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昇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病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经临床治疗和研究发现,采用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的有效率为93.3%,治疗喘息的有效率为69.8%,治疗咳痰的有效率为91.2%,治疗反流症状的有效率为83.0%,治疗咽部发痒的有效率为96.1%,上述结果与喘息症状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喘息、咳痰、咳嗽,临床期间采用阿斯美加酮替芬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尤忠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经导管肝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肝癌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肝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加用多西他赛。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瘤体缩小有效率为83.33%,腹水消退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瘤体缩小有效率为56.67%,腹水消退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患者的瘤体缩小、腹水消退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在血甲胎蛋白(AFP)、不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化疗中,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多西他赛,能有效的提升化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没有加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云鹤 刊期: 2014年第28期
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6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理病因及诊断结果等采用中医、西医等治疗方法,分析与探讨慢性腹泻患儿的病理病因等,以更好的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减轻患儿的痛苦。
作者:宋菊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1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两组血液标本做不同处理,使其具有不同的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溶血状态等性质,针对此做分析对比,比较不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同。结果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溶血状态的不同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于输液同侧上肢采集的血液标本中的血糖(231.10%)、氯(-37.57%)、钠(32.85%)尿酸(159.48%)、肌酐(-20.27%)、钾(-30.69%)等成分均有显著变化﹔送检时间长的标本准确率低如肌酸激酶同工酶(24.71%)显著升高﹔溶血标本中的血清浓度较红细胞内物质浓度低,如溶血标本中胆红素变化率高达123.89%,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补肾法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性骨质疏松,临床效果显著。选择恰当的采集部位,及时迅速的将血液标本送检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可以大程度的保障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韩爱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室内不同操作距离对空气微粒污染的影响。方法于配置室内进行模拟配液加药,分别选取5个不同位置进行操作,采用空气粒子计数器进行空气微粒数的检测,记录并分析空气微粒的污染情况。结果不同操作距离处的空气微粒污染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C点污染为严重,A点微粒数目少。结论在洁净室内进行静脉药物配置时,距离操作人员越近,空气微粒污染越严重,因此在进行静脉药物配置时,应尽量使用层流台或在送风口处操作,以加强职业防护,保证配液质量。
作者:席腾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鼻息肉内窥镜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上加强护理宣教及心理干预,指导自我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愈率相近,无明显临床意义,2组术前鼻塞流涕、鼻腔粘膜肿胀、头昏、嗅觉减退症状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鼻塞流涕、鼻腔粘膜肿胀、头昏、嗅觉减退症状基本缓解,但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疗效确切,科学的术后护理对减轻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桂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并诊断为急性结膜炎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24只眼睛。观察组以西药治疗为主,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超声雾化治疗。观察不同用药时间两组治愈率的异同。结果治疗组在3 d后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为25%,治疗组治愈率方面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6 d及9 d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与观察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6 d、9 d时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5.83%,观察组分别为66.67%、83.33%,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治痊愈及好转数高于观察组。结论西药结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急性结膜炎,能够在缩短治疗时间加强治愈效果,提高治愈效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杰;秦立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辽源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构成,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死因报告信息系统中2009-2013年辽源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呈逐年显著递增趋势,均在同年死因顺位构成中居首位。随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增高,70岁达到死亡率的高峰。结论加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应成为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苑海英;刘旭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调查分析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特征,为制订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搜集13年火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年共发生火灾306起,共导致15人伤亡,其中11人受伤,4人死亡﹔伤者大年龄75岁,小6岁,以轻伤为主(占72.7%),农民受伤者占81.8%,受伤原因以烧伤为主(占81.82%)。死亡者大年龄75岁,小3岁,其中有3例老人和1名儿童,均为农民。结论重视火灾伤亡者的救护,降低死亡率。
作者:南玮秋;尤莉;刘国明;赵长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识别传感器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检查表以及工程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传感器生产线可能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激光、高温、活性炭粉尘、炭黑粉尘、其他粉尘、矽尘、乙醇、二甲苯、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钙、氮气、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苯基丁基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烯醇缩丁醛、松油醇、3-羟基-2,2,4-三甲基戊基异丁酸、丁醛、丁烯醛、丁醇、硝酸铝,球磨、流延切割、测试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论传感器生产线选址合理,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置、建筑卫生学等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要求,拟采取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
作者:鲜麒麟;陈金子;刘建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对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40例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将其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实施鉴别,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高渗盐水静脉滴注治疗。结果40例患者的血钠水平均在3~14 d内逐渐恢复正常,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平衡,意识状态也逐渐好转。结论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低血钠、低血容量和高尿钠,依据患者的临床病症,给予其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等治疗,从而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石磊;巴特尔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水平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立四个组别,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重症组)49例,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非重症组)32例,除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非感染组)32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32例,分别对于这些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组与非重症组、非感染组、健康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肺炎患者的患病程度有关,通过对血清降钙素原实施动态监测,有利于我们观察老年肺部感染的程度,是我们预测和识别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李忠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妇产科疾病治疗中介入疗法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在该医院妇产科中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发现其中有55例都出现了较大量的急性出血现象,有29例出现子宫肌瘤现象,有16例出现了恶性肿瘤现象。对其全部使用介入疗法,然后再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进而对介入疗法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100例患者在治疗之后都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且急性大出血病症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另外子宫肌瘤、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治疗之后的半年随访时得出结果为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和87.5%。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介入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颖;于龙飞;崔舜瑀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肺大泡切除后不同胸膜固定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双数字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A组采用机械法(胸膜剥脱术),B组采用化学法(红霉素法)。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其术后VAS评分、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术中镇痛剂使用量、胸管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均优于B组(P<0.05)﹔②A组术后VAS评分为(2.66±1.09)分,明显低于B组的(5.87±2.58)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A组生活质量评估表中各项评分均高于B组(P<0.05)﹔③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术后行胸膜剥脱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其痛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对15例乙肝肝硬化并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分析总结随访结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接诊的15例乙肝肝硬化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诊断结果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对15例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椎体骨折愈合情况、乙肝肝硬化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预后情况:2例于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1年后死亡,3例患者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在2年后死亡,5例患者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3年后死亡,2例患者发现椎体骨折后5年死亡。调查结束后,仅剩3例患者存活。随访期间,1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22例次,自发性腹膜炎17例次,肝肺综合征10例次,消化道出血22例次,出现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次,出现肺栓塞2例次,出现肝肾综合征6例次,出现肝性脑病5例次,出现原发性肝癌1例﹔1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15例患者中,3例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复查无显著变化,6例患者椎体压缩有加重趋势,2例患者新增椎体骨析,5例患者腰痛症状无任何好转,4例患者腰痛症状加重,2例患者腿痛症状加重,5例患者出现过下肢抽搐的症状。15例患者肝病发展情况:2例患者肝病基本处于稳定的状况,1例患者病情不稳定,12例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加重。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应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尽量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代少武;刘立;刘云华;贾婷;刘春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内窥镜治疗鼻窦手术治疗的224例患者资料,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24例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80%,主要并发症有眶纸板损伤、眶周皮下淤血、上颌窦口狭窄和术腔粘连。结论因鼻窦解剖结构异常、术后处理不当、手术造成创伤等而造成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有效的手术围术期处理,高超的手术操作及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会怡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中经常发生的护理风险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消化内科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总结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结果观察组施行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4.00%)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32.00%)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36.00%),患者满意度(100.00%)和护理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94.2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4.00%)和护理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52.37%)。结论在消化内科中加强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灿;张明溪;陈凌艳;李亚娟;孙畅;张月铭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对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疗效对照中,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50%,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出现阴道瘙痒2例,白带异常1例,灼痛2例,不良反应反胜率为12.50%﹔研究组患者并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效果较为确切,不仅能抑制阴道瘙痒、白带异常,还能够有效的中和患者阴道的pH值,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雌性激素水平,达到抑菌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颐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本文主要从采供血角度概述了临床充足供血的影响因素及有关应对策略,并从落实“四个转移一个延伸”保障临床充足用血﹔完善无偿献血的激励机制﹔“开源”和“节流”工作﹔科学合理用血,充分发挥血站供血部门的专业作用等方面保障临床供血进行了探讨。
作者:汤武成;何秉洪;陈平;卢涛;余祥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研究髓底穿通修补术的临床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7例行髓底穿通修补术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第一组10例患者,第二组7例患者,第一组采用常规的氢氧化钙修补传统部位再进行牙髓治疗和牙冠修复,第二组则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穿通部位,并进行牙髓治疗和牙冠修复,针对17例患者的手术基本资料、手术效果等进行研究。结果经本院的分组治疗,随访6~24个月之后,其在不同的阶段其恢复效果不同,治疗6个月之后患者牙齿恢复咀嚼功能占14例,占总例数的82.35%,治疗12个月之后,患者治疗成功例数为13例,占总例数的76.47%,治疗24个月之后,患者的成功例数为12例,占总例数的70.59%。结论髓室底穿通的磨牙在进行修补的时候需选取合适的材料针对髓底穿通部位进行修补,并且还需添加完善的根管治疗,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保存患牙,使得患者能够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