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向延娥;钟志宏
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寝室、食堂等,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效果.为了解高校环境的卫生状况,我们对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空气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并对225名大学生的咽喉部及手指皮肤进行细菌学检查,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月;向延娥;钟志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需求方式在不断变化,养犬、玩犬人数不断增多.70~80年代被犬咬伤来门诊就诊者多为野犬、狂犬所致,而今多为家中喂养犬类所致,现对我站1998年地方病门诊就诊的777例被犬咬伤的中小学生分析如下.
作者:张思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4 生长发育调查的实施实施过程包括调查设计、现场检测和统计分析,主要要素如下.4.1 抽样原则.首先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使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抽样方法很多,适用于基层的主要有分层抽样(按年龄、性别等分层,然后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随机抽取一个学校或群体,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在省级和全国水平上,多将上述方式结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毕业生对海洛因、烟草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态度、知识及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行设计问卷课堂集体发卷,统一用语,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数学生对毒品和烟草的认识、理解深度仍不足,男女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与所存在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应加强药物滥用预防教育,将预防毒品、烟草滥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并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结合起来.
作者:林海程;李刚;刘珍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与技能,并且身心健康的人.高校在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齐梅;王子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探索我市中小学生乙肝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乙肝发病率.笔者于1997年10月份对市区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查,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蔡乾春;程贤;黄德稠;侯大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阿克苏市少年儿童的蛲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7年5月对阿克苏市部分托幼机构及小学1667名不同民族儿童少年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古丽扎尔;李玉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校初三年级于1999年4月10日至5月8日发生了风疹爆发,经采取有效措施后,未蔓延到其他年级,疫情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志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研究探讨青春期身体素质与形态、机能发育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利用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江苏省的资料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柱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大学生酒依赖倾向影响因素.方法:在4所省属大学,对1~4年级共884名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他危害健康行为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了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定.结果:13.0%的学生报告显示有酒依赖行为倾向(男生为17.5%,女生为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男生酒依赖行为倾向与某些社会因素(学生来源于农村、年级升高、母亲大专以上学历)、心理因素(焦虑症状)、危害健康行为(酒后骑车、携带刀具、打架行为、大强度的体育活动、性行为及尝试违禁药品行为)相关联.结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对某些危险行为的干预可望降低大学男生的酒依赖行为.
作者:张洪波;张蕊;陶芳标;曾广玉;许韶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校医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现对1998年的妇女病普查结果作了重点研究,以掌握当前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分析致病因素,研究防治对策.
作者:易英;石立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性行为及其相关问题.方法:由市区四所中学学生自填答卷,对有性行为发生的805例学生的性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性行为发生率男23.5%,女11.7%;59.1%的男生初次产生性冲动年龄在12~14岁,56.4%的女生在13~15岁;初次性交的对象,男女都以校外朋友和同学为主(占61.6%);男女都以冲动和好奇(占58.7%)为初次性交的原因;26.3%的男女初次性交是在家中发生;49.1%的男女生在初次性交时使用避孕套;从认识到发生性关系在半年内的男生占47.2%,女生占30.0%.结论:中学生性行为早发已客观存在,适时开展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尤其紧迫和重要.
作者:李致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学习能力下降是由于过度的脑力消耗而引起的反应能力的减弱,它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有关授课时间对学生疲劳程度的研究国内已见报道[1],为研究外语听力课时间长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以选择佳授课时间,进行了本次调查,特报道如下.
作者:邵欣欣;黄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学生体育运动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降低体育运动伤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郑州纺织工学院1997、1998两年156例体育运动伤进行分析.结果:体育运动伤的发生率为2.6%,以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为常见;50%以上的运动伤发生在课外时间,以上下肢损伤为多见.结论:体育运动伤为大学生常见病之一,预防体育运动伤应从宣传教育、场地建设、组织指导、医务监督、规范管理等人手.
作者:杨进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浙江省平湖市百花小学是全国早开设学生营养午餐的县级城镇小学之一.早在1991年12月,该校即严格按照营养午餐规范要求,以学生第一、营养第一、健康第一的工作原则,全面抓了营养午餐质量的综合管理.为了解近年来营养午餐工作实际效果,笔者对百花小学1992~1997年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贫血患病率进行了纵向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美娟;胡承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卫生知识的传播作用.方法: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把卫生知识向家庭与社会传播的人数与题数,同时调查二级传播人数及题数.结果:一级传播过程中,学生可在20天内向9.38倍人群传播,通过二级传播,再将此人群扩大3.62倍.学生文化水平高低对传播卫生知识影响无显著差别,但学生的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在进行二级卫生知识传播时,其文化水平与传播作用有密切关系.结论: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把卫生知识向家庭和社会传播.
作者:王玉栋;张元友;孟凡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对该区7~18岁中小学生3223名进行体格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现时营养状况.结果: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4.26%,小学生为23.41%;男生29.83%,女生35.36%;城市学生34.88%,农村学生28.30%.肥胖率,中学生2.14%,小学生3.35%;男生3.40%,女生2.20%;城市学生3.17%,农村学生2.22%.χ2检验显示,中小学生、男女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肥胖率有显著性差异;城乡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和肥胖同时存在,需根据年龄、城乡、性别特点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教育.
作者:常豫红;刘先智;刘碧霞;游光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的关注.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本保障,此时如发生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且青少年期肥胖亦是成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潜在成因.为了解南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今后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1998年对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袁加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确保我县2000年中小学生蛔虫防冶目标的实现,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要求,我们于1990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每年开展一次冬季中小学生集体预防服药(驱蛔药为阿苯达唑),现将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侯冲;赵玉芹;曹彦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第三磨牙在青年人中的萌出情况.方法:采用口镜在灯光下口内直观的方法对1802名19~23岁大学生的第三磨牙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第三磨牙的生长高峰在20~22岁,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率高于上颌.结论:第三磨牙的萌出除年龄的因素外,遗传、营养、发育的早晚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彦彬 刊期: 2000年第02期