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医院物资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徐昇

关键词:医院, 物资管理, 物流, 库存
摘要:针对于医院而言,在医疗成本中,物资消耗成本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物流成本的控制空间相对其他医疗成本而言又较大,因此加强物资消耗成本控制,杜绝流失和浪费,是控制医疗成本的一个重点。本文针对医院物资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以期为改进相应的管理提供参考。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具有高尚医德医风的临床检验人员,修改实验教学计划与大纲、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作者:许会静;张磊;郝峰;刘磊;郭健;李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内皮舒张功能(FM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LDL-C、TG、TC、hs-CRP水平及LVEF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及FM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传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动脉旁路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腔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患肢畅通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8±0.6)h、住院时间(9.3±2.5)d及术后ABI指数(0.54±0.1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3.2±0.7)h,(16.0±8.2)d,(0.47±0.1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腔内介入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术后患肢血运,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忠俊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心力衰竭患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MMP-9、TIMP-1和BNP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治疗儿童心力衰竭时对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54例心力衰竭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笨那普利0.2mg/kg口服,1次/d,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及血浆MMP-9、TIMP-1和BNP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LVDd、LVDs、LVEDV、LVESV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5)﹔观察组治疗后LVDd、LVDs、LVEDV、LVESV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上升(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MMP-9及BNP较治疗前下降(P<0.05),TIMP-1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儿采用ACEI治疗,能明显降低患儿血浆MMP-9、BNP,提高TIMP-1,改善心功能。

    作者:张军;王迪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与常规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价值对比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与常规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含有红细胞同种抗体血液样本163例,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与常规抗球蛋白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红细胞同种抗体总检出准确率,-D,-E,-C,-c,-e,-C + e,-E + c,-M,-N,-S,-s,-Dia,-Fya,-Fyb,-Jka,-Jkb,-K,-k,-Lua,-Lub,-Lea,-Leb,-P1及未知抗体特异性检出准确率等。结果常规抗球蛋白法与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2.21%(134/163),98.77%(161/163)﹔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抗球蛋白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规抗球蛋白法与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MSN系统M抗体检测准确率分别为28.00%(7/25),100.00%(25/25)﹔而常规抗球蛋白法与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未知抗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准确率分别为52.17%(12/23),100.00%(23/23)﹔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MSN系统M抗体、未知抗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抗球蛋白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总体价值优于试管抗球蛋白﹔但在临床配血时如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检测出现不匹配现象,应与常规试管抗球蛋白法联合应用以提高输血指导效果。

    作者:宋惠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内窥镜治疗鼻窦手术治疗的224例患者资料,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24例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80%,主要并发症有眶纸板损伤、眶周皮下淤血、上颌窦口狭窄和术腔粘连。结论因鼻窦解剖结构异常、术后处理不当、手术造成创伤等而造成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有效的手术围术期处理,高超的手术操作及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会怡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骨外科住院的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9±6.4)分,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为(80.4±5.4)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为(83.9±6.7)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7.2)分,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为(92.6±6.3)分,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为(96.2±5.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外科病房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慧艳;新静;张丽艳;范桂红;赵旭伟;张亚男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胸壁及腋窝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胸壁以及腋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入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患者11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甲组与乙组。甲乙两组均采用适行或传统放射治疗技术,甲组58例患者照射胸壁,乙组60例患者照射胸壁加锁腋野。两组患者照射剂量46~56GY,治疗时间为5~6周。在完成放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乙组与甲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近期总体缓解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复发率和乙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进行腋窝照射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研究未得出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适行或传统放射治疗照射胸壁或胸壁加锁腋野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但是照射胸壁加锁腋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实施时需要加以考虑。胸壁放射治疗的价值及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的个体化确定需要更多的随机研究来证实。

    作者:刘向阳;夏小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新生儿脓疱病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

    目的:对新生儿脓疱病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生儿脓疱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6~8月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新生儿脓疱病的感染率进行调查分析,将其作为对照组,分析导致新生儿脓疱病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在对实施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之后的2013年10~12月间的新生儿脓疱病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结果导致出现新生儿脓疱病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多种多样,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病区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母婴同室的管理工作、新生儿的管理、室内环境、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都会对新生儿脓疱病的医院感染暴发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之后,新生儿脓疱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与控制之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新生儿脓疱病医院感染暴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医院在新生儿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新生儿脓疱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张羽;武胜涛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利巴韦林组和基础治疗组,比较患儿的退烧时间、止泻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儿退烧时间、止泻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利巴韦林组和基础治疗组,应用利巴韦林组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基础治疗组,但其退烧时间和止泻时间较基础治疗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其效果显著,缩短患儿腹泻及发烧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闫四会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从采供血角度探讨血站充足供血的对策

    本文主要从采供血角度概述了临床充足供血的影响因素及有关应对策略,并从落实“四个转移一个延伸”保障临床充足用血﹔完善无偿献血的激励机制﹔“开源”和“节流”工作﹔科学合理用血,充分发挥血站供血部门的专业作用等方面保障临床供血进行了探讨。

    作者:汤武成;何秉洪;陈平;卢涛;余祥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目的:对丙戊酸钠与托吡脂联合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3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的患者合用丙戊酸钠片与托吡脂片口服,对照组患者仅服用托吡脂片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癫痫发作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0%)与对照组(73.1%)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发作频率(10.5±1.6)次/月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2)次/月,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良反应的症状都比较轻,在停药之后能够自行消失,没有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影响。结论在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丙戊酸钠与托吡脂联合用药的方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吴相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COPD所致重度呼吸衰竭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解痉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6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值为(72.9±7.3)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8±5.1)mmHg,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并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两种分娩方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两种分娩方式适用性。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6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分娩组(n=83)和阴道分娩组(n=79)。比较剖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感染率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降低瘢痕子宫产妇的并发症,但选择前必须综合分析产妇和胎儿情况。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儿童高铅血症实施综合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儿童高铅血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于我院筛查出高铅血症婴幼儿142例,采取减少环境铅污染、卫生指导、营养干预措施,对综合干预前后血铅下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治疗后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性,血铅水平干预前后比较差值75ug/L,P<0.01。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干预儿童高铅血症的疗效显著,值得积极进行推广宣传。

    作者:吴春艳;朱然科;罗绍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疗效对照中,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50%,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出现阴道瘙痒2例,白带异常1例,灼痛2例,不良反应反胜率为12.50%﹔研究组患者并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效果较为确切,不仅能抑制阴道瘙痒、白带异常,还能够有效的中和患者阴道的pH值,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雌性激素水平,达到抑菌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颐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PDCA管理提高输液治疗满意度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管理输液治疗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运用PDCA 管理改进住院患者的输液治疗,调查统计PDCA管理施行前后对患者满意度影响的区别。结果 PDCA管理施行后较施行前输液治疗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由93.93%提高至97.86%。结论PDCA管理住院患者的输液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金红梅;王玉;陈聪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雌二醇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雌二醇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治疗组(n=44)﹔对照组给予特拉唑嗪片治疗,治疗组非那雄胺治疗﹔两组治疗均以4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60.4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睾酮(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睾酮(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睾酮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者:冯合成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神经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神经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患者14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78.6%患者脑脊液检查均提示腰穿压力明显增高,其中大部分患者蛋白质水平正常﹔颅脑CT及MRI检查可见明显病变﹔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5.7%,仅2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为降颅压治疗,少数患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及早诊断并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赵广涛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早期休克患儿42例的诊治经验总结

    目的:分析小儿早期休克的诊治经验和治疗要点,为小儿早期休克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休克患儿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休克代偿期患儿42例作为早期休克组,休克失代偿期患儿28例作为中晚期休克组。分析两组补液量、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休克组补液量显著低于中晚期休克组,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中晚期休克组(P<0.01)。早期休克组总有效率为85.71%,中晚期休克组总有效率42.86%,早期休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晚期休克组(P<0.05)。早期休克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中晚期休克组(P<0.01),两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液体复苏是治疗小儿休克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并给以及时的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改善休克患儿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荣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