,春季不足率达29.2%,明显高于冬季的10.6%(P<0.01).不 足者均未出现缺乏症的症状体征.结论冬春季应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以保证学生有好的健康水平.
作者:何瑞玲;孙福祥;赵文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住校学生乙肝病毒(HBV)的携带情况,以期为学生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自1993年至2000年,笔者结合每年1次的学生体检,对全日制住校学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 BsAg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施培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济南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诊断标准,随机抽查济南市区9所幼儿园2~6岁的2 11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 HTH〗结果在调查的2117名学龄前儿童中,肥胖儿童34人,单纯肥胖率为1.61%,其中男童肥胖检出率(1.98%)明显高于女童(1.19%),P<0.01.4岁以上儿童肥胖检出率高.结论不良饮食习惯与遗传是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 预防儿童肥胖重点应放在学龄前期.
作者:姬淑云;杨慧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山东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为今后制定口腔保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线资料,1995年我们参加了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这次调查以5岁年龄为指示年龄组来评估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情况,现将山东省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展堂;边惠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小学生占全国人口近1/5.保障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降低常见病患病率,是提高中 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策略.近几年来,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一度走向误区,有的卫生防病机构 变相销售行为导致的不良反应影响了学生常见病防治总体规划的实施,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 影响,使一些正常的防病工作任务落不到实处.为使学校卫生防病工作尽快地步入正常轨道 ,笔者浅谈如下.1 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应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理顺渠道,实行宏观调控.
作者:隋悦莲;孙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稀盐酸是助消化药物,笔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口腔溃疡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杏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学生碘营养状况,我县自1984年以来对监测点校在校学生进行尿碘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祖军;祖先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