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高校新生预防乙型肝炎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乔慧;郭忠琴

关键词:卫生教育, 肝炎, 乙型, 评价研究, 学生
摘要:目的:调查宁夏地区大学新生有关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110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有关乙肝的知识正确回答率由教育前的53.58%~68.24%,上升到80.64%~86.23%,得分由教育前的8.87~9.11分提高到11.21~13.71分,教育后学生对乙肝及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也有所提高,正向态度得分由教育前的6.71分提高到8.21分;健康教育前医学院学生乙肝知识得分高于宁夏大学和宁夏农学院的学生,且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后,3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有关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可行,效果较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吕梁地区中小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现状分析

    为加强吕梁地区中小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的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我们于2000年5月对中小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状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作者:成锡山;王能玲;王在兴;陈才政;刘彩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学校内设立卫生检查员的探讨

    自1996年对学校实行综合卫生监督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但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由于学校卫生监督员人力有限,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着监督遗漏、力度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学校内设立卫生检查员,充分发挥学校的自我监督功能,是完善学校卫生综合监督的有效办法.本文就在学校内设立卫生检查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徐勇;苏应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沈阳市皇姑区1991~2000年中专考生体检资料分析

    通过中专考生健康体检资料了解中专考生体质健康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我们对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1991~2000年的中专考生身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虞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某医科大学在校学生焦虑状况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医科大学生焦虑症状水平,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医科大学不同年级934名学生进行测评,其中男生486名,女生448名.结果全体学生SAS平均分数为(39.87±8.89)分,男女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标准分界定,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6%,其中轻度为9.7%,中重度为2.9%.焦虑水平及人数与年龄(年级)呈负相关,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1).结论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的高危人群.

    作者:黄娟;王静进;苏晓梅;王庆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错(牙合)畸形调查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分析常见错(牙合)畸形患病规律.方法随机抽取562名11~19岁汉族青少年按Angle及毛燮均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牙合)和错(牙合)分类为标准.结果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男生为73.82%,女生为65.5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为拥挤、深覆盖、个别牙错位,患病率分别为20.46%、16.38%、9.07%.错(牙合)患者中安格分类以一类多(61.13%),四类少(0.77%).有正畸治疗史者少见.结论乌鲁木齐市汉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者较多,应尽快早期防治并增强患者正畸意识.

    作者:米丛波;郭宏;葛欣;关晓航;林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致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0年7月11日,临沂市某乡中学组织学生到临沂参加中考,统一在某饭店就餐,发生一起33人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人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为一起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孙隆富;姜兆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包头市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包头市不同地区的1 326名(市区524名、农牧区80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农牧区中学生多数因子分大于市区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区与农牧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市区毕业班年级高于其他年级.两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非常相近,但排列位次仍各具特点.结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时应考虑不同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杨文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搞好学生营养工作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关于学生营养工作的重要意义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如何搞好学生营养工作,并坚持发展下去,各地情况发展不平衡.笔者认为搞好学生营养工作,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作者:陈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肥胖儿童A型行为及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家庭研究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A型行为及体重心理控制源.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和配对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分析了45对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及其父母的A型行为、期望体重和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结果两组间儿童及其父母A型行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父母均B型的家庭其子女以B型为主,而父母均A型的家庭其子女并不以A型为主.肥胖儿童对理想体重的期望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心理控制水平两组儿童无差异,而肥胖儿的父母表现出明显的内控心理(P<0.05).肥胖组父母的体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的父母.结论肥胖儿童的A型行为和体重控制的内驱力均不明显,对理想体重的期望性低.

    作者:霍金芝;孙扣红;刘竞;柏品清;吴纯奕;赵晓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蚌埠市东市区中小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蚌埠市东市区中、小学校卫生现状,更好地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站于2000年10月对辖区中小学校进行了综合性卫生监督监测.

    作者:聂素梅;王冬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中学生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完善,好胜心强,常因运动不当造成某些特定的损伤.现将1990~1998学年中浙江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俞巧湘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998年美国非传统高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

    全国非传统高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ALT-YRBS)是青年人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第一个衡量非传统高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全国性调查.

    作者:张建军;付文林;陶芳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学生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隐匿性抑郁症又称抑郁等位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不典型类别,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持续出现的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各种躯体症状所掩盖[1].患者往往因躯体不适的某一症状,反复、多次求助内科医师,但他们常不被诊断为抑郁症.而按内科疾病长期治疗无效,有的已严重影响学业.为引起对此类疾病的重视,笔者将近年来诊治的大学生中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乳山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乳山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我们于1998年8月对全市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并随机抽样对部分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姜素芹;肖军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991~2000年天津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天津市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对该市1991~2000年学生营养状况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肥胖.结果2000年营养不良率为10.12%,与10年前持平;肥胖率为7.78%,是10年前的2.55倍;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各年度均为城市高于农村,除1991年外,差异均有显著性.小学生的肥胖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大于中学生,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呈增加趋势,是10年前的1.18倍,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是10年前的72.96%.结论在控制学生营养不良的同时,应重点防治学生的肥胖,重点是城市学生和小学生.

    作者:孙淑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吸烟对中专生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为探讨吸烟对中专生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我们对不同专业200名学生进行了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含量测定,并调查这200名学生的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据此来估计吸烟对血液中HbCO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梅花;高新凤;曹付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庆阳地区6202名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合理营养尤为重要.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摄入以及适当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发育和预防常见病的发生,并提高学习效率.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对健康、发育和学习均可造成不良影响[1].为了掌握庆阳地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改进措施,笔者于1999年9月至11月对庆阳地区西峰市7~18岁的6 202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魏彩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行为问题儿童青少年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的测定

    自从1989~1992年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全国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以来,儿童的行为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行为偏异这一亚临床状态及与之有关的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2],在预防和矫正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了解行为问题发生的物质基础,探讨行为问题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笔者对30例行为偏异儿童外周血5-HT浓度进行了检测.

    作者:郑素华;唐成和;刘风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扬中市小学生20年来体格发育变化情况

    身高和体重是评价儿童少年体格发育重要和直接的指标,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儿童少年体格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笔者通过对1979年和1999年扬中市小学生健康体检和生长发育资料中身高和体重指标的分析,观察20年来儿童少年体格发育的变化情况.

    作者:朱冠华;江青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某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分析

    运动损伤是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中一直较为重视的问题.笔者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体育系1989届和1999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发生的运动伤害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