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吴花林;孙秀纯;王林森;黄学锋;梁丽云;马存根

关键词:焦虑症, 抑郁症, 卫生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医专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大同医专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外)、SDS和SAS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教育前为57.90%,教育后为20.20%(P<0.01).结论为增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采取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西双版纳傣族与汉族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和汉族初中生父母的养育方式.方法采用岳东梅等翻译、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14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在傣族和汉族父母养育行为中,积极情感均占主要地位;在父母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3因子上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傣族父母对男孩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行为明显多于女孩,而汉族只有父亲对男孩的惩罚严厉行为多于女孩;傣族和汉族父母养育方式存在较为一致的4种类型.结论两个民族的父亲与母亲所执行的养育方式类型均存在较不一致的现象.傣、汉族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差异.

    作者:刘春燕;乔梁;李文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学生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隐匿性抑郁症又称抑郁等位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不典型类别,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持续出现的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各种躯体症状所掩盖[1].患者往往因躯体不适的某一症状,反复、多次求助内科医师,但他们常不被诊断为抑郁症.而按内科疾病长期治疗无效,有的已严重影响学业.为引起对此类疾病的重视,笔者将近年来诊治的大学生中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厦门市1987~1998年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为了解厦门市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情况,对1987~1998年的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美娟;荣飚;吴卡玲;廖静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影响因素分析

    为分析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我们于1999年9月对铁道部第四工程局所属的中小学各1所,进行视力低下调查,以期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兴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错(牙合)畸形调查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分析常见错(牙合)畸形患病规律.方法随机抽取562名11~19岁汉族青少年按Angle及毛燮均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牙合)和错(牙合)分类为标准.结果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男生为73.82%,女生为65.5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为拥挤、深覆盖、个别牙错位,患病率分别为20.46%、16.38%、9.07%.错(牙合)患者中安格分类以一类多(61.13%),四类少(0.77%).有正畸治疗史者少见.结论乌鲁木齐市汉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者较多,应尽快早期防治并增强患者正畸意识.

    作者:米丛波;郭宏;葛欣;关晓航;林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学生视力低下综合防治效果观察

    为了探索防治小学生视力低下的有效方法,我们于1995~2000年在张家口市宣化区米市街小学开展了学生视力低下综合防治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利;郭斌;韩丽梅;闪志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某财经学校10届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广西财经学校地处祖国边陲,是一所面向全区招收高、初中毕业生的中专学校.全校2000多名学生,大部分来自广西各地边远山区农村.壮、瑶、回、苗、水、么佬等10多个民族学生占5%,汉族学生占5%.各少数民族学生因生活习惯不同,其卫生习惯也不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卫生保健能力还不够完善.1989年以前,每年都有1~2例乙型肝炎病人发生.为了减少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学校于1990年起对乙型肝炎病毒表丽抗原(HBsAg)阴性新生接种乙肝疫苗.

    作者:唐茺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康促进学校学生营养午餐案例分析

    健康促进学校是WHO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1],成都市许多学校都在争创健康促进学校.在一系列的争创活动中,石室联合中学开展的学生营养午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校以班为单位,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学生中午在校共进午餐.营养午餐实行2年来,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肥胖率、因病缺课率均下降,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校风、校貌也有了很大改善.

    作者:李才明;吕媛;颜代英;何琼;苏应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的建立和管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管理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作者:王东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天津医科大学学生结核菌素试验观察

    结核感染率和年感染率是结核病流行病学的重要指标,当今全球结核病流行呈高发趋势,预计2000年将增至14%[1].结核病对青壮年的危害极大.近年来我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监控结核病,每年对全部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了解结核病的感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结核病的播散.现将1998年与1994年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梁军军;鞠中红;杨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医专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大同医专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外)、SDS和SAS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教育前为57.90%,教育后为20.20%(P<0.01).结论为增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采取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作者:吴花林;孙秀纯;王林森;黄学锋;梁丽云;马存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郑州两所小学学生核黄素营养状况与评价指标探讨

    目的了解小学生核黄素营养状况并探讨核黄素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方法整群抽取城市郊区和农村小学生共204人,年龄7~9岁,分城郊5.0 mg和城郊2.5 mg、农村5.0 mg剂量组,进行核黄素4 h尿负荷试验,以荧光法测定尿中核黄素含量.结果农村小学生核黄素不足率31.5%,显著高于城郊小学生的16.4%,城郊5.0 mg组与城郊2.5 mg组试验结果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1)所调查儿童核黄素营养状况较差,农村儿童尤为明显;(2)不同负荷剂量组试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对于儿童2.5mg的负荷剂量可能较适合,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裴迎新;张德甫;陈姜;王旗;胡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南阳市宛城区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宛城区碘营养状况和碘缺乏病现状,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及盐碘含量进行调查.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25%,尿碘中位数为236.67μg/L,盐库、零售点、学生家食用盐平均含碘量分别为127.79 mg/kg、94.58 mg/kg和62.29 mg/kg.结论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是有效的,完全能够改善儿童碘营养状况,纠正碘缺乏现状.

    作者:王安绪;徐志香;康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学校内设立卫生检查员的探讨

    自1996年对学校实行综合卫生监督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但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由于学校卫生监督员人力有限,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着监督遗漏、力度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学校内设立卫生检查员,充分发挥学校的自我监督功能,是完善学校卫生综合监督的有效办法.本文就在学校内设立卫生检查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徐勇;苏应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那坡县壮族中小学生贫血情况

    贫血是我国儿童少年较常见的营养问题.为了解那坡县壮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笔者对1999年那坡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中的贫血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贫血防治对策.

    作者:陈栩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学生眼保健操操作不规范情况调查

    眼保健操作为两课一操的主要内容,在全国推广已经30多年,是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我们在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操作检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存在穴位找不准,动作不规范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学生眼保健操完成情况,我们作了1次抽样调查.

    作者:熊日强;刘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某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分析

    运动损伤是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中一直较为重视的问题.笔者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体育系1989届和1999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发生的运动伤害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扬中市小学生20年来体格发育变化情况

    身高和体重是评价儿童少年体格发育重要和直接的指标,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儿童少年体格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笔者通过对1979年和1999年扬中市小学生健康体检和生长发育资料中身高和体重指标的分析,观察20年来儿童少年体格发育的变化情况.

    作者:朱冠华;江青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肥胖儿童A型行为及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家庭研究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A型行为及体重心理控制源.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和配对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分析了45对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及其父母的A型行为、期望体重和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结果两组间儿童及其父母A型行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父母均B型的家庭其子女以B型为主,而父母均A型的家庭其子女并不以A型为主.肥胖儿童对理想体重的期望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心理控制水平两组儿童无差异,而肥胖儿的父母表现出明显的内控心理(P<0.05).肥胖组父母的体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的父母.结论肥胖儿童的A型行为和体重控制的内驱力均不明显,对理想体重的期望性低.

    作者:霍金芝;孙扣红;刘竞;柏品清;吴纯奕;赵晓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科大学生吸烟依赖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心理学、行为学方面分析医科大学生吸烟行为和依赖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了900名合肥市的医科在校大学生.结果医科大学生吸烟率为14.2%;医科大学生以浅度吸烟为主;17~19岁是医科大学生开始吸第1支烟的主要年龄段;交际需要、解闷是医科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学校因素与医科大学生吸烟的关系密切,其中室友吸烟行为所造成的共济压力是为突出的危险因素;对吸烟依赖性形成的危险性指标的OR值由高到低前3项分别为睡醒后5min会吸第1支烟,把吸烟当作日常生活中优先考虑的事,经常担心身边供吸的烟不够.结论医科大学生吸烟依赖性尚低,醒后急切想吸烟及把吸烟当作日常生活中优先考虑的事可作为吸烟依赖性的主要判断指标.改善医科大学生的交际环境,丰富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可望改善医科大学生吸烟行为及依赖性.

    作者:张平;杜文海;殷正宇;金永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