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麒麟;陈金子;刘建明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70例,并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2组,将30例实施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40例在此条件下施加奥拉西坦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d和30d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要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适出现。结论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提供奥拉西坦治疗有确切效果,且安全性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为重视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提高临床细菌检验效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依照医学微生物学的检验规范采集检验标本,共收6459个样本,对所有样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收集的6459个细菌检验标本中,6143例标本质量合格,总合格率达95.11%,其中血液标本的合格率高,可达97.46%,其他依次为痰液标本、创伤标本、尿液和粪便标本,生殖道分泌液标本的合格率低,合格率为84.68%,明显低于其他标本,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按要求采集、运送和处理各种标本,保证无菌操作及标本取样操作选位的准确性,能有效提高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
作者:余兴化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调查分析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特征,为制订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搜集13年火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年共发生火灾306起,共导致15人伤亡,其中11人受伤,4人死亡﹔伤者大年龄75岁,小6岁,以轻伤为主(占72.7%),农民受伤者占81.8%,受伤原因以烧伤为主(占81.82%)。死亡者大年龄75岁,小3岁,其中有3例老人和1名儿童,均为农民。结论重视火灾伤亡者的救护,降低死亡率。
作者:南玮秋;尤莉;刘国明;赵长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接收的2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8)和观察组(n=109)。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同步健康教育。运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SAS、SDS标准分,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各维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SAS、SDS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28、P1=0.209,t2=0.493、P2=0.272)﹔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AS、SDS标准分明显下降,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1=8.64、P1=0.000,t2=7.19、P2=0.001)。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实现、健康职责、体育运动及营养各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4、P1=0.529,χ22=0.037、P2=0.480,χ23=0.146、P3=0.406,χ24=0.111、P4=0.423)﹔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各优良率明显升高,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6.4、P1=0.000,χ22=31.4、P2=0.000,χ23=18.6、P3=0.000,χ24=16.6、P4=0.000)。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FBG、2hPBG 、HbA1c等各血糖指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17、P1=0.451,t2=0.096、P2=0.924,t3=0.345、P2=0.396),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各临床指征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t1=4.05、P1=0.005,t2=3.29、P2=0.007,t3=1.74、P2=0.011)。结论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可以从精神上帮助患者减轻各种心理负担,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达到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冯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氟尿嘧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奥曲肽与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脂肪酶以及血白细胞等指标具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行性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耿瑞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本文主要从采供血角度概述了临床充足供血的影响因素及有关应对策略,并从落实“四个转移一个延伸”保障临床充足用血﹔完善无偿献血的激励机制﹔“开源”和“节流”工作﹔科学合理用血,充分发挥血站供血部门的专业作用等方面保障临床供血进行了探讨。
作者:汤武成;何秉洪;陈平;卢涛;余祥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近10年来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疫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CDC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库中获取全国2004-2012年出血热的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9年来全国31个省市均有出血热病例发生,累计报告病例12347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0419/10万﹔共报告死亡病例1391例,年均死亡报告率0.0117/10万。全年龄段皆可发病,但发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30~59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6月)和秋冬季(10~12月),发病重灾区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陕西省。结论2004-2012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趋势呈现先下降后小幅回升趋势,发病患者在年龄方面存在差异,发病疫情具有时间和地区特征。
作者:傅明慧;杨华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对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40例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将其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实施鉴别,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高渗盐水静脉滴注治疗。结果40例患者的血钠水平均在3~14 d内逐渐恢复正常,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平衡,意识状态也逐渐好转。结论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低血钠、低血容量和高尿钠,依据患者的临床病症,给予其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等治疗,从而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石磊;巴特尔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PICC置管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者患者以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循证护理条件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起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及6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法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武晓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眩晕患者采用规范治疗方案的临床诊治体会,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人。针对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眩晕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费用等等。结果通过研究探讨,观察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分(20.69±1.32)分高于对照组(16.89±2.1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花费(2000.89±643.28)元少于对照组住院花费(2903.12±967.38)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04±1.72)d少于对照组(9.34±3.15)d。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满意度93.33%均高于对照组50.0%和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颈性眩晕诊治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满意度较高,费用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曾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小儿早期休克的诊治经验和治疗要点,为小儿早期休克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休克患儿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休克代偿期患儿42例作为早期休克组,休克失代偿期患儿28例作为中晚期休克组。分析两组补液量、稳定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休克组补液量显著低于中晚期休克组,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中晚期休克组(P<0.01)。早期休克组总有效率为85.71%,中晚期休克组总有效率42.86%,早期休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晚期休克组(P<0.05)。早期休克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中晚期休克组(P<0.01),两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液体复苏是治疗小儿休克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并给以及时的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改善休克患儿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荣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妇产科疾病治疗中介入疗法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在该医院妇产科中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发现其中有55例都出现了较大量的急性出血现象,有29例出现子宫肌瘤现象,有16例出现了恶性肿瘤现象。对其全部使用介入疗法,然后再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进而对介入疗法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100例患者在治疗之后都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且急性大出血病症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另外子宫肌瘤、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治疗之后的半年随访时得出结果为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和87.5%。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介入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颖;于龙飞;崔舜瑀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实时动态荧光定量PCR(FQ-PCR)监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的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痰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作DNA(TB-DNA)定量监测,同时对非肺结核患者的痰作DNA(TB-DNA)定量监测。结果继发型肺结核147例,痰涂片阳性率为21.09%,痰TB-DNA阳性例次率为36.73%﹔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例次率为15.04%﹔在痰涂片TB阳性34例次中,痰菌TB-DNA阳性例次率为23.53%。在痰涂TB阴性的192例次中,TB-DNA阳性例次率为39.06%。结核性膜炎胸水检查TB-DNA108例次,阳性例次率为12.03%﹔非肺结核患者112例。假阴性率为70.21%,假阳性率为9.60%,灵敏度为29.8%,特异度为90.3%。结论荧光定量PCR(FQ-PCR)TB-DNA监测结果与国内报到不一致,其假阴性高,假阳性亦高,灵敏度低,特异度亦不高,且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病人的痰TB-DNA阳性例次率亦低,对临床诊断帮助不大,不作为疑似肺结核病人的常规检查。
作者:韦毅;支成斌;孙桂兰;匡中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具有高尚医德医风的临床检验人员,修改实验教学计划与大纲、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作者:许会静;张磊;郝峰;刘磊;郭健;李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在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 A组患者采取常规置管,B组进行气囊放气,C组进行牵拉气管。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低,B组其次,C组高,A,B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恶心、呕吐、呛咳以及鼻咽部粘膜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次为B组,A组高。 A,B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气管插管患者采取镇静状况下牵拉气管并且置入胃管的方法效果显著,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均很高,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文英花;金莲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鼻息肉内窥镜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上加强护理宣教及心理干预,指导自我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愈率相近,无明显临床意义,2组术前鼻塞流涕、鼻腔粘膜肿胀、头昏、嗅觉减退症状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鼻塞流涕、鼻腔粘膜肿胀、头昏、嗅觉减退症状基本缓解,但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疗效确切,科学的术后护理对减轻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桂 刊期: 2014年第28期
高值耗材属于医院财务支出管理的重点,其价值含量高,售价高,安全性要求也极为严谨,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和低值易耗品相比,其往往直接作用于人体,属于价值含量较高的医疗用品,故而医院将这种高值固定资产管理格外重视。不过,现如今不少医疗组织机构对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予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医用高值耗材的探索模式,以供对其管理提供一定考量依据。
作者:李嘉强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病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经临床治疗和研究发现,采用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的有效率为93.3%,治疗喘息的有效率为69.8%,治疗咳痰的有效率为91.2%,治疗反流症状的有效率为83.0%,治疗咽部发痒的有效率为96.1%,上述结果与喘息症状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喘息、咳痰、咳嗽,临床期间采用阿斯美加酮替芬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尤忠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辽源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构成,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死因报告信息系统中2009-2013年辽源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呈逐年显著递增趋势,均在同年死因顺位构成中居首位。随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增高,70岁达到死亡率的高峰。结论加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应成为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苑海英;刘旭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CT常规扫描的成像特点进行总结探讨,评估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从92例腰椎间盘CT检查的患者中,共搜集了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结合影像资料对搜集病例进行分析。根据该病的CT平扫和部分手术术后结果,进一步回顾分析总结。结果笔者通过这74例病例进行总结,CT检查结果如下:以L4-5、L5-S1间盘为多发,且可累及多个间盘。结论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其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段云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